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 島嶼b | 南方宇宙: 一個博覽會提案 創作體驗EventKind展演活動EventKind

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

吳其育 + 鄭文琦

 

《南方宇宙: 一個博覽會提案》是一場研究型桌遊,遊戲存在於現代化墾殖的架空歷史中,玩家將重遊臺灣歷史上盛大的「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並藉著「隱藏版」博覽會規劃,體驗這個大墾殖的時代。作為一場參與性表演的工作坊,參與者扮演當時正籌備著展覽提案的「有力者家族」成員,面對著坐擁廣大資源的南方島嶼,「無主之地」的觀念就是你們的發動機,種植高價值的經濟作物、開墾山林、加工作物就是躍進南方的重要手段。在遊戲之初,玩家透過手中的人力開始自己的種植計劃,有的物種開發自本地的有用植物研究,有的則是從外地引進的高價值作物。在開發資源的同時,玩家將借助墾殖所累積的籌碼盡可能地體驗這時代。從深山裡的衝突、農場上的試驗到現代化的都會生活體驗,這些經歷都是你們策劃博覽會的最佳助力。

 

這場以史料為基底而設計的桌遊,由吳其育、鄭文琦所主持、引導演出,參與玩家將以推測性的策略,把歷史當作未來,在互動中進行一場反思墾殖與展示共存的辯證,尋找多樣反帝國主義的想像,共同書寫我們重層複雜的過去。活動邀請喜歡桌遊、科幻、說故事,或關注歷史、殖民墾殖、生態、植物、經濟⋯⋯的超級玩家來參與這場難得的實驗桌遊演出。
 

 

活動時間: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14:00-17:00

活動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E展覽室

報名連結

注意事項:

  1. 本場工作坊名額上限12人,報名額滿為止。
  2. 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順序錄取並以郵件通知為憑。
  3. 臨時因故無法出席者,請於三天前告知以利通知候補。
  4. 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5. 若有任何爭議,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最終的解釋權利。

 


 

講者介紹

 

吳其育

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TKG+、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EXiS影展、Arkipel影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鄭文琦

文化工作者,2017年發起「群島資料庫」計畫迄今,後者致力於梳理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2020年與新加坡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曾在高森信男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中展出「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他所參與的合作計畫,《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第一年)則為2022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計畫創作/研發支持項目。亦擔任李慈湄《臺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劃研究員(2023)。

 

 


 

關於 [共域之一]

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

 

計畫緣起

 

於2017年發起的「群島資料庫」,原本設定是以馬來群島(Nusantara)與資料庫(Archive)作為區域解殖的思考框架與方法學。其中Nusantara一詞則是取自梵語「nusa」(島)與「antara」(不同的)的結合,係指以「馬來語」為「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馬來群島」(包含: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新加坡、婆羅洲、印尼群島與菲律賓南部)視野。我們從原先設定在臺灣與東南亞交流的藝術進駐計畫,在2020年後COVID-19疫情改變全球化藝術生態的契機下,開始轉向社群內部、同步思考技術媒介在藝術社群實踐上的能動性,進一步將「島」的隱喻內化至重新部署的區域網絡上。

 

在本次後疫情的實體社群活動中,我們將援引作家郝歐法(Epeli Hau‘ofa)的太平洋島嶼理論,嘗試一種屬於藝術社群的分散式協作,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取代「海洋中的群島」(islands in a far sea)概念,從海洋的視野反思自身的後/再殖民處境,同時連結真實的(馬來、臺澎金馬、南島或歷史上的南洋)群島系譜和作為一套「隱喻化」座標的個別島嶼,藉以擴展疫情前後的「群島資料庫」進駐計畫。通過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於連續五個週末的講述式表演、作品放映、討論、工作坊與音樂派對,企圖援引「群島之海」不受限於進步線性時間的時空能動性和多重尺度視野。

 

通過「海洋」的空間隱喻作為串連這些「非同質性」島嶼的感性存有技術,我們邀請觀眾跟我們一起思考藝術社群基於語言、技術,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執行的網絡化「共域」(commoning)實踐,最後透過相關專題規劃及限定期間的影音播放,為每週的活動留下記憶座標。

 

參考資料:

l   “Our Sea of Island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6 (1): 148-161, 1994.

l   “The Ocean in U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10 (2): 392-410, 1998

l   ISSUE 52: Archipelago Futurism?「群島未來主義?」Jun 2022

 

概念構成

鄭文琦/策劃人

文化工作者,2017年發起「群島資料庫」計畫迄今,後者致力於梳理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2020年與新加坡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曾在高森信男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中展出「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他所參與的合作計畫,《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第一年)則為2022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計畫創作/研發支持項目。亦擔任李慈湄《臺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劃研究員(2023)。

 

空間構成

吳其育/協同策劃人

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TKG+、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EXiS影展、Arkipel影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聯絡窗口:研究發展組 02-25957656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