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術館與數位科技

現代美術學報 | 40期

主編語

Editor's Note

  • 文章名稱
  • 作者
    邱誌勇
    CHIU Chih-Yung

2018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以「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為命題,皆是當代藝 文館舍與科技介入的未來。早期,科技被美術館當成工具,利用其科技特 質,以數位形式重現典藏品的風華,並重塑文化展示機制。如今,在美術館2.0的概念開始,新媒體與數位科技導入到美術館已經成為全球美術館發 展的趨勢。一方面應用展示科技的互動性、數位性與新穎性,拉近了館舍 與參觀者間的距離,使得美術館有更生動的呈現方式;另一方面,數位形 式藝術創作的多元性、能動性與開放性,也成為挑戰傳統白色方塊(white cube),甚至是黑盒子(black box)的建築空間。例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於2015年推出「虛擬實境週末」(Virtual Reality Weekend)活動, 率先採用虛擬實境新展覽科技,邀請觀者戴上Samsung Gear VR裝置,瞬間進入35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面對一座大門敞開的圓頂屋,觀者可以自由進入並近距離觀看3D掃描的青銅文物,耳畔還有柴火燃燒與鳥鳴,這次大英與三星集團的合作在短短兩天就吸引超過1200人次來訪,成效卓著。

 

在這波趨勢之下,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市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 術館等大型館舍也紛紛引進新媒體藝術或科技藝術類型的展覽,期盼以新型態的藝術展演,重塑美術館的特質。由此,美術館與科技之間的共生關係已不言而喻。有鑑於此。本期專題以巨觀的「美術館與數位科技」為命題,探討當 代新媒體數位科技與美術館的共生關係。本期共收錄兩篇主題徵稿文章,鄭欣昀的〈重演儀式與解構官方歷史―許家維《鐵甲元帥》及其策略(20122016)〉以英文書寫,探究許家維在其結合影像、文字與裝置所創製出的三 部曲中反映出的當代藝術民族誌轉向,透過作品分析鏈結區域文化網絡連結 的思考路徑。李昞燁的〈關於繪畫衍生層的實踐與省思:像素介面與風格轉移〉從科技藝術的視角出發,討論繪畫在影像科技中的呈現,從中理解繪畫 以光、像素、運算作為欣賞途徑的現象,並提出繪畫被影像科技所賦予之「衍 生層」,書寫當今人類繪畫與影像介面不可逆的相互依存關係。 

 

此外,在一般徵稿方面亦收錄兩篇文章,分別針對攝影與雕塑進行個別藝術 家創作脈絡的探析。呂筱渝的〈母職的煉金術:汪曉青攝影作品析論〉從汪 曉青的攝影創作出發,分析其將母親繁衍與撫育的生命創造意義,拓展至藝 術領域的創造,也將單向的(母生子)生產,轉變成雙向的(母與子)衰老 與成長之間的映照、消長、循環的生命敘事歷程。而張晴文的〈以「間距」 思維探求自然之道:薩璨如雕塑創作研究〉則以薩璨如1990年代之後的創 作為對象,解析其創作中的「東方意識」,透過法國學者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所提出的「間距」思維,區辨薩璨如的創作觀與台灣抽象雕塑論域 中強調身分認同的東方化論述之差異,並論述其創作中「東方意識」的內涵。

 

總體而言,儘管本期的專題徵稿在文章主題與數量上無法巨觀地映射出美術 館與科技間的複雜關係,但仍可提供讀者在不同面向上的思考。

更新日期:2021-08-04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