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花園:王煜松 展覽專輯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余思穎  
  • 編輯
    蘇子修  
  • 出版日
    2021/07/01  
  • 書號
    978-986-0772-16-6  
  • 頁數
    71  
  • 定價
    36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王煜松  
  • 譯者
    余小蕙  
  • 藝術家
    王煜松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  

館長序

「臺北美術獎」一直以來為臺北市立美術館著力於挖掘藝術新秀之競獎展平台。為深化這個獎項的重要性與發展效益,2009年開始,進入決審之參賽藝術家透過展覽呈現樣貌,爭取首獎榮譽,包含獎金55萬元與獲得在本館舉辦個展之機會。藝術家王煜松為「2017臺北美術獎」首獎得主,他擅用台北當代藝術館作為古蹟的空間特點,藉由詩意的手法展現作品《花蓮白燈塔》交織於不同時間軸線的情感連結。王煜松在空間掌握的敏銳度,獲得當時評審的一致肯定。

2021年4月至6月,藝術家王煜松舉辦「花園―王煜松個展」,延續他近年創作關注的方向,透過探索場域的發展脈絡,思考身體介入特定空間所產生的認知與感知狀態。在此首獎個展,王煜松發表全新作品《花園》,開啟沿淡水河流域一帶的考古探查行動,包含美術館附近的圓山遺址、中山橋下等。同時,他也針對本館的建築紀事與館舍演變進行史料蒐集。此外,王煜松的考察行動連結著自身熟悉的居住環境,從淡水至基隆,再回到生長地花蓮。他運用印製報紙的平版印刷技術,記錄遊歷場景的片段影像,展現交錯於不同場域的歷史記憶,且融合本館地下樓展間透進的日光,增添作品的日常感與觀看當下的時間性。藝術家更藉由機械、力學的原理,依循兩個並置展間基於高低落差的空間屬性,打造一座時空迷宮。這組現地製作的軌道裝置轉化自淡水河流域的蜿蜒曲徑,水泥球體憑藉著地心引力自行運轉於循環系統中,試圖回應藝術家在進行考古行動之際的心境。《花園》在明暗對照的佈局下,結合球體滾動的物理性聲響,與空中結構對應地上物的概念,闡述萬事萬物在無主觀思維介入、可見與不可見的模糊邊界,自主地存在且運行。

本展覽顯見王煜松將作品與美術館場域之間的關係梳理得宜,其探索行動訴諸於身體感知的觀照,自身對應每處遺址的歷史記憶,也濃縮在展間內大小不一的球體之中。每顆球體乘載著從踏查現場採集而來的碎屑痕跡,隱約發散地域性的人文情懷。王煜松也援引波赫士的文學作品,以帶有抒情況味的方式處理時間段面,使整個展覽在時空向度的鋪陳上饒富興味,提供觀者更多挖掘、思索的路徑。

「臺北美術獎」首獎個展的獎挹機制,無非希冀藝術家在創作持續躍進時獲得有效助力,加深獎項籌辦之意義 。「花園―王煜松個展」在藝術家得獎三年多後舉辦,集結王煜松階段性的創作思考與關注面向,也由此窺見他在形式上採取更具規模及挑戰性的手法,有著不同層次的轉變 。 本次展覽得以順利呈現,謝謝藝術家王煜松傾心傾力的籌備與作品製作團隊的付出 。 另外,也特別感謝伊日藝術計劃對展覽的支持。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序文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 藝術家 王煜松

 

專文
└ 交錯時空之旅:探索王煜松的創作維度/黃靖容

 

作品

王煜松問答錄

藝術家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