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內容區塊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2022/12/03 - 2023/02/26

本展以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追索「跨領域」在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的脈絡——臺灣的「跨領域」不是現代性的進程,而是社群的存在狀態與出路。展出五大子題:「前衛與實驗」呈現創作人在西方新藝術形式的啟發下,著手各領域的實驗;「政治與禁忌」呈現思想、身體與創作在解嚴前、後,日趨自由的社會中解封;「翻譯術與混種」呈現國際化與歸國學人的增加,大量翻譯物的出版與思潮演化;「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呈現臺灣接軌全球生產鏈後,身份與價值在不同層面上的碰撞;「匯流與前進」以開放的展間設計重塑聚會所氛圍,並規劃系列公眾活動在此發生。

策展人
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獲卓越藝術家最高文憑。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為臺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開創者之一。曾獲雄獅美術新人獎、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及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大獎等。重要國際邀展包括:「光州國際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歐洲媒體藝術節」、「柏林超媒體藝術節」等。重要獨立策展包括:「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北美館,2005)、「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北美館,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2009,2012,2013,2014)、「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8)等。近年參與跨域媒體劇場設計作品包括: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國家交響樂團,2006)、普契尼歌劇《杜蘭朵》(德國萊茵歌劇院,2015/衛武營,2019);導演科技媒體劇場《罪惡之城》(松山文創園區,2013)及《索多瑪之夜》(北美館,2015)等。

黃建宏

出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之後前往巴黎。在賈克•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2019年起接任關渡美術館館長。研究領域包括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策展。從事法國當代理論,如吉爾•德勒茲、尚•布希亞與賈克•洪席耶等人著作的翻譯。著有《一種獨立論述》(2010)、《從電影看》譯文論集(合編)、《渾變:編織未知的亞洲工作日誌》(與後藤繁雄合編,2011)、《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2013)、《N度亞洲:穿越劇調研》(2017)、《潛殖絮語》(2018)。策展工作有2015年起,與神谷幸江(Yukie Kamiya)、金宣廷(Sunjung Kim)、盧迎華(Carol Yinghua Lu)共同策畫「失調的和諧」(Discordant Harmony)系列展覽(2017),以及「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台北當代藝術館,2018)、「災難的靈視 Co/Inspiration in Catastrophes」(與潘小雪共同策展,2019)、「酷兒藝境 Queering Umwelt」(Tao Art Space,2020)、「民主藝術:文化造型運動n.0在當代 Demo-Art : Culture Plasticizing Movement n.0 Now」(關渡美術館,2021)

精選作品

臺灣的前衛總是雜揉了「在地情境」和回應外部訊息的各種「實驗」,為一種「文化前衛」(cultural avant-garde)。特別是面對封閉和高壓的長期戒嚴,讓身體處於壓抑和躁動的雙重偶連性下、中產階級興起、西方思潮大量引入與誘發論戰、自由主義對於寫實經驗與臨時性串連的召喚和挑戰。1980年代對於現當代藝術空間的開發極為重要,特別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創立、各式體制外公共空間的介入、行為藝術與實驗小劇場對於身體、空間和對於現況的反思,影像成為臺灣知識份子回應現實的重要出口,電影、試片室文化、金穗獎、錄像藝術都開啟當時重要的前進交流平台。「息壤」展覽與「拾月」演出發生於盲動社會與官方藝文空間交替之際,它們創生了具有非常意義的跨域集結,以不同角度協同發揮出在地生成的「政治性表現」,打開「自我」與環境、歷史之間的碰撞場域。也正是這許多的計畫與事件,構成了直指1980年代「前衛狀態」的原生核心:碰撞

1987年解嚴前,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政治鬆動的氛圍,社會活力與險象並行發生,如林宅血案、李師科土銀搶案、俞國華宣告臺灣走向「國際化、自由化、制度化」、江南案、十信案、湯英伸事件、民進黨成立等等。1980年代的政治是在國家體制與個體自由之間劇烈翻攪的沸騰狀態,以新的媒體介面和訊息通路進行各種形式的「挑戰禁忌」,讓臺灣歷史脫離威權式的單軸線敘事,從異議宣講的公共場域(社會運動)、面對歷史時刻的猶豫和歧義(解嚴、六四和新中國)、通過寫作與行為發動的性別反叛(女性與非異性)到搖滾樂(羅大佑)與錄音室的建置等等,「歷史」成為可分享與對話的場域。也因為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而在記錄過程中,依隨事件與計畫出現許多跨域合作,高壓政治與個體內生命政治間的內外拉扯,在性別/政治、音樂/社會、記憶(錄)/歷史、行為/政治空間或劇場/政治敘事的跨域關係中,生產出許多慾望與壓抑交互映射的文本:糾結

在那個還沒有版權法律規範概念的時代下,大量外來翻譯著作、影音作品與西方進步思潮衝擊並置,「翻譯」在1980年代隨著國際化、歸國學人帶回的西方訓練技巧方法與中產階級品味的成形,在追求自由化政治氛圍、後現代藝文時尚和社會經濟狀態下蓬勃發展。無論是皇冠出版社引進張愛玲描寫歷史時空下女性處境的小說、1970年代隨三毛而興起的流浪異國情懷,都藴積了八〇年輕世代對遙遠世界追問的感性狀態;又或者,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日本白虎社來臺演出對文藝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搖滾樂、港劇與金馬獎國際觀摩影展的引入,這些經由外部世界在思想與創意上的觸發,激化了當時人們對於「探索」和「表達」的慾望,因而衍生出各式求知若渴的「翻譯術」,作為臺灣對於本土與國際關係的認知方式。翻譯既造成一次次的斷裂,也積累出形形色色的混交,這些伴隨交流與翻譯而生的實驗、行動和創作,也就表現出臺灣特有的「翻譯術時代」,同時也形塑出臺灣「在地化」的流變:混種

