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展緣起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年創館之際,即於地下樓規劃「美術教室」,作為提供市民研習美術課程的場所。特別為兒童觀眾策劃展覽的想法,則源於1999年於本館舉辦「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來自法國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兒童藝廊的講者與美術館教育人員的交流互動。自2001年起,本館與龐畢度中心合作,連續四年引進互動式展覽,其特色在於以兒童為對象來規劃展覽內容、著重參與性和互動性、原作直接體驗。

 

從2002年起,於本館為延續互動學習的教育趨勢,另以「資源教室」型態並行於「美術教室」,接待不斷成長的學校團體和親子觀眾。資源教室配合本館當期展覽策辦教育推廣活動,並邀請藝術家共同策劃活動、進行現地創作等,強調觀眾的參與體驗。

 

另一方面,從2005年開始由館內教育人員自行策劃「教育展」,強化從做中學、在遊樂中學習的概念;「教育展」又於2010年轉型為「探索藝術展」,結合典藏品原作、互動裝置來策劃,也透過全新命名,強調以兒童為主體、鼓勵觀眾主動探索的核心價值。

 

從「美術教室」、「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資源教室」到「探索藝術展」,本館逐步確立美術館教育的方針及具體作為。2009年,本館藉臺舉辦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館舍改造的契機,重新思考社會需求、國際美術館教育趨勢及專家諮詢之後,決定綜整美術館教育之服務空間,以回應兒童及親子藝術教育的需求,提出「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計畫。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小史

歷經五年籌備的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獲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出資贊助、臺北市政府挹注經費,在館方人員和建築設計團隊和努力下,於2014年兒童節正式對外營運,並推出開幕大展「禮物」,藉此表達其定位:一份獻給未來世代的禮物。視覺標示設計有如積木般相疊的幾何方塊造型,擷取自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管狀結構造型元素;窗扉符號則意味兒童被微小好奇心驅使,由窗戶一角窺瞰天空,進而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兒藝中心以既有的空間條件為基礎,化空間邊陲為營運核心,並逐步納入當代藝術教育思維;除了宣示學習為重要的核心價值,2015年起企圖擴大教育學習的定義,亦即創造新的知識生產方式及美術館體驗。傳統美術館以「物」為主體的典藏及展覽功能,逐漸轉變成以「人」為主體的定位。美術館不僅擁有豐富的藝術收藏,也是觀眾得以休閒、社交,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藝術的友善空間;另則強調參與式的體驗,期望觀眾在與同伴互動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激盪出參觀經驗的多樣可能性,並且發展出北美館和觀眾之間的新關係。

 

當代藝術包含了大量的跨領域知識,並且強調思辨與社會參與。2016年兒藝中心教育企劃從展覽的概念正式轉型成為「教育計畫」,每年推出一至兩檔,結合主題展示和創作工坊,由館內教育人員與當代藝術家共同策劃。在「教育計畫」中,館員不只是擔任藝術作品詮釋的中介者角色,同時也是經驗轉化者;藝術家的角色也不再只是被動受邀為作品創生者,而可以主動成為學習經驗建構者。

 

一方面,兒藝中心的教育計劃以藝術家為模型,讓兒童得以透過藝術家的視角、透過他們的創意思維及問題解決辦法,認識多樣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們也邀請藝術家與館員合作討論,為每一次的教育計劃發展互動裝置,為自己作品或其他藝術家作品中的經驗轉化為可學習的模式,帶著觀眾從被動的視覺賞析,擴大到身體及感知層面的參與。透過參與教育計畫,觀眾將成為主動發掘世界的探索者,並且累積視覺識讀能力〈visual literacy〉和概念思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