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深海作為檔案:許家維與金海主的對話 座談會 藝術對談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深海作為檔案:許家維與金海主的對話

時間:2025年8月30日(六) 下午14:00-15:40
地點:本館地下樓 圖書文獻中心

主持人:
汪怡君|獨立研究者
與談人
金海主|新加坡藝術博物館資深策展人
許家維|藝術家

► 中英雙語,同步口譯
► 報到處憑有效證件(有照片之證件)借用口譯機

 

在許家維的創作中,影像從來不單純只是記錄,而是現實、歷史與感官彼此牽引的行動現場,也是為歷史注入詩意的一種敘事方法。從和平島的古教堂遺址到東南亞的殖民地網絡,他與考古學家、聲音設計師、作曲家等不同專業者協作,將科技考古的方法轉化為敘事與感知的材料。《沉沒的聲音》延續這條脈絡,並將場域推入臺灣海峽的深水之中——三艘來自不同時代與戰爭的船艦殘骸,在洋流、沉積與生態的作用下持續生成未完成的歷史。聲音作為水下的感知與紀錄媒介,經由採集與轉化,化為能穿越時間與物質的索引。

在展覽中,《沉沒的聲音》則將這座「深海檔案」浮現至地表,化為觀眾可穿行其間的感知場域。觀眾在其中移動、停留、相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以自身的存在參與並見證聲音、影像與歷史在空間中的並置與生成。本場座談由汪怡君主持,邀請藝術家許家維與策展人金海主展開對話。金海主長期關注影像與聲音在展覽中的構成作用,以及觀眾在其中被引入的觀看經驗。她將從策展與理論的角度回應《沉沒的聲音》的創作脈絡,進一步與許家維探討聲音作為感知與敘事材料的多重角色、展覽佈局如何形塑觀看,以及深海作為歷史生產與檔案生成場域所開啟的想像。
 
 

主持人
汪怡君,研究者與策展人,關注藝術檔案、歷史書寫與跨領域合作。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碩士及英國杜倫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研究員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專案研究員。於文獻庫期間主持「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2022–2025),推動當代藝術史料的蒐集、整理與詮釋。其實踐結合藝術、歷史與社會議題,關注關係性的研究與策展方法。

 

與談人 
金海主
新加坡美術館資深策展人兼駐館藝術家計畫主管。她具備跨領域策展經驗,策劃過多場當代藝術展覽與專案,尤其關注身體、時間與記憶等議題。同時,她的工作也涉及生態視角、移動與遷徙、地方性及全球連結等主題。近期,她共同策劃了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How to Hold Your Breath》(臺中,臺灣),並策劃《Seeing Forest》(2024),代表新加坡館參與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藝術展。她曾擔任2022年釜山雙年展《We, on the Rising Wave》的藝術總監,並於2017至2021年間擔任Art Sonje Center副館長。

 

許家維
2016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作為藝術家、導演和策展人,他的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在藝術實踐的方式上,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正規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曾經舉辦的個展包括台北尊彩藝術中⼼《矽晶小夜曲》(2024)、《在聖堂裡的⼀場演出》(2021)、北師美術館《銅鐘藝術賞:熊貓、⿅、⾺來貘和東印度公司》(2019)、森美術館(2018)、台北尊彩藝術中⼼《台灣總督府⼯業研究所》(2017)、台北鳳甲美術館《回莫村》(2016)、⾹港巴塞爾《回莫村》(2016)以及凡阿⽐美術館Position#2(2015)等。他曾於2013 年⼊圍Hugo Boss 亞洲藝術新銳藝術家⼤獎,並於2017 年獲第15 屆台新藝術獎-年度⼤獎。2024年成為第⼗屆Eye藝術與電影獎年度得獎者。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

  • 8月18日(一)10:00 開始網路報名
  • 建議使用電腦操作;手機因版本而異,操作步驟不同不建議使用。
  • 報名成功後,系統自動發送錄取通知信至e-mail;活動通知以e-mail聯繫為準。
  • 一個e-mail帳號限報名一人。
  • 如無法參加,請事先線上取消,將名額釋出給其他參加者。

 
報到:

  • 當日活動開始前30分鐘(13:30-13:55)開始報到,前5分鐘(13:56)報到截止並叫號候補,請準時於【地下樓圖書文獻中心-報到處】報到,逾時不候。
  • 請準備有效證件(如身分證、健保卡、駕照等有照片之證件)借用口譯機

 
現場候補:

  • 當日活動開始前30分鐘(13:30-13:55),報到處開放候補登記。
  • 視網路報名之報到狀況,開放現場候補名額、依序遞補。

 
注意事項:

  • 本活動免費,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 影像授權:全程進行影音紀錄。參與本活動即視為同意無償授權本館將相關影像資料用於教育、推廣與研究等非營利用途。
  • 活動內容如有變更,請以本館官網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