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八○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呈現台灣藝壇受當代國際藝術潮流的影響,以及對政治社會的批判與反省。展覽內容包括:一、觀念、材質探討與空間美學:個人心象的極簡或抽象表現,以及材質與空間的對話。二、人文環境與社會的批判:身體行為、城市意象與歷史、神話圖像的轉繹。本展展出約五十餘位台灣八○年代藝術家作品計百餘件,創作類別包括平面、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及雕塑。
八○年代的台灣美術發展,是在一個強調現代觀念及社會議題雙線平行,力圖開創新局的獨立思考氛圍中形成。這十年間,面對世界潮流快速變遷的影響,民主化的整體社會環境的改變,台灣藝術家勇於嘗試,在題材與創作形式的不斷實驗中,締造一片藝壇新象,每一個痕跡都是了解台灣解嚴前後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轉折。
廖木鉦,台北新藝術聯盟〈1982.6.13〉之一員,細膩的寫實功力畫出工業之美,豐富的教學經驗講出深入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