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懷舊的未來

王郁媜個展

 

旅英藝術家王郁媜首次台灣個展《懷舊的未來》,自個人經驗出發,具有省視過往(retrospective)與自我檢視(introspective)的特質與歷程。展覽的濃厚回顧展性質,集結倫敦生活與工作累積十五年作品,以全新現地製作方式呈現,並進行一系列與在台藝術工作者的合作、交流計劃。

 

台英兩地的身份轉換與認同差異,建構了王郁媜的藝術脈絡。其創作長期關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工業歷史與現代化過程,並對台灣後工業社會的發展充滿興趣。游移在台灣與英國的「過去」與「未來」之間,她的作品探討兩座島國的工業歷史與物件、「機械」的生產、遷移與拼組,以及解構與結構之間的反覆,歷年來多以繪製藍圖、檔案彙集、故事書寫、演繹詮釋等創作手法,探索自然、科技、人與機械之間的微妙連結。

 

《懷舊的未來》由「關於記憶」、「重述再現」與「未來工作坊」三個主題鏈結為一座同時上演多幕戲碼的實驗劇坊:

 

「關於記憶」(About Memory)是專為此次個展設定的記憶版本。以檔案陳列的線性手法,展示在英國生活與創作的相關文本、圖像和物件,以及尚未執行的作品或展覽計畫,闡述並重新建構「過去」。

 

「重述再現」(Stories Retold)匯集十五年來的重要作品,以現地製作的概念再次呈現,每件作品可視為獨立場景,也是串連整幕戲碼的元素。不同時期作品相互呼應,並賦予其新的意境。其中包含2010年與藝術家Andro Semeiko合作的《Happy End》,此作品為兩人首次以文字和行為表演進行創作;以及應英國曼徹斯特藝術館委託創作的多媒體裝置《Heart to Heart》(2016),擬人化機器的科幻文本透過繪畫、錄像與行為表演,演繹人與機器相互模仿共通的關係。

 

「未來工作坊」(Future Workshops)將於展場中開啟一連串事件和活動,邀請在台藝術工作者(白木耳、安卓、蔡明君、呂佩怡、賴依欣、基‧哈墨斯)及現場觀眾加入,開發新的藝術合作關係。表演者與觀者的身分,將因一幕幕的換景而層層重疊、相互置換。未來工作坊不只是空間,更是建構集體經驗的過程,以及持續流動、轉變與合作的創作狀態。工作坊的進行將會全程記錄,彙整成展覽記憶,延伸為2016年6月王郁媜在英國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個展發表的新作。

 

仿如一場穿梭過去與未來的時空旅行,王郁媜各時期的作品如繪畫、文字、物件、行為、錄像、光影甚至回憶等「過去」的記憶、經驗及累積,皆化為劇坊中的人物、動作、舞台道具與視覺場景。藝術家在此兼任「導演」的角色,運用場面調度的多層韻律手法,分解、重製同時期的作品,讓所有視覺元素持續轉動延展,構成新的場景,等待「未來」的戲碼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