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美術學報》學術論壇
2014年6月開啟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第一次在台攝影展。本刊回應此一值得紀念的事件,設定第29期徵稿主題圍繞於布希亞的思想與藝術之間。舉凡探討布希亞本人的作品、他的思想和藝術間關係(比如和攝影、當代藝術、建築)、乃至他曾關心的主題比如境遇者國際(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塗鴉、擬真畫、超美學、龐畢度中心等主題皆是本次主題討論重點。
主辦: 臺北市立美術館
時間: 103年10月5日(日) 1400~1730
地點: 本館圖書室視聽空間
議程
1400~1405︱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致詞
1405~1410︱主持: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黃瑞祺研究員
1410~1430︱發表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朱元鴻教授
題目:「只有那不是藝術的才還能是藝術」
1430~1450︱討論
1450~1510︱發表人: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系林志明教授
題目:「攝影與誘惑」
1510~1530︱討論
1530~1550︱發表人:政治大學社會系高國魁助理教授
題目:「布希亞的顯影術」
1550~1610︱討論
1610~1630︱發表人:東海大學哲學系林薰香助理教授
題目:「塗鴨與城巿符碼」
1630~1650︱討論
1650~1720︱綜合討論 ,Q&A
入門閱讀
- Jean Baudrillard原著,林志明中譯,〈是客體再思考我們……〉,《典藏今藝術》,第262期,2014年7月,頁110-113。
- 林志明,《複多與張力 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2月。
-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第二版)。台北:巨流,2002年。
- 黃瑞祺 (主編),《後學新論》,台北:左岸,2003年。
- 黃瑞祺 (主編) ,《歐洲社會理論》(第三版) 。台北:中研院歐美所,2003年。
- Baudrillard, Jean (2005[1987]) "Towards the Vanishing Point of Art", pp. 98-110 in The Conspiracy of Art. New York: Semiotext(e).
- Baudrillard, Jean (2005[1996]) "The Conspiracy of Art", pp. 25-29 in The Conspiracy of Art. New York: Semiotext(e).
- Baudrillard, Jean (1996[1995]) "The Automatic Writing of the World", pp. 25-34 in The Perfect Crime. London: Verso.
本活動免費報名參加,歡迎有興趣參與的民眾踴躍報名。參與該活動並可登錄公教人員學習時數。詳洽25957656轉124胡小姐或Journal@tfam.gov.tw
本活動主視覺為 Paris 1986 作品局部,由 Jean Baudrillard 創作,版權所屬 Marine Baudrill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