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讓我們穿透魔鏡,迎向新世界!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靈魂與軀殼之爭的極端年代。《黑鏡》這部英國影集,其編劇似乎意有所指地說出:「如果科技是一粒毒品——確實感覺像毒品——那麼它的副作用是到底什麼呢?」《黑鏡》廣泛探討將人類推入了數位革命年代所造成的衝擊。標題『黑鏡』是你在每面牆、每張桌子、每隻手掌間都能找到的東西:電視、顯示器、智慧型手機。」在影集中反映了普遍性的焦慮,嚴厲地檢視「科技」如何成為非人性力量的可怕主宰,它們使得所有倫理、道德最終失去意義。更精確來說,這是一個關於是什麼人類價值的問題。

 

無論是好是壞,今後人被置於如水晶結構般的銀幕裡,所有關於生命、思想與人類的永續可能性將趨於一致,在藍天之下,人類活在愉快與不安之間,特別是處於極度亢奮並且是最黑暗的時刻!當人被自己所造的「物」接管,我們是應該為自己保有的人性奮鬥,或是樂觀地擁抱科技帶給人類社會的種種效益?如果從人類生為萬物之首的尺度思考,千百年來我們透過藝術、哲學、宗教、科學所關注的最深層也是最核心的問題不是緬懷美好的過去、不是杜撰虛幻的未來,而是在宇宙演化進程裡看見自己的位置並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

 

在藍天之下,人類能否重新找回自己的思想、情感與信念?在宇宙天地之間,人類是否具備不面對自己的幻影而存活下來的能力?總有一天人類意識到自己將被機器「除役了」的威脅才會挺身行動。「他們一旦產生自覺才會反抗,一旦反抗過後才會產生自覺。」(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就本次展演而言,發條鼻子將通過作品演繹人類世界;施懿珊探討由沒有肉軀的數位個體集體創造出來的機器世界;陳慧嶠則藉由造園體現一個自然世界。這三組藝術家用描述的文本、敘事體現了一種藏身在人類真實情感底下所看見的桃花源林,以及用科學這個黑魔法所創造出來的水晶世界。無論多麼地無可避免,大多數人都必須面對這成雙的幽靈,這正是當代處境最深刻的兩難交鋒。讓我們穿透魔鏡,迎向新世界!

 

 

首部曲 人的世界

關於世界未來的可能性的討論,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假設—「人類世(Anthropocene)」來檢視人類利用科技生成的結構來建構世界的新體系:ㄧ個科技生態系的興起是多麼令人驚嘆!這個新興生態系把所有有生命的、無生命的事物全部數位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智識、訊息、技術位居中心的新局。為了迎接這個新時代,人類不僅目睹了一切,並在裡面操盤藉由新媒介(科技)展開世界的新史,用法國社會思想家布希亞的話說:「迎接這個新時代只要有個螢幕和網路,一個操作就在那兒展開生產、消費、聯結、接觸、反饋以及溝通。」

 

如此一來,世界重新被建置也逼使人類遭逢前所未見的重大轉型:科技的進展啟動了第二次機器時代,數位媒介加速創造了一個卓越形式的世界,它讓人們不得不面對及理解自己的位置已經徹底改變。因此,關於感覺、關於信仰、關於行為,人如何用一種現代的道德標準來和世界相處?在具高度技術的社會裏,人們如何擱置彼此間的異議、差別、爭辯和世界締結新盟約?未來,這個星球是比想像中的更具前景或是人類即將面臨被他們自己所改造的世界汰換而陷入困境?歷史經驗提供人們理解什麼樣的真實?人類開啟的新篇章該如何接續下去?

