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製造×意義

台灣九成的能源仰賴進口,在這個自給能源缺乏的島嶼上,卻有規模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高昂的環境成本積年累月轉嫁全民,造成跨世代的環境與經濟不正義。於此能源緊縮的時代,除了過剩的工業製造,我們希望製造其他可能。如將我們身處的環境比為化學場,人們即是不斷產生化學效應的分子,相互鏈結、聚合;當代藝術是觸發社會改變的催化劑之一,製造程度不一的擾動和變異。藝術家以思想和行動參與,投射出集體的生活願景。

 

本展展出18組藝術家的作品:王湘媚 | 李明穎、李旻軍 | 鄭安齊、杜珮詩、林厚成、林書楷、范曉嵐、晁瑞光、袁廣鳴、張照堂、張碩尹、曾聖惠、黃信堯、黃薇珉、楊哲一、蔡孟閶、鄭崇孝、蕭珮宜及蘇育賢,作品涵蓋繪畫、攝影、裝置、影像紀錄、行動等媒材。這是一場意義的煉金過程:當下的轉化、可能性的產製、思想的生成以及對於未來的揣度,製造出更為永續留存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