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用眼耳鼻身意手腳走路的人—邀您一起加入千里步道2.0的大夢——講座 台北雙年展 座談會 特別活動

步道是人走入自然的途徑,或可說是留下的軌跡;所謂的「途徑」,同時指涉看得見的時空,以及看不見的價值觀或倫理觀,軌跡既是具象的空間,也是流傳言說的敘事,重複交疊就成為了人們所說的步道。步道繼承了蓋婭的時間、萬有的存在,以及人類世改造的空間。

步道是人親近自然的途徑,然而現代工程步道反而使人與自然關係的剝離?自然如何不會因為人們的「熱愛」而死?步道如何不會因為工程介入而破壞土地的環境生態、歷史人文與生活地景紋理?有沒有一條能滿足人類最低需求,又能被大山接受的路?

千里步道協會試圖透過推動長距離健行、友善生物共存的國家綠道運動,依循在地環境生活地景,找回步道的敘事邏輯,推動手作步道精神,深度挖掘傳統古道工法智慧,以及號召公民動手參與,導向重返土地的行動參與主義,以改變步道的價值觀與政策。

 

講者:周聖心/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徐銘謙/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日期:2019/1/6(日)

時間:14:30-16:30

講座地點:Ecolab2F※本活動於本館2樓舉行,故需先行購票入場

人數:不限

對象:不限

年齡限制:不限

活動團隊簡介: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以「自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負成長 」為目標,全力投入「步道志工培力、郊山步道鋪面調查、步道學三部曲」的扎根工作上。同時串連環島路網,在都會市區,推動綠色路權與綠色廊道;在社區郊山,則強調「手作步道」的公民參與環境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