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 島嶼e | 民謠的根會隨韻律穿越一切 表演活動EventKind

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韻律穿越一切

李慈湄+鄭文琦

 

一段民謠(folksong)從勞動或是休息的身體中被搖晃出來了,透過原始的聲音或是素樸的民間樂器。這段民謠將會超越地理與時間、超越它的形式本身,以人作為介質,繼續傳播出去;音樂乘載人的精神和靈魂的震動,是地圖國界無法拘束的。我受到電子音樂先鋒Laurie Spiegel的啟發[1],相信電子音樂也具有同樣性格——它將人們聚攏在一起,同一段取樣四處流傳,到了不同地區就融入不同風格,感染當地的人們,直到我們無法辨認最初的作者來源。但每一段它所通過的時空,都記錄並傳送最初的生命律動。

 

在台灣電子民謠(I)計畫中,我改編了〈月夜愁〉以及〈楓港小調〉,鄭文琦則試圖考察台灣歌謠從戰前到戰後的傳播架構,並以〈台東調(三聲無奈)〉為案例。我們將在島嶼e展示我們的思考路徑。視覺的地圖也許能劃分國界與意識形態,但在我們的身體裡,還有另外一種能力,它是時間性的,它是共享的;它無法被管轄,它是音樂和身體的震動。

 

在5/18的音樂演出中,我將演出一段電音韻律的民謠時空之旅。本次演出也邀請到電音創作者許家維,演出融合台灣民間聲音素材的鐵克諾(Techno),這也是他今年的新作品。

 

所有律動中的音樂,都在數位記憶體中,以時間的抽象功能再現。

All music in GROOVE was represented in digital memory as abstract functions of time.[2]

 

 

[1] 專訪文章“Laurie Spiegel: Grassroots Technologist”中,Laurie Spiegel分別從傳播、流變、創作手法、結構開放性以及音樂作品在文化共享程度等不同層面,分析電子音樂和民謠音樂的相近。

[2] "The Expanding Universe", Notes by Laurie Spiegel.

 

 


 

講者介紹

 

李慈湄

是一個聲音藝術家、電子音樂創作者及聲音設計,現於台北創作。我同時也是一個關心環境、原住民族正義及女性培力的文化行動者。我的職志致力於讓人類感官重獲聽覺上的感知能力。我的音樂作品以田野錄音、傳統音樂元素及電子聲響合成為特徵,並創作出一個具有豐富時空敘事的聲音世界。

 

鄭文琦

文化工作者,2017年發起「群島資料庫」計畫迄今,後者致力於梳理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2020年與新加坡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曾在高森信男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中展出「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他所參與的合作計畫,《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第一年)則為2022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計畫創作/研發支持項目。亦擔任李慈湄《臺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劃研究員(2023)。

 

許家維來賓

電子音樂創作人及配樂師;以「都卜勒浪潮」之名發表電子音樂創作及DJ演出,也以「 質地有聲製樂所」進行配樂製作及聲音設計。平時經手劇場舞蹈表演、遊戲與電子產品廣告等多種配樂製作,於2023年擔任金曲獎聲音設計,並有合作作品電影《怪胎》、《該死的阿修羅》、影集《罪夢者》的部分配樂與音樂重新編曲。

 

 


 

關於 [共域之一] 

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

 

計畫緣起

 

於2017年發起的「群島資料庫」,原本設定是以馬來群島(Nusantara)與資料庫(Archive)作為區域解殖的思考框架與方法學。其中Nusantara一詞則是取自梵語「nusa」(島)與「antara」(不同的)的結合,係指以「馬來語」為「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馬來群島」(包含: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新加坡、婆羅洲、印尼群島與菲律賓南部)視野。我們從原先設定在臺灣與東南亞交流的藝術進駐計畫,在2020年後COVID-19疫情改變全球化藝術生態的契機下,開始轉向社群內部、同步思考技術媒介在藝術社群實踐上的能動性,進一步將「島」的隱喻內化至重新部署的區域網絡上。

 

在本次後疫情的實體社群活動中,我們將援引作家郝歐法(Epeli Hau‘ofa)的太平洋島嶼理論,嘗試一種屬於藝術社群的分散式協作,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取代「海洋中的群島」(islands in a far sea)概念,從海洋的視野反思自身的後/再殖民處境,同時連結真實的(馬來、臺澎金馬、南島或歷史上的南洋)群島系譜和作為一套「隱喻化」座標的個別島嶼,藉以擴展疫情前後的「群島資料庫」進駐計畫。通過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於連續五個週末的講述式表演、作品放映、討論、工作坊與音樂派對,企圖援引「群島之海」不受限於進步線性時間的時空能動性和多重尺度視野。

 

通過「海洋」的空間隱喻作為串連這些「非同質性」島嶼的感性存有技術,我們邀請觀眾跟我們一起思考藝術社群基於語言、技術,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執行的網絡化「共域」(commoning)實踐,最後透過相關專題規劃及限定期間的影音播放,為每週的活動留下記憶座標。

 

參考資料:

l   “Our Sea of Island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6 (1): 148-161, 1994.

l   “The Ocean in U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10 (2): 392-410, 1998

l   ISSUE 52: Archipelago Futurism?「群島未來主義?」Jun 2022

 

概念構成

鄭文琦/策劃人

文化工作者,2017年發起「群島資料庫」計畫迄今,後者致力於梳理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2020年與新加坡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曾在高森信男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中展出「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他所參與的合作計畫,《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第一年)則為2022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計畫創作/研發支持項目。亦擔任李慈湄《臺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劃研究員(2023)。

 

空間構成

吳其育/協同策劃人

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TKG+、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EXiS影展、Arkipel影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聯絡窗口:研究發展組 02-25957656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