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序
北美館擴建計畫於 2022 年啟動,新館的落成,不僅是建築空間的延展,更承載著未來美術館角色的想像。與本館既有臺灣近現代美術史研究相呼應,新館將深入探索當代藝術、新媒體、科技藝術與跨領域合作,吸引更廣泛的觀眾與社群參與。正是這樣的背景,「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於2024 年啟動。計畫不只是展覽平台,更希望成為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與製作團隊共創的樞紐,透過線上與線下策展挑戰虛擬載體的可能,提供觀眾多元的參與路徑。
今年推出的線下計畫「沉沒的聲音」,便是跨域合作的具體成果。藝術家許家維攜手水下考古、聲學與虛擬實境團隊,歷時三年完成這件以臺灣水下考古為核心的作品。觀眾不僅能在展覽中看見臺灣海峽內考古現場與水下聲響的轉譯,更能透過MR 混合實境的多人演出,進入虛擬場域,展開一段從南方航向北方的旅程。作品也承載著與北美館的淵源,2008 年許家維以《和平島故事》獲得臺北美術獎,展開對考古議題的探索;十餘年後,他的研究脈絡自陸地延伸至海域,並透過跨域合作觸及更宏大的歷史與敘事。
本專輯亦收錄藝術家許家維與新加坡美術館資深策展人金海主的對談,進一步延展展覽的視野,深化對海洋歷史、文化記憶與當代藝術交織的討論。
在此,謹向藝術家許家維,以及參與本計畫的考古、聲學、技術與製作團隊致以誠摯感謝。「沉沒的聲音」得以順利呈現,正是眾多專業歷時多年、跨越界限共同投入的成果。這樣的過程極為不易,從科學考證到聲音採集,從虛擬實境建置到展演現場轉譯,每一環節都需要耐心對話與不斷調整。北美館作為公共藝術機構,將持續各類型跨域實驗與合作,唯有在這些艱鉅卻珍貴的嘗試中,藝術才能突破疆界,為我們開啟新的感知方式與歷史想像。
駱麗真
臺北市立美術館 館長
館長序
關於「北美館開放網絡計劃」
沉沒的聲音:展演概述
關於沉沒
關於聲音
對話:金海主與許家維
藝術家簡介
團隊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