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學報│36期 現代美術學報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賴瑛瑛  
  • 編輯
    黃義雄  
  • 出版日
    2018/11/01  
  • 書號
    1560-4713  
  • 頁數
    124  
  • 定價
    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戚育瑄  
  • 藝術家
     
  • 裝訂
     
  • 出版語言
     
 

目次
002-主編語 / 賴瑛瑛

專題 第二波美術館熱潮
 007-從觀眾到群眾的動能與轉向:美術館觀眾研究新探 / 蘇瑤華
 025-後博物館、街區活化與老屋再生:臺北市大稻埕街區個案研究 / 殷寶寧

一般論文
 059-虛擬實境藝術中的「本體論事件」與「共感聯覺美學」 / 邱誌勇
 079-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閱讀陳界仁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 / 呂佩怡

117-附錄1 出刊紀要
120-附錄2 稿約


主編語
美術館的興建,除可盤點文化資源,推展藝文活動,更可凝聚地方認同,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本期專題「第二波美術館熱潮」的兩篇專文分別從美術館的觀眾行為及歷史建築作為博物館進行專題探討。蘇瑤華的專文以法國羅浮宮藝術博物館推動十年的「人人都是藝文贊助者」的群眾募資計畫為案例,探討美術館「替代性財務工具」的可能性。殷寶寧的專文以臺北市大稻埕街區晚近設置的AMA家及207博物館為例,從後博物館理念出發,討論博物館與地方活化和文化經濟的關係與連結。
兩篇藝術論文則討論當代藝術創作的兩個趨勢發展。呂佩怡的專文從閱讀陳界仁的三件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反思藝術作為運動殘響之作用力。社會行動藉由視覺化、具體化與情感化的藝術轉換,開展藝術於社會運動後可持續發揮的角色。藝術社會行動及公共平臺的開放論證揭示了藝術的無限潛能。邱誌勇的專文探討虛擬實境藝術中「影像」、「身體」、「時間」與「空間」之交互關係。虛擬實境藝術中的「本體論事件」與「共感聯覺美學」,闡述參與者透過穿戴裝置與機械設備進入虛擬實境的作品,從而體驗並創造出讓感知與身體在虛擬與實在之間得以相互對位的經驗。
面對社會的快速變遷,美術館正是具現公眾需求及不同聲音的最佳場域。整合多元資源,鼓勵文化生產,落實公共利益,將是新時代美術館的社會價值。當今臺灣各地積極籌建美術館,掀開了臺灣「第二波美術館熱潮」。這些迎向未來的美術館,是否以公共利益為優先?關注人文與環境的互動,倡導與社區的合作共融,帶領議題、激發創意、回應挑戰,美術館是時代價值的倡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