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於2007年6月至11月於威尼斯綠園城堡與軍火庫舉行。本屆台灣館展主題為《非域之境(ATOPIA)》,由林宏璋策劃,,五位參展藝術家為蔡明亮、湯皇珍、李國民、黃世傑、VIVA。

本屆台灣館《非域之境(ATOPIA)》,策展人一方面借用德國社會學家維克(Helmut Willke)對全球化中新的文化地理觀察,對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版圖的縮小、空間的錯置、以及都會化等等面相中關於疆界消弭的問題予以呼應;另一方面則希望藉由作品的呈現,回應台灣處於全球化邏輯下的特殊情境。

勿托邦是個創造新語(neologism),將「a-」的字首(意為﹕非∕not)放置於地方(topia)之前,勿托邦意味著「非」地方。勿托邦的字首代表著否定(not),意味著「不是地方的地方」,其引伸的概念在於即便是一個地方,但仍無法被視為地方:一種即便存在而無法指稱的狀態,一個吊詭的空間情境。我們也可以將勿托邦視為一種「不能(或無法)被空間化的地方」的表態,其開展的模式為它「無法被視為空間的空間」這個吊詭的表述方式呈現。其拓樸意義在當代文化政治特殊樣態中有著平行的對應:勿托邦是一個無法被邊陲化的邊陲,因為它無法被慣常的空間概念所再現(代表),而有著特殊而乖張的開展。「非境之域」指出空間界限的消失狀態;也指涉「無法被視為空間的空間」的文化政治觀。這種看似弔詭的空間表述實質上呼應了全球化中政治、經濟、生態、社區等的運作邏輯,也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實踐方式。「勿托邦」是「非」可以平常方式再現的空間,其特性就是「無地方性的地方」;對應於當代文化情境下的「勿托邦」是個特殊而弔詭的空間表態:亦即是非社區的社區,非國家性的國家,非文化的文化等……不可再現性的空間。

在現今科技、國家、都會、人口等領域所展現的勿托邦是一種待賦權的緊急狀態,因其在象徵法則的例外之態(State of exception),是一個無實名卻必須以「其他之名(in-the-name-of-others)」呈現的開放態勢。因而其與社、經、文化等交織的網絡邏輯所呈現衝突與差異性的場域,不能再是單一的指稱,而是凸顯其在弔詭空間徵候中「非彼非此,但又是既彼亦既」的表述情境。這是在再現原則中,只有現實狀態(de facto)而非合法狀態(de jure)的表述。《非域之境》對應於台灣的文化特殊性,可說是以「別名」所展開的政治寓言空間。台灣的無數別名–「台灣(中華民國)」、「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中國∕台灣」、「 中國∕台北」等等–是浮貼於這個「無國家性的國家」島嶼上歷史的並行寫照,一個以《非域之境》在不同時空脈絡下所拼貼的多項稱謂,並以台灣之名所開展的政治寓言。其身份魅影的修辭方式,是一個以「補充(supplement)」的方式以其他之名呈現的差異性,意即在差異過程中創造自身意義的語義情境,同時也是公開地秘密身份的不斷重述(reiteration)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