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力求失真的嗓音 展覽專輯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 編輯
    李紫彤、高如萱  
  • 出版日
    2025/11/01  
  • 書號
    978-626-410-094-6  
  • 頁數
    53  
  • 定價
    45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王怡文  
  • 藝術家
    李紫彤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英文  

館長序

藝術家李紫彤的創作長期聚焦於社會運動、性別處境與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他曾在芝加哥聽小說家舞鶴談及「閉關十年,尋找獨特語言」的經驗,因而選擇暫離藝術學校,並將過程中累積的田野經驗轉化為創作方法與研究基礎。

本次展覽「力求失真的嗓音」呈現兩件作品:《時差書寫》與《#迎靈者》。前者原以三一八太陽花學運後的國族認同變化為核心,但在田野調査中逐漸轉向,關注運動現場的性別歧視與暴力經驗。藝術家透過參與式影像訪問原住民酷兒及女性,並以全女性與非二元劇組完成製作,突顯出在政治運動脈絡下的多重身分與記憶。後者則將數位媒介視為延續生命記憶的空間,回應歷史不義與跨世代創傷如何在網路與社群平台上被記錄、再現與傳承。

透過這兩件作品,藝術家將個人經驗、受訪者的敘事與更廣泛的社會脈絡並置,進一步討論政治運動與性別議題中的創傷如何在當代社會被見證與理解。展覽標題「力求失真的嗓音」亦暗示創作者在多重身份與結構中發聲的方式,即使呈現出不完整或破碎,仍具有其必要性與意義。

本館透過年度個展徵件計畫,呈現臺灣當代藝術家多元的創作方法與關注議題。此次展覽提供觀眾從不同層面思考影像、田野與社會議題的關聯。謹代表本館對藝術家及其工作團隊表達感謝,並感謝各單位的支持,使展覽得以順利推展。

 

駱麗真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館長序
藝術家序 (在時差的道途中)

藝術家介紹
展場設計與裝置概念

關於《時差書寫》

關於《#迎靈者》
 ① 邀請貢獻者
 ② 參與式工作坊
 ③ 社群媒體上數位復生
 ④ 數位墓區
 ⑤ 寫手區
 ⑥ 行為儀式

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