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感性機器》展覽線上座談 座談會EventKind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作為一體驗式的展覽,首先是要回到「藝術究竟在溝通什麼」的問題。面對學院派藝術的論述傾向,以及後疫情時代有關線上線下展覽的辯論,策展團隊希望創造一個讓觀眾回到感官體驗的空間,而這樣的感性路徑也與感性理論在新藝術史中的開展有關。展覽講座分成兩個部分,環繞著感性理論,機器輔助的感官體驗,以及與後殖民史觀創作中的感性來討論,以對談以及放映影像片段的方式進行。

 

直播連結 (中文):https://youtu.be/bhXdb_TJfMQ

 

場次一:感性機器:後疫情時代的感官體驗

李雨潔/陳呈毓

有沒有一種有別於社會學,風格分析,以及圖像分析的藝術史,是可以與感性理論一同開展的?《感性機器》的七組藝術家的創作如何與之發生關連?策展人首先介紹近年來在文化研究以及藝術史寫作中使用的感性(affect)論述,並與陳呈毓進行對話,從他討論資本全球化的散文電影,到近來對可觸碰雕塑的嘗試,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溝通療癒經驗,資訊如何在不同媒介間轉換,我們的感官又如何回應機器感性。

 

場次二:從後電影到後殖民:亞康法影像中的感性

李雨潔/于昌民/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

在這一場座談中,李雨潔與于昌民會從各自的研究出發,討論散文電影以及後電影現象中的媒介,移民,還有後殖民檔案等現象。亞康法將會從倫敦加入線上座談,輔以放映作品片段,最後開放觀眾提問。我們將與亞康法對話他三屏幕裝置的轉向,他對於移民處境的思考,如何創造有別於他者化的移民敘事,如何在《機場》中以運鏡,風景,聲音來創造詩意以及回應大歷史以及新自由主義。

 

 

講者簡介:

 

李雨潔,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曾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倫敦泰德美術館研究中心,及紐約現代美術館任研究職。研究興趣包括亞洲行為藝術及後殖民論述。文章見於Third Text、World Art、Art in Translation、post: notes on art in a global context等期刊。

 

陳呈毓近年的創作在探視資本全球化及工業數位化下的地景,以及人與其大量生產的物質與影像之間的作用關係。善於結合錄像、裝置、雕塑等媒材,透過影像和物件的拼貼再製,實驗媒材的物質特性,並以寓言式的敘事,映射當下社會空間對於資訊過載及真實性的焦慮、快速形變的知識架構及觀點、或掌控環境資源的偏執等,描繪出在技術−資本的推力中,人、物、環境所相互滲透建構的關係與邊界。

 

于昌民,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愛荷華大學電影研究博士。著作散見於《電影評論》、《電影與錄像季刊》、《歐洲媒體研究期刊》等。研究興趣在身體電影、當代數位電影和華語電影史學。

 

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1957年出生,迦納裔英國藝術家與電影創作者,其作品的特點是對記憶、後殖民主義、時間性和美學的探查,並經常探索全球移民的經歷。 亞康法是黑聲影團隊(Black Audio Film Collective )的創始成員,該組織於 1982 年在倫敦與藝術家 David Lawson 和 Lina Gopaul 一起創立,他至今仍與他們合作。Akomfrah 的實踐處理當今最緊迫的全球問題——從環境的破壞,到後殖民主義和歷史的幽靈;從作為文字檔案的記憶,到風景中有關種族的時間和空間擬喻。 亞康法於 2017 年獲得 Artes Mundi 獎,他曾在重要機構舉辦過多次個展,包括Antoni Tàpies基金會,巴塞羅那,西班牙(2021);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美國華盛頓州,(2020 年);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 (2017);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2013-14);亞康法的作品被倫敦泰特美術館和紐約現代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