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想象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處境。在一段不明確的時間里,我覺得自己抽象地領悟了這個世界。」——擷取自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小徑分岔的花園》
王煜松以作品《花蓮白燈塔》獲選為「2017臺北美術獎」首獎得主,其近年創作著力於探索空間的發展脈絡,思考身體處在特定場域穿梭於不同時間軸線之中,所生成的認知與感知狀態。《花園》為本館為王煜松舉辦首獎個展的全新創作,運用機械及力學的原理,針對美術館場域建造一座此刻的模型裝置,闡述萬事萬物存在於無主觀思維介入且自行運作的系統之中。藝術家透過觀眾遊歷展間的感受——徘徊於想像中的情境,在可見與不可見、可辨與不可辨之間,觸碰感知與認知的模糊邊界,試圖回應自身在踏查遺址時的心境。王煜松以閱讀史料拼湊關於過去的線索,如同考古學者或歷史研究員在鉅細靡遺的考掘研究過程,以實物佐證,努力想像過去某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彼刻也許永遠無法到達,好比卡夫卡筆下《城堡》的故事主人翁,一位土地測量員,想要接近城堡的核心,卻始終沒有接近,也沒有離得更遠。
對王煜松而言,迷宮存在於大腦之中,物體雖是客觀的存在,卻會因為人腦對於時間感的落差而產生節奏上的變化。展間內滾動的球體,既是空間的內部也是物體的外部,觀者的身體跟著自身想像的外部空間遊走著,時而慢、時而快。球體本身看似沒有關聯、異材質的脈絡痕跡,卻因藝術家實地的探查行動,以一種蒙太奇的方式拼接而成。作品《花園》試圖思索的狀態猶如波赫士的這段描述:「我想像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複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
特別感謝伊日藝術計劃支持本展覽作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