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2024 X-site聲響表演 | 森響-聲林記憶 X-site地景裝置計畫 表演活動

X-site《林木林》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臺北市立美術館館藏的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試圖重回劍潭山步道、臺灣神社(現圓山大飯店)等原址現地踏查,透過視覺表現、聲音創作和身體感知等去類比《圓山附近》自然景致中的「井然有序」。以 《圓山附近》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現地踏查,從不同藝術視角的觀察與拓展,透過〈森學〉共學走讀的自然養分、〈森序〉前導表演的引言、〈森寫〉工作坊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響表演的聲音視覺化與〈森講〉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來平行呼應作品《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引入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

 

〈森響-聲林記憶〉透過收集大量的自然聲音,重新構築了不同聲音的敘事。聲音藝術家陳昱榮提出「在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聲景(Soundscape)如何透過不同的聆聽方式與身體感知經驗的改變進而產生新的聽覺經驗的想像?」藝術家將這些聲音檔案編碼,並使用多聲道喇叭裝置模擬自然聲音的多樣性與方向性,與現地裝置進行互動。在這個創作計畫中,以「延遲」作為聲音創作的核心概念,利用聲音技術中回聲和迴盪的特性,通過數位化的方式處理自然生態中的聲音,並將大約30至40顆小型喇叭埋藏在廣場上的森林中,通過對聲音的抽象重組,引導觀眾重新體驗聲景所構建的空間場域和路徑。

 

場次1:05.25(六)16:00-16:45(每場45分鐘)

場次2:06.22(六)18:30-19:15(每場45分鐘)

活動地點:《林木林》作品及附近

活動對象:

  • 一般民眾。
  • 不限人數。
  • 為維護活動品質,建議民眾全程參與,且座位有限、需席地久坐,請評估身體狀況自由參與。

 

藝術家介紹

陳昱榮

現居住及生活於臺灣臺南。

作品類型主要聚焦於當代作曲、實驗聲響即興與混合媒體裝置的實踐創作。近期的作品聚焦於空間、個人情感以及心理經驗的交互關係,透過處理空間中的視覺和聽覺的轉換,模糊感知知覺的界線。近年也嘗試透過AI演算技術實驗人類與非人的互動即興關係,探討人與虛擬物種的對話樣態。

近年於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紐西蘭、荷蘭、韓國、英國、法國及臺灣各地舉辦個展及駐村展演,作品形式多元,包含現地裝置、聲音、互動多媒體等。2022年獲選德國卡爾斯魯爾(ZKM)媒體藝術中心Giga-Hertz Production獎項、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優選、臺南新藝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