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身體・夾縫・行走:舞蹈放映與圓桌對談 藝術對談EventKind

「身體・夾縫・行走:舞蹈放映與圓桌對談」為「在夾縫中行走」展覽的公眾活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試圖從以視覺藝術作品與文物為主的展覽,藉由「舞蹈」更深入地探索「行走」與「夾縫」的面向,從而為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打開更多的對話空間。為突顯「身體」面向於「在夾縫中行走」展中的重要性,本活動將特別放映兩支在台灣尚未演出過的舞蹈作品,進一步藉著以身體為表達媒介的「舞蹈」闡述行走與夾縫的多義性,並於舞蹈放映後舉辦圓桌座談。

 

※活動上半場將放映兩部舞作於劇場演出的實況錄影完整版本:

 

《排列》(Line Up),1977
編舞(Choreographer):崔莎.布朗(Trisha Brown)
燈光(Lighting):史賓塞‧布朗(Spence Brown)
音樂(Music):葛登‧萊特福(Gordon Lightfoot)
影片為1991/9/17舞團於美國麻州大學演出時錄製(Performance a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1991)/片長39’ 03”

 

《雙重肖像》(Double Portrait),2017
製作與編舞(Choreographer and Production)/伊莎貝拉.沙德(Isabelle Schad) 
共同製作(co-production)/ HAU-Hebbel am Ufer Berlin, defacto Zagreb
演出者(Performers)/ Przemyslaw Kaminski and Nir Vidan /片長37’ 32”

 

崔莎.布朗(Trisha Brown, 1936-2017)為美國20世紀中期以降具指標性與影響力的編舞家、舞蹈家,以極為準確、簡練、又帶有幽默感的舞蹈著稱。在1960-70年代紐約正經歷跨學科創造力併發的狂熱時期,也是紐約對現代藝術發展作最重要貢獻的時期,布朗作為其中一位核心創作者,對促進藝術發展有卓越的貢獻。其著名的創作如:《人在建築物側邊上行走》(Man Walking Down the Side of a Building, SoHo, 1970),翻轉並改變看似簡單的走路與其軌跡,運用到舞蹈編排中; 另一舞作系列則是以數學積累法概念所編的《積累》(Accumulations, 1971-75)也極為獨特。除了舞蹈外,布朗也創作素描,與其舞作都頻繁展出,一生獲獎無數。布朗的編舞擴展了身體行為,將之納入舞蹈的範圍,發現日常生活中的非凡之處,並將任務、規則遊戲、自然動作和即興創作帶入編舞中。

 

伊莎貝拉‧沙德(Isabelle Schad, 1970-)為德國當代重要舞蹈家、編舞家。從1999年起,她開始了自己的編舞生涯。在尋找新的研究方法和合作的過程中,沙德發起了幾項共創計畫,包括:2003年與波舍讓(Bruno Pocheron)和安德森(Ben Anderson)共同創立的國際藝術家網絡「Good Work」,與藝術家郭德林(Laurent Goldring)持續合作,共同創作「Unturtled #1-4」(2008-2011)、「Der Bau」(The Burrow, 2012/13)和「Collective Jumps」(2014)等。2016年,沙德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於2019年被德國雜誌Tanz選為年度編舞家。沙德的編舞側重身體的物質性、過程性,以及身體被體驗的感知可能性,亦特別關注群體中之個體的個別性。 本活動將是台灣首次引介伊莎貝拉.沙德的舞作。

 

 

放映與對談時間

11月19日 (六) 2: 30-5: 40 pm 開始入場:2: 00pm

 

地點

本館地下樓視聽室

 

報名方式|

11月11日(五)10:00 起開放報名,請點選網頁上方「前往預約」。

 

報名注意事項|

1.如有攜伴者,請依實際人數填寫報名表。

2.如無攜伴者,請將好友欄位刪除,即可送出表單。

3.請填寫正確e-mail帳號,報名後將收到系統通知信始完成報名。

4.活動報到時請務必出示系統通知信作為入場憑證。

 

活動流程

14:40-16:20pm  影片放映

16:20-16:30pm  中場休息

16:30-17:15pm  學者發表

17:15-17:40pm  圓桌座談

 

與會者|

 

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2021/2-)。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為臺灣新媒體藝術的開創者之一。曾受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多項大型雙年展,策劃多項展覽,包括:《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2006)、《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8)等,戮力推動跨領域藝術展演。2000年起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除了教學、創作與策展外,積極參與政府及民間多項公共補助、審議與諮詢委員。

 

余承婕,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其創作語彙和動機,融匯八卦掌/太極導引,接觸即興等後现代舞蹈身體觀點,作品致力於探究性別,社會政治,跨文化,跨媒介等議題。1989至2022年間旅居纽约與洛杉磯,演出足跡遍及全球。委托創作包括:北京现代舞團、廣東现代舞團、創作社、三十舞蹈劇場、光環舞集、以及香港跳格國際舞蹈電影節。舞蹈影像作品《止戈》榮獲阿姆斯特丹Cindans Dance舞蹈電影節的評審首獎,洛杉磯Dance Camera West最佳短片獎,及葡萄牙InShadow電影節最佳表演獎。2001-2022年受聘加州大學洛杉磯/UCLA,世界藝術文化及舞蹈系教授。

 

李立鈞,《在夾縫中行走》展覽研究者、柏林洪堡大學文化學系博士,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圖像史、影像理論、媒介學、文化技術、科學史,關注影像跨領域、跨時代的關係。

 

陳春燕,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專長領域為批判理論、媒介理論、文字與影像關係、當代世界英文文學、後殖民研究。近年主要研究興趣有二:一方面,觀察二十一世紀文學、文化、思想之形式如何已為新自由主義滲透;另一方面,提議以廣義之「數位性」思維與身體因應數位時代之智慧機器邏輯。

 

張芳薇,《在夾縫中行走》展策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近年策展:《在夾縫中行走》(2022-2023)、《董陽孜: 行墨》(2019-2020)、《我想要做一個夢》(2015,北美館兒藝中心)、《持續變動中的邊界:跨領域對話》(2012,以色列特拉維夫)等。近年也規劃多項公眾計畫與擔任策展人培訓講師,如2019年「CIT19青年策展工作坊」培訓計畫等。

 

謝杰廷,現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譯譜者》、《污痕結構學》等研究/藝術計畫主持人。近年發表聲音/音樂藝術作品有《月照無眠》、《山中對話》。近年研究興趣為舞蹈與音樂的節奏與身體、記譜/記寫、以及文化技術等,其書寫散見於《劇場閱讀》、論文曾於國際音樂學會(IMS)、德國舞蹈學會(GTF)等學術研討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