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臺灣目前各個研究機構及大專院校對東南亞地區的研究,多關注於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或是宗教等議題,鮮少對現當代文化藝術有所探索與著墨;而臺灣藝術圈早已以民間一己之力,開始用有限的資源,與該地區之藝術家們進行各項交流。為能更充分了解彼此,「東南亞與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邀集臺灣和國際間,對東南亞地區或臺灣的現代視覺藝術發展多所專研的學者專家或策展人,前來發表專題演講,希望藉此機會了解該地區每個國家的特殊藝術發展路徑,乃至於透過比較性觀點,認知到不同國家間的異同之處。
 
從近代史的角度觀看,東南亞各國與臺灣在現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廣義而言,現代化同意於西化),都呈現一個明顯的共同特質──現代化進程與被殖民經驗是緊密相扣合的,在當代我們如何以視覺藝術回應這段殖民歷史? 本研討會將分兩天舉行,第一天議題將聚焦於東南亞國家之現當代藝術發展的探討或比較;第二天議題則鎖定臺灣現代藝術之現代性與後殖民表現,以及臺灣藝術界如何擁抱東南亞地區藝術發展與展開交流活動的分享。
 
活動報名已截止。
 
 
議程
	- 
	  2015年11月21日(週六) 
		
			
				| 時段 | 主題 | 講者 | 引言人 |  
				| 09:30-09:50 | 報到 |  |  |  
				| 09:50-10:00 | 歡迎詞 | 林平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  |  
				| 10:00-11:40 | 東南亞的藝術歷史世界 | 派崔克‧佛洛雷斯 菲律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2015威尼斯
 雙年展菲律賓館策展人
 | 曲德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
 關渡美術館館長
 |  
				| 11:40-12:00 | 問答 |  |  |  
				| 12:00-13:30 | 午餐 |  |  |  
				| 13:30-14:20 | 當代東南亞藝術之建構 | 武洪海棠 獨立策展人/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
 校區文學博士
 | 張芳薇 臺北市立美術館
 副研究員
 |  
				| 14:20-14:30 | 問答 |  |  |  
				| 14:30-15:20 | 巴伊昂梭(Bagyi Aung Soe,1923/24-1990):自主藝術現代性之策略 | 柯映思 南洋理工大學藝術史助理教授
 | 陳貺怡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系副教授
 暨系所主任
 |  
				| 15:20-15:30 | 問答 |  |  |  
				| 15:30-16:00 | 下午茶 |  |  |  
				| 16:00-16:50 | 柬埔寨的暴力新自由主義與影像生產的關聯性 | 許芳慈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博士候選人
 | 羅秀芝 獨立策展人/
 影片工作者
 |  
				| 16:50-17:00 | 問答 |  |  |  
 
- 
	  2015年11月22日(週日) 
		
			
				| 時段 | 主題 | 講者 | 引言人 |  
				| 09:30-10:00 | 報到 |  |  |  
				| 10:00-10:50 | 主體與溝通:臺灣美術的後殖民思考 |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人文學院院長
 暨藝政所教授
 | 蔣伯欣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系暨藝術史與
 藝術評論研究所助理教授
 |  
				| 10:50-11:00 | 問答 |  |  |  
				| 11:00-11:50 | 「世界」的邊界─臺灣近現代美術中的「世界主義」與跨殖民性論述 |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系教授
 | 林育淳 臺北市立美術館
 學術編審
 |  
				| 11:50-12:00 | 問答 |  |  |  
				| 12:00-13:30 | 午餐 |  |  |  
				| 13:30-15:30 | 圓桌論壇: 臺灣與東南亞之文化藝術交流
 | 
					黃舒屏國立臺灣美術館
 研究員暨亞洲
 雙年展策展人
羅秀芝獨立策展人/
 影片工作者
高森信男策展人/
 奧賽德工廠廠長
羅仕東藝術家/
 打開-當代成員
 | 區秀詒 藝術家
 |  
				| 15:30-16:00 | 問答 |  |  |  
				| 16:00 | 賦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