中美斷交和解嚴所造成的國際、本土政治新局,使得人們必須重新思考政治、歷史及認同問題,特別是對於中國文化的重新認識及與全球文化的對話。在變動的本土意識與國際關係認知狀態下,將殖民史與地緣政治的積層置入身體、都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臺灣的攝影師們紛紛深入臺灣角落、追隨社會事件與藝術展演,以大量「紀實」的方式形塑臺灣風貌,張照堂企劃的「芬芳寶島」和「映象之旅」是為先鋒,而與之同時期存在的,還有像是郎靜山攝影蒙太奇所蘊含的中國山水畫美學,又或是透過「絲綢之路」看到中國的壯闊地理面貌。此時面對追尋自我與身份定位的臺灣人,因為歷史命運的不可預期而劇烈擺盪在中華想像與認識臺灣之間:意即「雙重自覺」。事實上,洪通與朱銘的創作早已隱含臺灣人未來必要面對身份認同的挑戰。從當時的表演藝術可見到以「後現代」為名,將西方前衛「在地化」與「中國化」混雜,生產出符合最多數中產階級的新趣味,以琢磨這般複雜情結:擺盪

回顧臺灣的1980年代,所有人、事、物、地彼此之間交互產生著或大或小的影響,「訊息」做為新的社會能量聚集、流通與轉化,空間、媒體與平台成為群聚的場域與事件醞釀甚至發生的所在。當時經由大量訊息連結個體動能而轉化、生成出的關係網絡,它是人流、訊息流(影像、敘事、新聞)與資本流的建構基礎。在沒有電腦傳訊與網路平台的時代,報紙副刊不僅僅是文學版面而已,更擔負了國際菁英人才發掘、思辨與串流的文化影響力。無論是深度專題規劃、獎項設置或是版面視覺的實驗,都為日後成熟網絡社會定下雛形。此外,百家爭鳴的黨外、文藝、電影,甚或大開本的影視八卦雜誌,都組成了珍貴而繽紛的交流平台。而讓各路創作人集合激盪的聚會空間,便是經由群聚和事件而形成帶有歷史意義的「處所」(chora),它亦是1980年代跨領域實踐的積極風景;讓事件引領著人的體會、思考與提升,各自進行著「自我啟蒙技術」,不斷地連結、解構與再擴張,甚至在許多不明確狀態下推進了歷史的洪流,以各種群聚與合作促成進步的轉化:匯聚

影片
工作團隊
致謝
*依姓氏筆畫排列
二號公寓、三商多媒體、大右音樂事業、大未來林舍畫廊、中時人間副刊、中影公司、文訊雜誌社、文華精品、外交部、伊通公園、朱銘美術館、自立晚報、亞紀畫廊、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皇冠文化出版、秋海棠學術電影、紅色制作所、耿畫廊、高雄市立美術館、進念.二十面體、國立中興大學李昂文藏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圖書館、國泰人壽股份有限公司、婦女新知基金會、紫藤廬、雄獅美術、雄獅鉛筆廠、爾雅出版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電視公司、鄭南榕基金會、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聯合報系、關渡美術館。
大須賀勇、王明煌、王耿瑜、王淳義、王墨林、古蒙仁、吳光庭、吳俊輝、吳瑪悧、吳靜吉、李永萍、李尚仁、李昂、阮義忠、林木材、林生祥、林柏樑、祁家威、邵懿德、金士傑、阿部淳、奚淞、晁瑞光、馬世芳、高天生、張世倫、張弘榤、張艾嘉、張照堂、郭珍弟、陳少維、陳芳明、陳昶飛、陳達鎮、陳麗娜、黃威堯、黃建業、黃麗鳳、黑田瑞仁、楊茂林、楊祖珺、詹宏志、詹明儒、齊隆壬、劉振祥、潘小俠、鄭慧華、黎煥雄、蕭國濃、隱地、鴻鴻、簡榮宗、羅青、羅悅全。

 

展覽團隊
策展人|王俊傑、黃建宏
展覽督導|廖春鈴
展覽執行|蕭琳蓁、蘇嘉瑩
展覽助理|董佳昀、馮達威
空間設計|簡伯勳
視覺設計|劉悅德
文字編輯|林怡秀
編務協力|蕭琳蓁、蘇嘉瑩、張紋瑄
翻 譯|張至維、謝樹寬、吳道沄、遠東翻譯社
設計協力|呂彌堅、陳建宏
視聽燈光|吳胤宏、林峻宇、宣言製作、牧晅、日曰
佈展協力|游玉蓮、沈書豪、楊濡瑄
開幕統籌|高如萱、李瑋芬
國際論壇|余思穎、雷逸婷、何宣萱、曾炫淳
檔案管理|陳瑀婕、林靖恩、侯雅玲、周映劭
 
公眾計畫|熊思婷、郭姿瑩、顏嘉儀、梁恩睿
語音導覽|張紋瑄、施淑宜
行銷推廣|高子衿、宋郁玫、修天容、周晏如
典藏維護|方美晶、高明蕙、莊雅妍、蔡佳妤
攝影|陳泳任、陳宏圖、曹旖彣
影片製作|片子國際
總務|張銘育、郭孝萱
機電|吳悅承、黃文謙、林昭璋、陳美瑾
會計|王永忱、劉慧慈

音樂顧問|馬世芳

前期研究合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團隊:林雅芳、張紋瑄、張瑋倫、陳佳暖、黃羿瑄、許修豪、唐慧宇
研究支持|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