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胡坤榮

1955年出生於三重。1977年進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藝專,改制後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受到陳世明(留學西班牙)的激勵與影響,開始研讀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與理論。1982年於美國文化中心舉辦藝專畢業展,引發關注。1984年於龍門畫廊舉辦個展,具有幾何抽象、硬邊、低限的創作風格深受矚目,獨特的視覺意象突破傳統繪畫框架,取而代之的是,與可辨識的物象世界無關聯的觀念性態度。與此同時,結識了甫自英國返台的林壽宇,受到更深刻的啟發,也更堅持對於藝術本質與準則的探究。1984、1985年先後參與「異度空間-空間的主題色彩的變奏曲」以及「超度空間」等幾項融合空間、色彩、結構,此二展為當時最前衛、最具爭議性的藝術展覽。1985年更以「凝結」乙作獲得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1985第一屆現代雕塑特展」優選的殊榮,並為該館典藏。1991年毅然赴法,客居巴黎十年。2000年返台後,專注於幾何抽象繪畫,至今仍創作不綴,期間除受邀舉辦個展之外,並多次參加各大美術館舉辦的聯展。

 

個展

  • 2015「不平衡的完美:胡坤榮個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2008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2006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2003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2000飛元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 1996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1994巴黎藝術村, 法國
  • 1993伊通公園, 台北, 台灣
  • 1987春之藝廊, 台北, 台灣
  • 1984龍門藝廊, 台北, 台灣
  • 1982臺北美國文化中心, 台北, 台灣

 

聯展

  • 2012「非形之形→臺灣抽象藝術」,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2011「形色版圖:抽象藝術五人展」, 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2010「台灣當代幾何抽象藝術的變奏」, 誠品畫廊, 台北, 台灣
  • 2008「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伊通公園, 台北, 台灣
    「不設防城市:藝術中的建築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2008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臺北世貿展覽館, 台北, 台灣
  • 2007「食飽未?:2007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中, 台灣
    「形色版圖:顛覆與重建」, 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2005「膜中魔:策展人在MOCA系列」, 臺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 台灣
    「2005年關渡英雄誌:臺灣現代美術大展」, 關渡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2004「幾何.抽象.詩情」,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開新:八〇年代台灣美術發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2002「形色版圖」, 大趨勢畫廊, 台北, 台灣
  • 1999「磁性書寫:念念之間紙上作品專題展」, 伊通公園, 台北, 台灣
  • 1998「大師與新秀四十週年展」, 巴黎, 法國
  • 1994「巴黎藝術村國際精選展」, 巴黎, 法國
  • 1993「莊普、胡坤榮、賴純純三人展」, 伊通公園, 台北, 台灣
  • 1990「臺灣美術300年作品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 台中, 台灣
  • 1989「中國現代繪畫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北, 台灣
  • 1988「媒體、環境、裝置」, 臺灣省立美術館, 台中, 台灣
  • 1987「中國當代藝術展」, 國立現代美術館, 首爾, 南韓
  • 1985「前衛、裝置、空間」,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超度空間」, 春之藝廊, 台北, 台灣
  • 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典藏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 國立台灣美術館, 台中, 台灣
  •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台灣

 

獎項

  • 「1985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優選,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