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

創作者: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

執行團隊:陳冠帆、王國信、吳緯鴻、郭振銓、

朱亭璇、鍾孟穎、余敏慈、中原大學建築系

 

2014臺北市立美術館首次舉辦「X-site」地景裝置計畫,這項融合建築裝置與當代藝術的計畫,將於每年春天,針對北美館正門廣場,設置一件臨時性的公共活動地景,展期持續三個月,大眾將目睹一個全新面貌的美術館廣場。

 

本計畫呼應全球關注之環境永續經營、環保等議題,鼓勵低碳、再利用、減量等構築概念;評選的另一重點為鼓勵創新工法與探討城市公共空間議題;第三是對於裝置基地的圓山文化資產地帶及城市博物館聚落內的美術館周邊環境提出一個適切的觀察並反應於作品上。美術館期望這個計畫能激發更多人對於建築的未來想像,及每年藉由不同團隊的創意思考,有助於推動建築藝術做為城市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2014計有29個團隊參加,選出10組入圍者,最後產生獲選團隊。

 

2014獲選作品『邊緣地景』,創作團隊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選用竹鷹架做為裝置呈現的概念原型,透過竹子反覆垂直水平的線性構築,將原本是早期台灣建築生產系統中輔助的臨時性構造物、大型廣告招牌及蚵寮的主要結構元素進行再重組,轉化爲觸動身體感覺的構築系統。整個計畫透過在地性濃烈的格狀竹子林、環場步道與金屬線性扶手等三大組裝部分,共構成一個容納感覺發生的場域,呈顯如鷹架城市般的巨大氛圍。

 

『邊緣地景』的鷹架概念,由大量孟宗竹與桂竹交錯形成,面積約等同本館入口挑高大廳1:1的尺寸並與北美館建築聯結。竹子獨特的材料韌性,當有作用力發生在竹構材上時,其動能立刻相互傳遞,人如同走在現實與潛在之間的夢遊者,進行一場空間體驗。竹子也因時間產生本質上的變化,顏色由綠逐漸轉為黃褐色的視覺感,整體裝置如同一自然地景,從開始到結束不斷關照大地的變化本質,記錄著時序的變化。

 

C.J.S團隊自行實驗開放性的竹材接合方式,捨棄一般畫完圖委由營造場施工的方式,從搬運、加工、焊接、組裝,以近乎工廠操作、游擊作戰的方式,帶領約100位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在數個星期的工作期限內與機器、竹材共處,從體會竹材的視覺感受開始,了解自然竹材所具備的時間性與生命力,透過手做實踐,在新世代年輕建築師身上延續關於建築教育的重新思考;建築如何被傳承與學習也展現在這次『邊緣地景』的創作團隊理念,對參與此計畫的執行團隊及所有觀眾而言,這是一個多方對話的開始。

 

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
  • 蘇富源
    1972年生,成功大學化工系、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賓州大學建築設計碩士。曾任職於Antoine Predock Architect事務所擔任專案設計師。2010年於台北成立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目前亦為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學術委員。2007年起曾先後於私立中原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實踐大學等建築系任教。 這次提案希望能在城市/開放空間/建築/參觀者等四個角色之中,建立一個可以進行相互對話的中介空間,從人與環境的關係去重新定義廣場的角色。
  • 任大賢
    1977年生,2004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2010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2006年曾獲台北美術獎。2007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個展〝放設線〞。現居住及創作於台南。以雕塑為創作方向, 用三角、圓、方等基本形衍生出的變化中,尋求簡單與複雜的平衡點。 我用習慣性的線性描繪,將線與線組合成的面投射到作品中。藉由身體的勞動性以及視覺經驗的感知,將生活中的無意識描繪具體化。以線性的元素為基礎,再加入其他元素,讓創作亦可簡亦可繁。
  • 陳宣誠
    1978年生,2002年中原大學建築系、2006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畢業,目前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生,同時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藝術顧問、策展人,創作與理論實驗室(Archiblur Lab)主持建築師及建築繁殖場領航員。 我創作是讓自己成為游牧、擺盪的實踐者,如此,邊緣不是界限而正是思考的顯現;事物總有可開啟的異質兩端,抽離的拉出這兩端最大的張力,並謹慎、具體地在這之間進行創作實踐;建築與藝術、建築物與建築裝置、身體與感覺間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