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內容區塊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
2025/11/01 - 2026/03/29

思慕——不只是欲望,它是燃燒於內心的需求,是明知永遠無法觸及,卻依然伸手探尋;而驅策我們的,正是那份不可能。「2025台北雙年展」踏入這樣的空間,讓思慕推動我們進入無盡追尋的世界,在那兒,我們所渴望的,或許終將永不可及。

這片土地,這個地方——臺灣——背負著自身獨有的思慕。它不囿於單一時刻或年代,而是綿延於時間之中,如同一縷線,在理不清的織物間穿梭。沉重的,不僅是此時此地的過往積累,更是對尚未定義的未來所懷抱的夢想。從殖民歷史到認同流變,這裡的人深知如何緊握正在淡去的事物,如何持續推向那始終在地平線之外的目標。緊握與放手之間的拉扯,正是思慕棲息之所在。

在這個運轉加速、邊界模糊、信念消解的世界裡,臺灣的故事回應世界的對抗排外——映照出一種深層的思慕:渴望被看見,欲想在滿佈歷史不義傷痕的地景中掌握主體性。這裡的人,似乎學會了如何穿梭過往漫長的陰影,同時尋找能在堅硬不屈的認同之地,錨定自身的根。

思慕並不寄寓於偶像或宏偉建築,而是隱身於微小、伏藏於日常——那些我們得以觸碰且攜身相隨的事物之中。對「2025台北雙年展」而言,一切都始於戲偶(李天祿的戲偶,來自侯孝賢電影《戲夢人生》)、日記(來自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以及失竊的單車(來自吳明益作品《單車失竊記》)。它們不只是物件,而是容器,是記憶與欲望的守護者,個人情感在此探觸集體。這些平凡卻沉甸甸的物件,承載著那些人的故事:他們活過、奮鬥,且始終思慕著那永遠不可及的存在——我們的探索自此展開。它們即是開啟「2025台北雙年展」的鑰匙。

本屆雙年展匯集了七十二位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豐富多元的典藏作品亦在其列——這些作品跨越時間與地域,在我們之中、在眾人之間,低吟迴盪。

地平線上的低吟,不求解方,僅在召喚。
而我們的回應——不以答案,但以行動。

於是,我們朝地平線前行,不為抵達,只為持續傾聽、持續探尋,持續活在那低吟之中。

低吟在縈繞,脆弱卻堅定。
我們是否敢於追隨這聲音?

低吟不散。我們依然前行。我們依然嘗試。我們依然思慕。

 

策展人:
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與提爾.法爾拉特(Till Fellrath)

