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 島嶼d | 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 創作體驗EventKind展演活動EventKind

島嶼d:香蕉幣可能成群島間流通的貨幣

李奎壁+李佳霖

 

香蕉不僅是熱帶地區常見的一種經濟作物,與上個世紀的殖民地農業和治理技術也有著高度牽連。它見證了帝國的擴張慾望,也演示了以交易為名的榨取及其後的崩解。當價值與價格的關係日漸偏離、交易的形象又不斷蛻變,現行經濟、金融體系的信任機制是否能打造人類的烏托邦?如果它早已注定要瓦解,我們又將如何從中挖掘出逃脫的通道?李奎壁《香蕉幣》系列以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帝國為了在東南亞發行的紙鈔「香蕉票」為起點,發展出錄像、NFT 遊戲與實體拍賣活動。

在 5/11 的座談中,藝術家李奎壁和與談人李佳霖將在短片《乙酸異戊酯》放映後展開對話。該片描述了一名來自於未來的日本少女,抵達今日台灣的香蕉園,園內香蕉品種是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出口品種,充滿好奇地看著可能只存在於檔案中的植物,並沿著歷史中生產香蕉的香蕉園、檢驗所、市場直到出口的港口。座談中場也將開放觀眾體驗《香蕉幣》的 NFT 遊戲,並接續從遊戲機制延伸討論。

 

5/14-19 期間在展場中實時輪播《香蕉園天氣預報》,則試圖連結起散落在世界各地,出現在歷史中已經消失或者仍然努力供應世界香蕉的香蕉園。透過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東南亞所發行的香蕉票符號,實時反應這些香蕉園的天氣,作為對於今日人們面對遺忘歷史及全球經濟場景的提醒。

 

在「群島之海」展期於桌面持續展示的是藝術家構思《香蕉幣》系列的視覺化圖表、NFT 遊戲 QR code、日本殖民時期研發的香蕉皮食譜,試圖勾勒作品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機制,並在此基礎之上邀請觀眾一同透過貨幣——包括當時嚴重通膨的香蕉幣,以及後來的虛擬貨幣——思考共域在今天如何可能。(本計畫來自於2023年洪建全基金會《問問題計畫》委託製作的《香蕉幣》。)

 

 

「Isoamyl Acetate」(乙酸異戊酯)作品介紹:

作品英文名稱「(Isoamyl acetate)」源自於目前合成香蕉香味的主要化學材料。為了保持特定品種香蕉大量與快速生產,自香蕉變成殖民地的重要作物以來,香蕉園一直栽培單一品種的香蕉,這同時也降低了香蕉的抗病能力,可以透過科學推測的是,今日我們所食用的香蕉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消失。作品以短片的形式描述了一名來自於未來的日本少女,抵達今日台灣的香蕉園,園內香蕉品種是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出口品種,充滿好奇地看著可能只存在於檔案中的植物,並沿著歷史中生產香蕉的香蕉園、檢驗所、市場直到出口的港口。(本計畫來自於2023年洪建全基金會《問問題計畫》委託製作的《香蕉幣》)

 

 


 

講者介紹

 

李奎壁

199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她在2019年獲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創作碩士學位,現工作與生活在台北。她的作品長期以來關注於在全球化底下為人所忽略的地景以及交換網絡,透過挪用自不同學科的田野調查方法、檔案閱讀以及重新演繹(reenachment)歷史,她以影像、物件及書寫作為呈現藝術計畫的主要方式。她將藝術計畫視為搭建溝通渠道並且誘發討論的方式。

 

李佳霖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研究與實踐關注方向為數位時代的文化研究、媒體理論與藝術創作。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同時擔任自牧文化負責人,製作展覽與出版圖書。他也是2023年臺北數位藝術節主題展客座策展人。

 

 


 

關於 [共域之一] 

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

 

計畫緣起

 

於2017年發起的「群島資料庫」,原本設定是以馬來群島(Nusantara)與資料庫(Archive)作為區域解殖的思考框架與方法學。其中Nusantara一詞則是取自梵語「nusa」(島)與「antara」(不同的)的結合,係指以「馬來語」為「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馬來群島」(包含: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新加坡、婆羅洲、印尼群島與菲律賓南部)視野。我們從原先設定在臺灣與東南亞交流的藝術進駐計畫,在2020年後COVID-19疫情改變全球化藝術生態的契機下,開始轉向社群內部、同步思考技術媒介在藝術社群實踐上的能動性,進一步將「島」的隱喻內化至重新部署的區域網絡上。

 

在本次後疫情的實體社群活動中,我們將援引作家郝歐法(Epeli Hau‘ofa)的太平洋島嶼理論,嘗試一種屬於藝術社群的分散式協作,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取代「海洋中的群島」(islands in a far sea)概念,從海洋的視野反思自身的後/再殖民處境,同時連結真實的(馬來、臺澎金馬、南島或歷史上的南洋)群島系譜和作為一套「隱喻化」座標的個別島嶼,藉以擴展疫情前後的「群島資料庫」進駐計畫。通過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於連續五個週末的講述式表演、作品放映、討論、工作坊與音樂派對,企圖援引「群島之海」不受限於進步線性時間的時空能動性和多重尺度視野。

 

通過「海洋」的空間隱喻作為串連這些「非同質性」島嶼的感性存有技術,我們邀請觀眾跟我們一起思考藝術社群基於語言、技術,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執行的網絡化「共域」(commoning)實踐,最後透過相關專題規劃及限定期間的影音播放,為每週的活動留下記憶座標。

 

參考資料:

l   “Our Sea of Island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6 (1): 148-161, 1994.

l   “The Ocean in U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10 (2): 392-410, 1998

l   ISSUE 52: Archipelago Futurism?「群島未來主義?」Jun 2022

 

概念構成

鄭文琦/策劃人

文化工作者,2017年發起「群島資料庫」計畫迄今,後者致力於梳理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2020年與新加坡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曾在高森信男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中展出「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他所參與的合作計畫,《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第一年)則為2022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計畫創作/研發支持項目。亦擔任李慈湄《臺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劃研究員(2023)。

 

空間構成

吳其育/協同策劃人

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TKG+、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EXiS影展、Arkipel影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聯絡窗口:研究發展組 02-25957656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