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內容區塊
在夾縫中行走
2022/09/08 - 2023/01/08

行走的「行」除了步行,更有行事、行動的意義。人們藉著行走/行事/行動交織出城市與歷史文化的複雜紋理。我們常說「走入/走出歷史」、「走入/走出夢中」,行走涉及真實、虛幻與夢境;我們也常說「找路」或「尋道」,將日常的行走比喻為生活或人生目標的追尋。當人類(文明)遭受重擊,「行走」便成為行動的起式與療癒的行為。「夾縫」指涉的亦不只是步行的空間經驗,而也提示出人們總是行走於事物「之間」,暗示在事物「之間」的行動總是需要對策。本展覽以「在夾縫中行走」作為當代生存境況的隱喻,邀集1960年代以降、橫跨數個世代台灣與國際藝術家的創作與文物展開對話。藉由北美館二樓隱約指涉路徑的兩座十字形長廊,本展覽結合多元媒材的藝術作品,並加入研究的觀點,試圖將觀看與閱讀的經驗融合成一次「在夾縫中行走」的體驗。
行走產生路徑,或是「捷徑」、或是「繞道」;行走的路徑或許是起於「跟蹤」與「跟隨」別人的腳步。人有時列隊行走,有時來回行走,有時更挑戰棘行(例如我們稱冒險的事為「走鋼索」)。各式各樣行走的路徑所形成的線,彼此或是平行、或是交集,或是編織成面,進而形成「網絡」。「在夾縫中行走」所形成的「線」與「網絡」,也將是本展覽連結藝術與日常生活、作者與觀者、作品與空間的方式,讓展覽的觀看與閱讀聯通成一個週而復始的循環,寓意宇宙與事物生滅消長的輪迴。

策展人:張芳薇

參展藝術家:
王淑鈴、中西夏之 (Natsuyuki Nakanishi)、白雙全、石晉華、耳石小組 (The Otolith Group)、何德來、李華生、周代焌、洪東祿、珍妮.安東尼 (Janine Antoni)、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郝經芳+王令杰、倪灝、陳昭宏、陳其寬、高松次郎 (Jiro Takamatsu)、彭弘智、崔廣宇、莫娜.哈同 (Mona Hatoum)、黃麗絹、葉世強、奧馬.菲斯特 (Omer Fast)、盧奇歐.封塔納 (Lucio Fontana)、鄧堯鴻、劉玗、劉瀚之、諾米.馬奎茲 (Noemi Marquez)、謝德慶。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夾縫中行走」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1
|
影片
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