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8台北雙年展參展名單發佈│新聞稿

刊登日期:2018/09/07 - 2018/11/30
公告類別:新聞發布

2018台北雙年展參展名單發佈
 
2018年9月7日 –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正式公佈第十一屆台北雙年展參展名單,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的 41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將參與其中。第十一屆台北雙年展將於2018年11月17日至2019年3月10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
 
本屆雙年展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雙年展將著重探究人與自然所產生的互相緊密關聯的生態系統結構,並為社會實驗提供平臺,促成全新跨學科討論的可能性,藉以建立持久、社區取向以及由下而上的協同作用。
 
兩位策展人將由展覽主題出發,探討生態系統千變萬化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本屆展覽將結合不同的生態系統模式,特別關注這些機制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此運作機制如何趨向於整體的共同利益。臺北市立美術館作為展覽的場地,將成為雙年展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展覽的實驗性操作讓美術館成為跨學科討論的平臺,藉以向外擴展,在博物館的範圍之外引發更多的迴響。
 
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中,兩位策展人將美術館作為社會模型重新思考。一般展覽局限於展期,往往發展迅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相較於此,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發展,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並延續它的生命週期。策展人表示,一個美術館如過於僵化地自限於建築與概念本質的框架,它將會成為一個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無法接納生態系統持續的轉化、滲透與增生。本屆雙年展希望透過其命題、展覽結構、以及參展計畫的回應,反思機構角色,進而深入探討一座美術館,如何融入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生態體系之中。
 
本屆雙年展的參展名單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會運動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在議題相依的脈絡中呈現。兩位策展人將非傳統視覺藝術創作者在展覽場域中聚焦呈現、共同回應,企圖活絡議題與知識的流動,藉以處理生態議題的多樣可能性。
 
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名單如下: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Ruangsak ANUWATWIMON)、瑪莎.艾恬薩(Martha ATIENZA)、區秀詒、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張懷文+MAS微建築研究室、張碩尹、晁瑞光+臺南社區大學、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露西.戴維斯(Lucy DAVIS)、在地實驗、范欽慧、未來農夫、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Helen Mayer HARRISON & Newton HARRISON)、侯志仁 & 鄧信惠、蕭聖健、黃信堯、原轉小教室、柯金源+「我們的島」、柯艾桑南(KHVAY Samnang)、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林從欣(Candice LIN)、林芝宇-雜草稍慢、杜恩.林克拉特(Duane LINKLATER)、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AN)、茱瑪納.曼娜(Jumana MANNA)、非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Nonhumanity)、菌絲網絡社會、打開綠生活、亞倫.瑟庫拉(Allan SEKULA)、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基隆河守護聯盟、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吳明益、趙仁輝以及鄭波。 (依姓氏排列)
 
 
吳瑪悧 
藝術家、策展人,畢業於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擔任副教授兼所長。吳瑪悧的研究及創作關注藝術如何介入公共領域。1990年代,她開始在作品中以女性主義角度進行政治社會批判。隨後她展開了一系列以社群為本的新形態公共藝術策劃,包括與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合作《從你的皮膚甦醒》計畫(2000-2004年),以翻轉傳統女紅概念,透過布與織縫探討女性的生命歷程;在嘉義縣策劃《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5-2007年),讓偏遠居民的文化參與權受到關注;《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年)、《還我河山-基隆河上基隆河下》(2012年)則與社區大學合作,引發針對讓河川及環境問題的討論;與竹圍工作室共同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年),透過一條被忽略的小溪,重新探問生態城市以及都市發展的問題,並於2013年以此作品獲得第十一屆臺新藝術獎。吳瑪悧於201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近年持續關注生態環境議題,並以藝術作為連同文化與自然的橋樑,展現藝術型態豐富的可能性,以及藝術家個人的豐沛的創作力。
 
 
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
1974年生於義大利杜林,范切斯科.馬納克達目前擔任V-A-C基金會藝術總監(V-A-C Foundation)、並於利物浦LJMU藝術設計學院(LJMU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擔任客座教授。他畢業於義大利杜林大學教育科學學系(2000年)、並獲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當代策展碩士(2001-2003年)。他活躍於藝術評論平臺,評論文章常見於國際重要藝術媒體,如《Artforum》、《Domus》、《Flash Art》、《Frieze》、《Metropolis M》、《Mousse》、《Piktogram》、《Kaleidoscope》以及《ArtReview》。他的藝術理論撰述豐富,曾替多位藝術家作品集撰寫評論專文。他於2007至2009年期間擔任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Art Gallery)策展人,並在巴比肯藝術中心策劃《火星美術館陸生藝術展》(Martian Museum of Terrestrial Art)、《激進的自然-1969至2009回應地球變遷的藝術和建築》(Radical Nature – Art and Architecture for a Changing Planet 1969-2009,2009年)等大型展覽。他於2007年第五十二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擔任斯洛維尼亞國家館策展人、2009年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擔任紐西蘭國家館策展人、2013年擔任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評審團委員。馬納克達曾任獨立策展人,策劃《次大陸—當代藝術中的印度次大陸》(Subcontinent –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in Contemporary Art;桑德烈多.利利杜林基金會,義大利,2006年)等展覽。於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間他擔任義大利杜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Artissima)總監,2012至2017年期間擔任利物浦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藝術總監,期間策劃了《蒙德里安與他的工作室》(Mondrian and His Studios)、《格林.利貢:遭遇與碰撞》(Glenn Ligon: Encounter and Collisions)、《想像的美術館》(An Imagined Museum)、《李奧諾拉.卡靈頓:逾矩》(Leonora Carrington: Transgressing Discipline)、《凱西.威爾克斯》(Cathy Wilkes)等展覽,並於2016年共同策劃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他曾於2006至2011年期間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當代藝術策展學系(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Department)擔任客座講師。
 
 
台北雙年展
台北雙年展是臺北市立美術館最具指標性的展覽之一,自1998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致力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增加國際能見度,透過多元文化觀點參與亞洲乃至全球當代藝術的網絡,成為促進國際文化對話的驅動力。台北雙年展積極地從深度、廣度兩方面與全球共創當代藝術的趨勢與潮流,試圖建立一個聯結本地和國際社群的互動平臺。台北雙年展在過去二十年中快速發展、累積能量,創造臺灣與世界雙向溝通的重要對話機制。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年開館至今邁入第35年,為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林平女士目前擔任美術館館長。美術館建築樓層面積超過20,000平方公尺,其中11,741平方公尺專作展覽用途。美術館的設立源於對臺灣蓬勃發展的現代藝術運動的呼應,並在成立的幾十年間,致力於臺灣現代藝術的研究、保存與推廣,同時在當代藝術崛起的背景下堅持引領潮流。
 
臺北市立美術館自1995年起負責策劃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並由1998年開始策辦台北雙年展,邀請世界各地著名策展人及藝術家與臺灣在地藝術圈合作。幾十年來,美術館所策辦的眾多展覽促進了全球交流,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www.tfam.museum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展覽日期:2018.11.17 – 2019.03.10
展覽場地: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