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凱群:碎化的史觀 展覽專輯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廖春鈴  
  • 編輯
    江凱群  
  • 出版日
    2022/11/01  
  • 書號
    978-626-7144-84-8  
  • 頁數
    80  
  • 定價
    30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周如怡、陳靜文  
  • 藝術家
    江凱群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英文  

2022年春季,「碎化的史觀—江凱群個展」即是藝術家江凱群集結平面作品(馬賽克、水彩)、影像及聲音等多元媒材的階段性創作發表。「以物溯史」為展覽的核心軸線,江凱群透過日常經驗對石材、陶土、花卉、布料等天然物質的關注,開啟探索工藝創作對應於人類文明的歷史演進。誠如花蓮豐田玉石以多樣化的應用形式與展覽脈絡相互交織,不論是時尚服飾、馬賽克創作,亦或計畫型的田野踏查,在在顯見藝術家探討的議題,無不緊扣自身記憶與成長環境相關聯的歷史發展。透過豐田玉的史料考察,臺灣礦業從六零年代至今的興衰演變不僅得以窺視,花蓮壽豐鄉客家聚落的地方特色及人文精神也得以彰顯。

儘管「碎化的史觀」包含猶如地方誌般的概念進行鋪陳敘述,江凱群選擇的展覽呈現形式卻強調閱聽的元素,而非文件檔案。由馬賽克拼組而成的詩意景色,回應著藝術家遊歷於臺法兩地的生活紀錄。不經意響起的教堂鐘聲迴盪於展場,仿佛帶領觀眾回到中世紀的拜占庭國度。另外,為數不少的水彩繪畫穿梭在每支動態影像之中,也串起每個展間試圖表達的意象。江凱群擅長運用水彩速寫繪製馬賽克創作的草圖,以及實驗影像的分鏡圖,其創作內涵在此得以有所連結,而水彩柔和、明亮的特性,亦呼應江凱群整體的創作風格——以細膩手法,展現流動於作品紋理之間的真摯情感,藉此勾勒出歷史記憶多重層次的碎化軌跡。

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曾提出「有熱度的歷史」一詞,意指藝術家針對歷史的提問,必須源於自身經歷,或出自於他所存在的時空、感受的當下,這樣聚焦的歷史命題才有省思的價值。此觀點有助於提供更立體的向度,思索江凱群在「碎化的史觀」試圖演繹的辯證:不論跨地域性的作品,還是涉及工藝領域的跨界合作計畫,皆代表著部分社會關係交相合作之下的產物,同時也可以被視為臺灣地方史的縮影,更是藝術家個人生命史的隱喻。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序/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

自序/江凱群

 

專文 回憶碎片

訪問 碎石鑲嵌的生命記憶

筆記 東京駐村

關於 碎化的史觀(中文)

 

藝術家簡歷

作品

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