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編年 ‧ 三十 ‧ 北美館 館史│年報

1983年12月,臺北市立美術館以台灣首座現代美術館之姿正式營運,到今天已屆滿30年。在這30年間,北美館從無到有,走過不同時代特有的困境,亦吸收各時代獨特的養分,建立美術館專業的運作體制,並且不斷因應時代的變遷,規劃與引介國內外藝術展覽,逐步開啟日後對台灣現代、當代藝術的培植與推廣,在台灣現代與當代藝術發展中,扮演了不同階段性的引領角色。本文首先梳理北美館內部制度的建置歷史,之後再分三個時期回顧簡述北美館與時代脈絡間的互動和發展。

 

從動物園籌備處到正式開館

1983年1月,北美館建築體落成後,原任職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資料股股長的蘇瑞屏,被延聘出任美術館籌備處主任,籌劃北美館軟體建設及開館十項大展。籌備處位於鄰近的台北市立圓山動物園內,並於1983年5月15日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

在此會議前,蘇瑞屏針對國內美術系所的畢業生,率先進行人才延攬,其中包括倪再沁、白雪蘭、王翠萍、高千惠、王明湄等人,在無支薪且無辦公場地的困境下,針對北美館空間、人員配置與展覽規劃等軟體進行會議討論,為往後的北美館空間使用、組室制度及運作機制設下基礎。

 

台灣前輩美術史的研究回顧

1990年2月舉辦的「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是北美館「中國-巴黎:旅法畫家回顧展」後,又一重學術性、以藝術史角度籌劃之研究展,主要探究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發展之概況,及1895至1945年間日人統治台灣時,日本與台灣繪畫之關係,共展出12位日籍畫家及24位台灣藝術家之60件作品,台灣藝術家包括陳澄波、郭柏川、李梅樹、廖繼春、顏水龍、何德來、陳植棋、楊三郎、李石樵、張萬傳、劉啟祥、陳德旺、呂璞石、洪瑞麟、陳清分、陳春德、廖德政,展出作品包括廖繼春的「有香蕉樹的院子」及陳植棋的「淡水風景」。

 

一路投石問路前進威尼斯.首次參與「威尼斯雙年展」

1990年代是北美館傾力銜接國際藝壇的時代,也是台灣正處「柔性文化外交」的年代,故台灣首次踏進義大利「威尼斯美術雙年展」(以下簡稱威尼斯雙年展)亦落在此時。回溯北美館參與1995年6月「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契機,一方面反映藝術世界網絡交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見證台灣外交的困頓環境。時間回推到1991年,時任北美館館長黃光男前往古巴,參與哈瓦那現代美術館舉辦的「世界現代博物館會議」(CIMAM),於此會議中,黃館長結織了德國阿亨市路德維美術館館長沃夫岡.貝克,此人正是日後居間促成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關鍵人士。

1995年初,經與各部會聯繫與奔走後,北美館函請文建會發出官方申請文件,並在2月1日確認得以「中華民國.台灣」之名參展。該年年初,北美館即展開藝術家徵件評選相關事宜,由貝克、義大利藝評佩德里尼、法國文化部視覺藝術諮詢委員夏特、國內學者中央大學李明明教授、以及高師大李長俊教授擔任評審,在63位送件藝術家中,評選出連德誠、黃進河、吳瑪悧、侯俊明以及黃志陽,組成第一次在威尼斯雙年展中現身的台灣代表藝術家。

 
目錄
004 - 館長序
005 - 寫給下一個 30 年
015 - 1983 ~ 2013 年誌
121 - 館內 / 外大事紀
271 - 感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