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專題
|
| 挑戰與創造──做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首屆展覽承辦人/羊文漪 |
06 |
| 遊戲背後的規則-北美館在普里奇歐尼宮的「BOT經驗」回顧/高千惠 |
22 |
| 旗艦巡航 |
| 再想一想:什麼是藝術? -吳瑪悧1990年代之後的創作觀/張晴文 |
38 |
| 吳瑪悧與環境藝術行動/陳泓易 |
44 |
| 鬆動→對話→連結,以藝術之名,行社會行動之實的創作者—吳瑪悧/王士明 |
52 |
|
藝術論評
|
|
在西方社會重新定義「東方主義」-舊金山亞洲美術館的行銷策略/郭冠英
|
60 |
| 藝術與社區的災後重建:卡崔那颶風之後的人文省思/張美陵 |
66 |
|
新進典藏
|
| 由陳進「手風琴」再發現兼論1930年代的摩登女性/林育淳 |
78 |
| 教育推廣 |
| 小小跳跳燈也能照亮大世界-皮克斯動畫的教學設計/陳建榮 |
84 |
| 美術館短波/胡慧如 |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