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之一、區塊鏈中的技術、藝術與社會
|日期與時間|06/02 (日) 14:00 -15:00
|講者|眾聲道成員(「開路」計畫團隊)
|簡介|由「眾聲道」團隊成員為區塊鏈的特色做一精簡而全面的介紹。我們將提到區塊鏈上的藝術家和作品、創作者和藏家的互動及社群,還有各個加密藝術平台和區塊鏈的技術與精神,「身分加密,行動公開」是貫通這些場域的本質,最後帶到「開路」計畫並為現場聽眾提供導覽。
專題演講之二、傳統智慧與分散式技術
|日期與時間|6/14 (五)14:00 - 17:00
|講者|
Vienna Looi,佛教實踐者、分散式組織貢獻者
Doreen Wang - Podcaster、Young Bodhisattva 計畫組織者
Vivian Chen 陳依靖,人權倡議者、分散式組織貢獻者
Harry Einhorn - 藝術家、教育家、佛教徒
|簡介|分散式技術讓我們有機會擁抱人類集體且協作性的本質。我們如何受到不變的傳統智慧的啟發,以技術為媒介,促進更具包容性且多元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將探索亞洲傳統智慧背後的概念,並對齊我們所設想的分散式未來。這場活動會是高度互動的體驗,我們將通過討論和工作坊來進一步了解將智慧注入技術的製造各種面向。
*本活動以中文進行。
專題演講之三、在邊陲定義自主的加速主義
|日期與時間|6/22 (六)14:00 -16:00
|講者|黃豆泥(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探索者)
|簡介|這場講座重新定義符合民主價值、防禦方向、分散式的 [棄] 加速主義。最近科技界分成兩派論戰,兩方陣營為有效加速主義與有效利他主義。雙方針對科技發展的方向產生激烈衝突,一邊認為不顧一切盡力發展科技,是讓全人類受益的最佳方式,因為效益可以涓滴至全人類;另一方面利他主義者認為應停止加速,討論共識後再來發展。這些處於科技發展中心的論戰,值得位處邊陲的我們重新審視何為符合我們需求的自主科技。
關於「共域之二」
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
策劃: 眾聲道 Volume DAO
我們去了許多地方,到過無數現場,見證一個又一個吸引人的活動。在展覽、表演、對談和各種人們互動的場合結束後,大家都怎麼回顧和分享這樣的經驗?倘若這些在場的時刻能被留下,你我所處的藝文生態系將有何不同?
「開路」(Kairos)計畫,是眾聲道(Volume DAO)透過區塊鏈保存這些「足跡」的一場點滴工程,也是觀眾與創作者關係重建的一個工具和網路平台。本次展覽「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出席證明」呈現這項計畫的各個方面,包括操作程序、技術基礎、機制設計和倡議的理念。「GM」是「早安」(Good Morning)的意思,也是區塊鏈上的行動者彼此問候常用的縮寫,代表其活力與文化。「出席證明」亦簡稱「POA」,即 Proof of Attendance,代表一個人參與過某個活動,其形式可能是代幣。
再過幾分鐘活動就開始了,你已經抵達現場,或者還在路上?其實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開了。所有的參與都是一趟開路之旅,這段路途、每一個步伐和活在現場的瞬間都值得被銘刻下來,永久珍藏。
計畫主持:張寶成、謝若琳、賴宗昀、羅仕東
專案研究:胡中瀚
設計執行:林逸晟
開路技術:劉乃廷、鄭先喻、吳宜曄
技術支持:Akaswap
參與藝術家:Candy Bird、hemilylan、沐子、張明曜、莊哲瑋、煮雪的人
「開路」(Kairos)平台與眾聲道(Volume DAO)藝文生態系計畫,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