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內容區塊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2021/05/01 - 2021/10/17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迄今規模最大的個展。此次展出作品共計一百多件,從90年代的早期創作直到近期,除了大型裝置之外,另外包括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舞台設計相關圖稿,全面性介紹她橫跨二十五年的藝術生涯。

其中,由紅線或黑線交纏而成、鋪天蓋地貫串整個空間的大型裝置,可以說是塩田的代表系列。千絲萬縷勾勒出無法計數的線條,不僅暗指各式各樣的事物與錯綜複雜的連結,同時也在召喚我們思索存在的奧義。這些作品的底蘊,來自藝術家始終關注的生與死,以及一個根本的提問:我們生命中究竟要追求什麼,又要去向何處?

展覽副標名為「顫動的靈魂」,精確點出藝術家無法言喻的內心衝擊,以及她希冀傳達這份洶湧感受的渴望。鑒於今日一切變化十分急速,價值體系也正不斷遞嬗,整個社會賴以安身的堅實觀點似乎已然消失,我們相信,藉由塩田作品的深刻、敏銳,及其本質上引發共鳴的特性,本次展出必定能在我們回望這個世界之際,提供一股不可或缺的省思力量。

藝術家
塩田千春

塩田千春,1972 年生,成長於大阪府岸和田市。1992 年至 1996 年間就讀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油畫,並在雕塑系擔任村岡三郎(1928-2013)的助手,期間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前往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的藝術學院就讀,並開始創作裝置與行為藝術。十九歲時,塩田於滋賀縣立近代美術館觀看波蘭藝術家瑪格達蓮娜.阿巴卡諾維奇的個展,讓䭪動念起心,決定日後前往德國投身阿巴卡諾維奇的門下。歷經一番波折,塩田終於在 1996 年抵達歐洲,進入漢堡美術大學就讀;隨後於 1997 至 1998年間,先在布倫瑞克藝術大學師從行為藝術先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又進入柏林藝術大學,接受瑞貝卡.霍恩的指導。此後,塩田以柏林為據點,活躍於各大雙年展、美術館及畫廊。自 1993 至 2021 年止,總共參與了三百場以上的展演活動。

Shiota Chiharu,2021©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策展人
片岡真實

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目前擔任東京森美術館館長。2003至2020年擔任主任策展人期間,為森美術館策劃了多檔展覽,包括數名亞洲藝術家職涯中期回顧展,例如《艾未未:根據什麼?》(2009/美國巡迴展2012-13)、《李布:我只屬於你的地方》(2012)、《会田誠:無事紀念碑》(2012)與《李明維與他的關係》(2013-14)。她曾擔綱倫敦海沃德畫廊國際策展人(2007-2009)、第九屆韓國光州雙年展共同策展人(2012年)、第21屆雪梨雙年展(2018)藝術總監,目前亦擔任愛知三年展(2022)藝術總監。2014年起為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專業委員會 (CIMAM)成員,自2020年以來則擔任其主席。片岡真實亦曾任職京都藝術大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副教授,並經常參與當代藝術相關的著述與演講,以及受邀於日本、亞洲及其他地區擔任評審。

Photo: Ito Akinori,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精選作品
 

一條線
1994
豆、紙本
16.5 x 11.5公分

本就捨棄繪畫的塩田,在澳洲留學期間發現自己其實也已無法作畫。即便只是一條線,她都無法下手回應當下該有的秩序、空間與「呼吸」感。

「我拾起掉落在校園各處的豆殼,將它們黏在紙上,然後畫一條線。這麼做的時候,我感受到一種無須任何技巧就能畫線的單純喜悅。」

">
一條線
成為畫
1994
行為藝術、裝置
(紅色瓷漆)
澳洲國立大學藝術學院,坎培拉

數位輸出
2019
166 x 110 / 72 x 48 公分 x 6
攝影:Ben Stone

就讀大學期間,塩田以交換學生身份前往澳洲。在她放棄油畫創作之後的某個晩上,「我夢見自己成為一幅畫,思索著要如何在畫面中移動身體,才能成為一幅傑出的作品?身體表面覆滿油彩,讓我感到難以呼吸。那一夜,我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幾天後,她將畫布懸掛於牆上,另用畫布裹住身體,澆上紅色的瓷漆,讓自己成為一幅畫。對塩田來說,這的確是「一種解放。不是那麼講究技巧、仔細琢磨,而是我首次將自己全部投入,用身體表現的創作。」

">
成為畫
從DNA到DNA
1994
行為藝術、裝置(厚紙板、布、鐵絲、毛線、壓克力顏料)
京都精華大學

數位輸出
2019
72 x 48 公分 x 2
攝影:Matsunaga Kayoko

「這件裝置是我第一次使用自己找來的材料所創作的,帶有某種跳脫二維空間的開放感,也讓我從中蛻變重生。創作者的腦子裡究竟有多大程度受到了DNA遺傳因子的影響?這是我在進行的過程中 所浮現的想法。」

這件行為藝術作品/裝置發表於京都精華大學,同時也是塩田首度 使用線的作品。

">
從DNA到DNA
尚未見到我的死
1997
裝置(骨頭、蛋)
漢堡美術學院,德國

數位輸出
2019
33 x 50 公分 x 3
攝影:藝術家

會眾
1997
表演、裝置(骨頭、水)
朵夫公園,布赫霍爾茨,德國

數位輸出
2019
33 x 50 / 50 x 36 / 50 x 35 公分
攝影:Ben Stone

為了一檔要在漢堡美術學院舉辦的展覽,塩田從肉類加工廠收集了牛的下顎骨,隻身一人搭乘火車分批搬運大約一百八十塊骨頭,接下來又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每天半夜在學校把上面的肉剔除。這些牛顎骨首次出現在《尚未見到我的死》作品,當中也運用雞蛋來象徵一種原初的狀態。此作的標題意在呼應杜象(1887-1968)墓誌銘上所寫的:「再說,死的永遠是別人。」

《會眾》一作中,象徵死亡的牛顎骨被排成環狀,彷彿為了求生而飲水,塩田也在牛骨圍成的圓圈中央進行表演,有如求生一般掙扎於周身環繞的泥水中——像是一種回歸大地的姿態。

">
尚未見到我的死 / 會眾
在那之後
1999
裝置(洋裝、泥、水)
柏林藝術大學,德國

1999
裝置(洋裝、泥、水)
E-Werk,威瑪,德國

數位輸出
2019
74 x 49 公分 x 2

《在那之後》主要是由塩田親手縫製的洋裝組成;這些沾滿泥濘且長達七公尺的洋裝高掛在展牆前方,蓮蓬頭澆注的水從洋裝上方不斷流洩而下。「這些洋裝象徵了身體的缺席。即便歷經無數次的沖洗,一個人皮膚的記憶永遠無法被帶走。」隨後,塩田將洋裝長度改成十三公尺,並以《皮膚的記憶》為名,於第一屆「橫濱三年展」展出。這件大型裝置將水不斷澆洩在沾滿泥濘的洋裝上,也讓當年二十九歲的塩田贏得日本藝術圈的廣泛關注。

">
在那之後
來自DNA的對話
2004
裝置(舊鞋、紅色毛線)
日本藝術與科技博物館,克拉科夫,波蘭

數位輸出
2019
49 x 74 公分 x 3
攝影:Sunhi Mang

 

">
來自DNA的對話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劇場設計展區)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出現場(劇場設計展區
  • 年份 | 2021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林冠名
01
|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