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學報 | 42期

主編語

Editor's Note

  • 文章名稱
  • 作者
    朱盈樺
    CHU Yin-Hua

出版作為藝術實踐的可能

 

2020 年起受全球疫情影響,許多藝術文化活動尋求不同的執行途徑,例如自2009 年起舉辦的「東京藝術書展」(Tokyo Art Book Fair,簡稱TABF)改為「虛擬藝術書展」(Virtual Art Book Fair,簡稱VABF),以線上互動網頁的形式作為書展介面。除了以原先預定展場「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為網頁空間之外,也結合各式圖像提供參展路徑,包括美術館展場內部的攤位、外部延伸的戶外展演、攤位空間的擺置設計、攤位上書作品及其他延伸作品的圖像等。
 

這樣的案例反映2020 年全球藝文活動中值得注意的媒介轉向。自2006 年起紐約非營利出版單位Printed Matter 於MoMA PS1 所舉辦的「紐約藝術書展」(NY Art Book Fair,簡稱NABF),陸續帶動世界其他座城市(如東京、曼谷、倫敦、上海、新加坡等)舉辦以「城市」為名的藝術書展,其中的策展模式與細節規劃大多延續NABF 的架構。當2020 年的VABF 以「Virtual」一字取代「Tokyo」,暗示著「城市」的名字被取代⸺「虛擬」不僅稀釋了城市之間的各別差異,凸顯當代社會中全球在地化的矛盾,亦模糊線上與線下的界線。另一方面,在藝術書展中,無論是藝術家書籍、攝影書、手工書、小誌(zine)等,書籍的「紙本」實體是這類書作品的重要元素。也因此,當虛擬書展中書作品是透過網路介面呈現,書的物理特質被壓縮為螢幕像素,更回應新媒體介入對於書的翻閱與遮蔽等面向,以及影像、圖像、後攝影等多重層疊與模糊的定義。

 

本期專題以「出版作為藝術實踐的可能」為提問,希望透過不同研究者的觀點,集結對於當代書文化現象的論述。在深度評論部分,中國獨立策展人何伊寧以〈作為攝影書作品的照片檔案:中國當代攝影書出版中「老照片」的回聲〉為題,首先回顧中國攝影出版於2010 至今的的發展與變化,進而分析中國當代攝影書中圍繞照片檔案的創作類型,並以唐景鋒的《顏姐》與石真的《悲劇,巧合與L.L.D.M 的雙重生活》為案例。南韓攝影研究學者Nayun Jang 在〈混血的名字:1960 年代韓國影像式論文的誕生〉一文中,以朱明德(Joo Myung-Duck)的攝影書《混血的名字》(The Mixed Names)為例,探討1960 年代南韓戰後攝影情況下,《混血的名字》作為以「影像式論文」(photo-essay)形式進行的攝影專題計畫,如何透過「攝影書」形式整合文字與照片,述說官方語境中忽略的狀況。台灣研究者謝佩君的〈倦怠未來:淺談Martine Stig 的《柯西視界》裡的科幻平庸〉則以2013 年出版的攝影書《柯西視界》為例,檢視科幻類型下的攝影書當中的影像編排、印製、攝影與電影的交集,並探討科幻文類如何對現狀進行反思。另外,簡妙如〈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文章,則企圖連結國際龐克小誌與小誌文化運動的歷史脈絡,說明小誌文化中的反抗特質,並以2000 年前後台灣龐克小誌的發展,如何在獨立音樂場域當中擴張串連,重申小誌的批判性。
 

而在專題論文部分,沈裕昌〈圖書館與肥皂箱:對《跨域讀寫: 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的跨域讀寫〉以2018 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的展覽「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的出版品為出發,從該展中11 位藝術家的創作與2位策展人的策劃作為方法,分析這個以藝術出版品為主體的展覽中,其展覽出版品中「主題是展覽,但不是也不會是展覽畫冊」的提問,探討「出版作為藝術實踐」的當代意義。洪芷寧〈當製書是創作也是秀異:初探臺灣近十年「小誌」與「藝術家的書」場域內外的敘述混戰〉一文以台灣近十年來的「藝術家的書」與「小誌」為題,以文化場域概念為取徑,分析兩種不同的「製書」實踐的重疊與分野。賴雯淑〈藝術家的書在陽明交大之教學藝術實踐〉則以自身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藝術家的書」課程為例,以教學、實作、作品面向中,探討藝術家的書在教學與創作上的思考。
 

總體而言,本期專題針對藝術場域當中圍繞「書」的文化現象,透過深度評論與專題論文的集結,希望提出後數位文化中媒介思考的更多可能性,為持續定義的多元現狀中,建立新的感知模式。1

 


1 編者曾以台北為主要基地,拜訪了近年曾進行與「書」相關的實踐者,包括創作、展演、編輯、策展、出版、教學、研究等,試圖呈現2020 年前後台北「書文化」交織狀態的切面。全文以電子書的方式提供下載,作為未來繼續研究或創作的參考。參考《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https://www.tw-chuyinhua.com/book-phenomenon]。

更新日期:2021-12-2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