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 194 現代美術季刊|雙月刊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廖春鈴  
  • 編輯
    廖春鈴、王柏偉、雷逸婷  
  • 出版日
    2019/09/01  
  • 書號
    ISSN 1018-0220  
  • 頁數
    110  
  • 定價
    18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 藝術家
    姚瑞中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  

文 │ 編輯室

從今年年初起,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兩季接連著有聲音藝術類的展覽。從「聲動:光與音的詩」到「池田亮司個展」,持續地開拓聲音藝術的邊界。《現代美術》季刊也與這樣的探索同步,在上一期的規劃了「台灣聲音藝術的發展」專題,希望從視覺藝術的角度為台灣聲音藝術史做一些基本的累積。本期的「池田亮司衍生之台灣當代議題」則希望在上一期已經打下的基礎上,隨著池田亮司在聲音跨域上推進,探問聲音與影像兩者交會之處的風景。黃大旺的〈日本噪音為台灣帶來什麼〉從跨國移入與國際交流的角度出發,處理了台灣受到日本及其他國家聲音藝術影響的過程;沈克諭的〈池田亮司意味著什麼〉則是探討台灣聲音藝術繼受與翻譯池田亮司作品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邀請馮馨、王冠婷與吳嘉瑄分別介紹了林桂如、三牲獻藝與鄭宜蘋(Betty Apple)這些長期以來致力於聲音跨域的表演者與團體。
本期的展覽觀點中,曾少千教授〈現代美學的崢嶸版圖〉一文,針對「她的抽象」策展論述中的女性、抽象、東亞這三個關鍵詞,試著解構並討論作品中三個不同的面向,藉以縱橫並連結這些女藝術家們的思維與創作;策展與藝術史有所交集,但囿於展覽取樣,本文另就展出作品的效果反思何為更妥切的藝術史論述觀點。簡正怡的〈迷宮的國度:《沙之書》與「聲動」中的後現代寓言〉以波赫士的迷宮概念為基底,為我們呈現了「聲動」展中曲折蜿蜒的感知小徑。郭姿瑩的〈朝向更加參與及遊戲的藝術教育實踐──以《無關像不像》為例〉則介紹了兒藝中心「無關像不像」這個企劃的設計方式,以打開藝術家工作室與創作場景的思考,邀請兒童體驗藝術家在創作抽象藝術作品時心境。
書中美術館本期邀請姚瑞中創作《地獄空》這個作品,並在訪談中詳述了九○年代在台北藝術大學求學時期的三個重要部分:「天打那實驗體」、「宣統報」與登山社,以及這些軸線如何影響了他之後的創作歷程。


專題 音界.跨域
└ 日本噪音為台灣帶來什麼/黃大旺
└ 池田亮司意味著什麼?/沈克諭
└ 混種音樂打開游移的臺灣耳朵:專訪三牲獻藝/王冠婷
└ 在聲音與音樂之間的拆解與重組:林桂如/馮馨
└ 跳蛋、身體、隱喻、即興,與一切事物的酷兒化:Betty Apple(鄭宜蘋)的聲音行為表演/吳嘉瑄

展覽觀點 抽象.音像
└ 現代美學的崢嶸版圖/曾少千
└ 迷宮的國度:《沙之書》與「聲動」中的後現代寓言/簡正怡
└ 朝向更加參與及遊戲的藝術教育實踐──以「無關像不像」為例/郭姿瑩

藝術家特寫 姚瑞中
└ 書中美術館:地獄空/姚瑞中
└ 姚瑞中訪談/王柏偉、廖春鈴

美術館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