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底的光—影像裡的臺灣礦業與勞動記憶 藝術對談EventKind特別活動EventKind

地底的光影像裡的臺灣礦業與勞動記憶

時間:2022.07.30(六)14:00-16:00 (13:30開放入座)

地點:二樓206「礦工之頌」展間

費用:活動免費參加,入館請依票價標準購票

自由參加,無需事先報名(現場座位有限)

 

活動簡介

煤礦曾是196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時最重要的能源,當時全島超過百家煤礦場,一年最高計有500萬公噸的燃煤產出。然而在最後的礦場於2000年關閉後,這段深刻的產業歷史即湮沒於時間洪流,難以再被聽聞;礦工的身體勞動經驗與坑外的生活記憶,也成為被遺忘的「地下史」。

 

在此次對談中,影評人陳平浩預計將從《人間》雜誌80年代的礦災報導攝影起始,礦工也在臺灣新電影裡現身:侯孝賢《戀戀風塵》(1986)裡山城礦工的日常、礦災、與罷工;王童《無言的山丘》(1992)裡飽受資本主義與殖民體制夾擊的礦工悲喜劇;吳念真的《多桑》(1994)則在礦工塵肺病的襲擊下再也無法梳起油頭上街去。電影學者戴樂為則把此片視為「挖掘記憶的礦」。礦工及其勞動身體,在解嚴之後的90年代透過一系列的影像構成了關於「本土」與「臺灣(史)」的記憶。然而,當洪瑞麟回顧展裡的礦工速寫與礦工肖像再次面對我們的此刻,另外一批久埋的記憶的礦,也浮露地表、要求我們動身開採。

 

另一方面,臺北科技大學(前身為臺北工專)曾為全臺首座設立礦冶工程的高教學府,兩年前開始將通識課教室移至曾是臺灣煤礦最大產區的瑞芳猴硐,與當地的礦工文史館合作,展開「猴硐礦業與勞動影像行動」的USR(大學社會責任)三部曲計畫。該計畫主持人鄭怡雯老師,也將於座談中分享這一系列從礦區物件、人物與地景出發的課程,與洪瑞麟畫作之間可延伸的對話,以及如何讓學生在影像攝製的學習過程中,結合臺灣煤業文史調查,與退休礦工們進行共學共創的歷程,使過去真實的存在與當下時空背景交織,拾起被遺忘的回憶並重新繪製,期以深化對於臺灣社會煤業歷史與勞動文化的認識及關懷。

 

 

講者〡陳平浩

影評人、電影研究者。桃園台灣人,1980年生。臺大外文系、中央大學英美文學所畢業。近年關注:電影作為藝術與技術,影像的政治,電影與當代藝術,臺灣電影史的重探。影評、藝評、與書評散見於《放映週報》、《破報》、《紀工報》、《週刊編集》、《國影本事》、《現代美術》、《聯合文學》、《電影欣賞》等刊物。

 

講者〡鄭怡雯

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博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致力於探索結合影像與社會學想像之教學課程與研究方法。近年來曾任臺北市勞動局勞動金像獎影片、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等競賽評審,目前為視覺社會學實驗室主持人,北科猴硐USR影像行動計畫仍為現在進行式,該計畫另設有粉專《猴硐,什麼情礦?》。

 

主持〡高子衿

「掘光而行:洪瑞麟」協同策展人。

 

 

** 本講座活動進行時因展覽持續開放參觀,若展間達到人數上限後,會視現場情況啟動人數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