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學報 | 45期

主編語

Editor's Note

  • 文章名稱
  • 作者
    黃建宏
    Chien-Hung HUANG

作者簡介

主編
Editor-in-chief

如果存在一種「社會藝術」,那麼「關係」、「溝通」以及和「系統」的對話就會是辨識這種藝術形態的主要面向,換言之,這個提問同時反射出「設計」是回應社會藝術的關鍵性實踐,那麼設計的深刻意涵也就必然反射出藝術的某種意向性、或說指向社會的藝術性。設計,作為(或朝向)一種社會藝術,意味的就是在這樣的交互映射關係中捕捉到藝術的行動意涵,也因此,設計可以成為一種具有批判性的文化行動,而藝術也在某種行動中解構自我或單一化的主體性。

 

上述所說明的關係,在這一期黃子欽的「從裝幀設計看1970年代的影像脈絡分歧——人文與廣告路線」、施懿珊的「技術碎片化的時代——初探「人類行為的測量技術」的設計」和劉育成的「科技中介的去感官同步化體驗:VR藝術裝置初探」三篇文章中呈現出不同面向的複雜度。黃子欽從殖民史的文化植入脈絡中,從美術與設計的發展看到一種從複製、混雜,分歧到對話的文化流變,這些變化過程在作者的論述中,呈現出「藝術——設計」對於「社會」的各種假設和模擬;施懿珊則在大數據與運算對於人類行為的測量中,看到一種資料(數據)處理過程中的「設——計」實踐,意即佈署與計算,大數據作為一種社會設計的新媒材時,模控論的遞迴系統成為藝術可以對話的縫隙;而劉育成則以拉圖爾的論述為參照,切入科技介面如何將感性媒介化,科技工具的設計邏輯與特性讓人類的感性得以資訊化,而使得藝術的感性操作出現不同以往的溝通空間。

 

今天當代藝術同時面對著「殖性」與「技術」的兩大課題,如果我們以「朝向社會藝術的設計」作為提問的主軸,就可以看到在藝術與設計這兩個範疇之間往返,而在獨特語言、社群混雜性、權力協商等面向上「層化」殖性與技術的思考。從顏水龍在殖民現代性中所開展的設計田調,涉及了圖像、雕塑、工具和建築,到藝術媒體化之後的國際風格轉譯,以及通過媒體化讓在地文化圖像能夠進入社會溝通,「平面設計」中的「平面」既接近德勒茲重組概念關係的平面,也是洪席耶論述社會共識實驗的配享平面。一直到資料的轉碼和整理(佈署),即資料設計,開啟新一頁發生在「意識」層面的「殖性」運動(斯蒂格勒所憂心的「碎裂」),生成出一種打破既有社會空間分隔的拓樸空間,意即班雅明.布列坦所描繪的「堆棧」空間,也是貫穿在三位作者不同論述脈絡中,那藝術流變為設計之術、流變為社會實踐的各種線索。

更新日期:2023-06-01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