參展藝術家:
法特瑪・阿布杜哈迪(1988年生於利雅德,現居工作於利雅德)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1986年生於曼谷,現居工作於紐約及曼谷)
伊凡娜・巴希奇(1986年生於貝爾格勒,現居工作於紐約)
拉納・貝古姆(1977年生於錫爾赫特,現居工作於倫敦)
雅各波・貝納西(1970年生於拉斯佩齊亞,現居工作於拉斯佩齊亞)
赫拉・比于塔詹(1984年生於伊斯坦堡,現居工作於伊斯坦堡)
艾德加・卡萊爾(1987年生於聖胡安科馬拉帕,奇索特,現居工作於聖胡安科馬拉帕,奇索特)
張照堂 (1943年生於板橋,逝於2024年)
張彩如(1990 年生於波索斯・迪・卡爾達斯,現居工作於聖保羅)
陳澄波(1895年生於嘉義,逝於1947年)
陳植棋(1906年生於臺北汐止,逝於1931年)
陳進(1907年生於新竹,逝於1998年)
陳柏豪(1982年生於高雄,現居工作於鹿特丹)
鄭桑溪(1937年生於基隆,逝於2011年)
致穎(1985年生於臺北,現居工作於臺北及柏林)
加埃爾・肖瓦內(1985年生於瑟堡,現居工作於富熱爾及巴黎)
莊偉(1990年生於廣東,現居工作於柏林及香港)
邱子晏(1985年生於苗栗三義,現居工作於苗栗與雲林)
傑基・康諾利(1990年生於紐約下哈德遜河谷,現居工作於阿森斯及紐約)
羅希尼・德瓦夏爾(1978年生於新德里,現居工作於新德里)
阿夫拉・阿達希里(1988年生於阿布達比,現居工作於阿布達比)
西蒙・迪布羅・莫勒(1976年生於奧胡斯,現居工作於哥本哈根)
穆罕默德・阿法拉傑(1993年生於阿哈薩,現居工作於阿哈薩)
莫尼亞・班・哈穆達(1991年生於米蘭,現居工作於開羅安及米蘭)
莫娜・哈透姆(1952年生於貝魯特,現居工作於倫敦)
賀子珂(1990年生於貴陽,現居工作於北京及貴陽)
何懷碩(1941年生於廣東,現居工作於新北市)
何彥諺(1993年生於臺北,現居工作於臺北)
蕭永盛(1959年生於苗栗竹南,現居工作於臺北)
黃則修(1930年生於臺北,逝於2014年)
安娜・葉爾莫萊娃(1970年生於列寧格勒,現居工作於維也納及林茲)
伊娃・喬瑟邦(1975年生於巴黎,現居工作於巴黎)
雅浸・金朝恩(1989年生於韓國,現居工作於紐約)
金玟廷(1962年生於光州,現居工作於紐約及南法地區)
克里斯多福・庫倫德蘭・湯瑪斯(1979年生於倫敦,現居工作於柏林及倫敦)
麗娜.拉蓓利代(1984年生於考納斯,現居工作於倫敦及維爾紐斯)
李仲生(1912年生於廣東韶關,逝於1984年)
李惠芳(1948年生於臺中,現居工作於臺北)
李釣綸(1909年生於臺北士林,逝於1992年)
林壽鎰(1916年生於桃園,逝於2011年)
劉安明  (1929年生於屏東海豐,逝於2022年)
劉國松 (1932年生於安徽蚌埠,現居工作於臺北)
郎靜山(1892年生於江蘇淮陰,逝於1995年)
歐馬爾・米斯馬爾(1986年生於塔納耶,現居工作於貝魯特)
倪灝(1989年生於新竹,現居工作於新竹)
亨里克・奧利維拉(1973年生於聖保羅,現居工作於倫敦)
歐陽文苑(1928年生於廣西,逝於2008年)
邦尼・羅傑斯(1990年生於休士頓,現居工作於紐約皇后區)
澤拓(1977年生於石川,現居工作於倫敦及金澤)
西爾維・塞利格(1941年生於尼斯,現居工作於巴黎)
傑瑞米・蕭(1977年生於北溫哥華,現居工作於柏林)
席德進(1923年生於四川,逝於1981年)
皮・斯塔弗(1987年生於伯格諾里吉斯,現居工作於洛杉磯及倫敦)
徐清波(1930年生於板橋,逝於2021年)
卓永俊(1989年生於首爾,現居工作於柏林)
高田冬彦(1987年生於廣島,現居工作於千葉)
鄧南光(1907年生於新竹北埔,逝於1971年)
蕭崇(1987年生於海陽,現居工作於柏林)
基里亞科斯・托波利迪斯(1997年生於埃森,現居工作於柏林)
阿瓦羅・烏爾巴諾(1983年生於馬德里,現居工作於柏林及巴黎)
王湘靈(1984年生於臺北,現居工作於臺北)
王耀億(1987年生於臺南,現居工作於臺北)
納里・沃德(1963年生於聖安德魯,現居工作於紐約)
吳家昀(1988年生於宜蘭,現居工作於紐約)
楊基炘(1923年生於臺中清水,逝於2005年)
姚孟嘉(1946年生於臺北萬華,逝於1996年)
李受俓(1963年生於首爾,現居工作於首爾)
橫溝靜(1966年生於東京,現居工作於倫敦)
于吉(1985年生於上海,現居工作於紐約及上海)
袁金塔(1949年生於彰化員林,現居工作於臺北)
張如怡(1985年生於上海,現居工作於上海)
托比亞斯・茲耶羅尼(1973年生於烏帕塔,現居工作於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