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漫遊|歷史與記憶——思慕指南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30日(日)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本館地下樓、一樓、二樓展覽室
報到地點|二樓2A展覽室入口
參加人數|20人
關鍵密語
#記憶、#過去、#經驗
活動簡介
以「歷史與記憶」為選件主題,帶領觀眾走入本屆雙年展的核心命題—「思慕」。展覽以臺灣錯綜層疊的歷史為背景,探問「思慕」如何超越懷舊,成為現實與想望之間的張力。它不僅關乎個人情感,更是一種集體經驗:在歷史可能被抹除的時代,思慕轉化為追尋真相、認同與歸屬的行動。當我們身處於假訊息蔓延、社群破碎與分歧擴大的時代,思慕成為一種對真相、歸屬與連結的渴望。它不是逃離現實的懷舊,而是一種面向未竟之境的行動——在失落與記憶的縫隙中,尋回被掩埋的歷史與情感。
本次活動聚焦於「歷史與記憶」,帶領觀眾理解當代藝術如何以影像、表演、雕塑與沉浸式場景,具象化這份張力。藝術家們以拼貼、轉化與再現的語言,讓斷裂的時間重新被感知,讓歷史在感性的回聲中被重新想像。
作品在記憶、脆弱與創造的交會處,喚起人們以新的方式傾聽世界。這裡的「思慕」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鮮活、迫切、並且當代共享的體驗。邀請觀眾走入「介於之間」的空間——在歷史與現實、真實與想望之間,展開一場對記憶的再閱讀與再創造,讓藝術成為對話的起點,亦是新可能的開端。
關於講者
王柏偉,現為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曾任台新藝術獎之提名觀察人、C-LAB年度展覽「Re:Play 檔案現場」之策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與設計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西洋教育史,發表文章包含:〈VR與形塑世界的三種模態〉、〈數位典藏的知識轉向〉、〈數位網絡時代的表演與個體性〉、〈文化技術(cultural Techniques)與文化科技(cultural technology)〉、〈流與世界〉等。與張錦惠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台北:五南)。
關於地平線漫遊
呼應2025年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的策展概念與空間特質,公眾計畫「地平線漫遊」系列以移動與流動為方法,邀請藝術界及跨領域講者帶領觀眾走入展場與作品相遇與對話,透過多樣的關鍵字與思考路徑,引導觀眾建立屬於自己的觀展視角。
* 本活動採網路預約報名制,於2025年11月17日(一)上午10:00起於本館官網開放,額滿為止。
* 活動當日下午1:40開放報到與現場登記候補,已預約報名而未於下午2:00前完成報到者,名額將讓予候補觀眾。
* 本活動需租借導覽子機,敬請備妥有效證件(身分證、健保卡、學生證或護照),於活動報到處換證租借。
* 本活動免費參與,須先行購買門票入館,並請配合觀展與購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