 

發條鼻子創作團隊以〈weee〉(2018)真實現形「我們」和「他們」共有的世界,企圖通過人與人所運作出來的體系去另闢蹊徑想像人類世界的運作法則。他們蓄意用非藝術性的材料所建構出來的裝置,是藉由日常物件像是沙發、燈飾、錄音帶及卡帶錄音播放器等廢棄電子產品組裝配置而成。這種做法有一種激進的反義。在這裡,日常物件用的是生活中的「用品」,其隱藏的意義不是擬仿杜象選現成物當成藝術的挑釁行動,而是涉及人的生活層面的探索。另一方面,廢棄的電子設施屬於過時的物體,這些工業製品是現代文明的遺棄物,尖銳卻不失幽默地嘲諷著文明的「價值」。

 

 

二部曲  機器世界

法國小說家馬克‧莒甘(Marc Dugain)與法國政治新聞週刊Le Point調查記者克里斯多夫‧拉貝( Christophe Labbé)在其合著的《裸人》導論裡,他們直言:「此一數位革命不僅塑造我們的生活型態,讓我們掌握更多訊息,讓我們與外界的連結更加迅速,它還將我們倒入一種順服的、自甘屈從的、透明的狀態,而且終將造成我們不再享有私人生活,造成我們不可逆轉地放棄自己的自由。」(麥田出版,107年,頁5)。換言之,生活在數位村落讓我們享有資訊所帶來的種種便利,但通過演算法人人在互聯網中被數據化而成為裸人。

 

〈人格的資本演繹〉是作為理解今天媒介的一個提問,這件新媒體作品暗示著我們的「人格」在機器的中介之下趨於整合。當今時代,人與人及人與世界之間的交往都是機器的延伸。而作為人的延伸的媒介,已故加拿大著名現代傳播理論學者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指出媒介即訊息。技術所創造的感知環境被當作真實環境,機器輸入了一種由它的內部設置所生成的訊息網絡,一切媒介對我們的影響都是徹底的。這意味著,媒介支配人的意識,且傳導到他們的大腦,深刻影響他們的行為模式,其結果是人全面生活在電子媒介的系統裡而形成了由機器宰制的媒體部落。作品通過機器系統的控制建構三場數位講演,以即時演算的技術,擷取人的臉部表情及身體動作,套用在數位模型無非是人類感官的延伸。而我們看到的影像和人是共感的,人的身體和意識與機器之間共聯互通如此真實,施懿珊試圖梳理、頗析及反思當代社會以科技工業為本這一軸心概念中人類的位置:當人類的一切完全徹底被機器改造,不論個人、社群、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無一不被觸及而改變,這是人類迄今為止面臨自身存在最深刻的反省。

 

 

三部曲  自然世界

陳慧嶠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廣場打造了一個花園。她用被稱為「宇宙之花」的波斯菊創造一片花海,並佈署三個鞦韆,由二個150度及一個60度的向度構成等腰三角型。這個大三角的相位在占星學上意指「上帝的手指」,希伯萊語是“Yod”這個字。對於配置場景,陳慧嶠以一種混合了夢境、宇宙神秘力量與尊重自然的觀點來建構。也或許,她依循簡樸生活主義,讓生活中的感性體驗賦予了人的原型。只要人們嚴肅的看待生命本身,會發現世界上萬事萬物有其法則──有神祕的存在、有真實的存在、有理智、有感性、有歡愉、有憎惡。眼前的一景一物就像水一樣都是流變的事物象徵一種不可言喻的精神性,而藉由機械操作一種平衡狀態的鞦韆表現出理性觀點可視為一種客觀的真實。

 

十八世紀,英國繪畫以「如畫美景」理論讚頌具懷舊情感的感人事物,像是廢墟、磨坊、人性細微事物的呈現都體現對不同事物並置的美感經驗。這樣的美感經驗帶有超越理性層面對於「美」的認知,反而激發出一種「崇高」的感知,讓人們去理解超乎置信地讓不同事物並置的審美觀。〈預許之地〉用豐富的場面撞擊了觀眾的感官知覺,讓他們沉浸於真實情境中,召喚出強烈情感及隱藏在人類情感底下的想法,和關於他們和既存世界之間最深刻的扭結。換一種說法是,陳慧嶠以星象象徵來自宇宙的能量,讓場所充滿一種神秘氣息,在近乎感性卻又極具理性的邏輯下建構出「如畫美景」的園林作為我們「滯留」之所。或許,在某個角落裡,我們可以重新尋獲屬於人性的細微事物!

 

 

 

展覽訊息:

發條鼻子〈weee〉107.7.21 – 107.10.7  大廳

施懿珊〈人格的資本演繹〉107.8.11-107.10.7  1A, 1B廊道

陳慧嶠 〈預許之地〉107.9.29-107.12.2  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