序
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
X-site計畫是以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從空間構築、當代藝術、參與者、環境研究等多元視角,探討臨時空間裝置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之整合性實驗計畫。自2014年開辦,每年以不同議題對外公開徵選空間提案,吸引無數新銳建築師與藝術創作者參與,被視為臺灣當代空間型態的跨域實驗平台。
自2014年發展至今的X-site計畫,始終是一段持續自我辯證與定義的動態過程。「X」可以是什麼?或它不必是什麼?我們與每屆評審、提案者們,都得經歷一場場的詰問。X-site是硬體嗎?一定圍繞著功能性思維嗎?必定是被歸為建築、藝術或裝置嗎?其實,X的動態性,是隨著時代價值不斷演繹的一場行動,它沒有絕對的定義,所有與之對應的答案,必須在過程中摸索。
對於每一個夏天佇立於廣場,天候與基地條件嚴苛的X-site計畫,我們都無可迴避其構築、技術的重要性;也因此,它容易落入實質性的功能性思維。但是,面對同一基地我們每年更透過這個計畫,在不限定於某種領域框架、材料或科技運用去提案解決、回應現實問題,讓創造性的想像力得以在此無限延展。
自2015年起,藉由兩年同一命題設定,拋擲出美術館對時代的核心價值,及當代議題中的觀察和獨特性思考。這個命題,不是具體的限制,而是關係思維的想像;透過命題的引導,讓每一屆的參與者提出作品提案,並和次年的計畫形成有機會對照、甚或較勁的傳統建築文化之「對場作」精神。前後兩屆不同提案者,必須演繹出相互參照、對應或完全相異的獨特計畫,形成對命題的關注和多樣討論。我們期待看見X不只是持續的解構與建構,同時也不斷地透過自我檢視,翻轉價值與重新定義。因此,X-site不只是being,而是becoming。
在本人梳理出的美術館「實踐與藝術生態鏈結」的四項公開徵件項目中,X-site計畫是相當具特殊性的。它牽涉到需要持續與特定基地對應的技術,也需要穩健成熟的創作人才,更需要對「公共性」深思熟慮的觀念帶領,以及「創生」的關鍵能力才能有機會在專業生態圈中形成實踐既有鏈結的創新力量,影響生態的未來性。
在X-site計畫所建構的社會關係式中,觀眾/參與者是在創作者之外極其重要的一環,也是當代美術館為其受眾設計與提供有意義、多元、另類的體驗方式。對於每屆的廣場計畫與活動規劃,美術館必須以觀眾為主體的角度和立場去代位思考,主張相關的公眾安全,同時協助提案者執行其對於公共性的想像。也因此,美術館作為與基地計畫對應的主體,將理當繼續倡議其公共價值和社會意義。
X-site計畫累積至今共七屆精采成果,本專書以前述X-site精彩成果集結成冊,收錄從創作概念發想、執行至展覽期間民眾參與的完整紀錄;藉此,讓臨時性的X-site計畫得以另一種形式被永久展示、留存觀念,並在時間的進程中為探尋解決方案而模擬未知。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平
序 走入.走出 X-site 2014-2020╱林平
起點:2013 Out of Site/範圍之外
Dialogue
└ 美術館 vs. 建築│日常關係.臨時╱永恆
└ 美術館 vs. 廣場│過渡空間.介入.臨時性裝置
X-site是一個什麼樣的場域?
2019 In-Site:一次轉身與再思考
Dialogue
└ 誰在參與?如何參與?│公眾╱公共在空間裝置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跨域/協作│創作中的社會關係如何成為互動能量?
└ X-site再思考│尋找一種說故事的方式
Exhibition
└ In-Site微型展:曖昧流變
附錄
└ 歷屆委員會暨入圍提案清單
2014 [命題] X-site
└ 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任大賢、陳宣誠、蘇富源
2015 [命題] 會面點
└ 未知的質域╱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邱裕文╳許偉倫
2016 [命題] 會面點
└ 浮光之間╱沈庭增建築製作
2017 [命題] 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
└ 供霧所╱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2018 [命題] 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
└ ○○╱大林工作室
2020 [命題] 多重真實
└ 膜╱何理互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