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0台北雙年展│協商劇場 特別活動EventKind台北雙年展EventKind

協商劇場

「協商劇場」為本屆雙年展在「政治協商的合縱連橫」(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tactics)概念之下的實踐呈現。計畫內容針對數個真實存在臺灣本地急迫需探究的社會爭議,邀請來自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Taiwan STS Association)的學者及五所大學的學生共同合作。藉由爭議中利害關係角色的扮演及代理,如:說客、法官、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居民及非人行動者等,模擬氣候變遷覺察、核廢料處理困境、塑化劑究責、離岸風電建置爭議以及助孕科技等內容,進行談判、辯論及公共治理等實際演練。

 

我們皆是世界的公民共存於同一個地球,環境與生物的相互依存且共為一體是生態學家們一直以來倡議的理想,然而人類生活與社會運作的眾多現實,卻持續產生更多的爭議與矛盾。「協商劇場」即是企圖建立一個教育方法學,讓持不同意見且在既有制度上常呈現反對彼此,或無法直接面對的角色們,得以有機會共聚一堂,進行理想性的協商並尋求可能解方。

 

 

合作單位: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協同合作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國立政治大學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
參與學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國立陽明大學 (依活動場次順序排列)

 


 

議題1:離岸風電進行式【試演場】
日期:11月20日(五)

時間:14:00-17:00
地點:地下樓 D 展覽區
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洪文玲、楊智元
此場次需憑請柬入場

 

為了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同時改善空污、碳排和廢核電等迫切問題,離岸風力發電的建置已在台灣西部海域如火如荼地展開。這個外來的技術產業如何在台灣紮根,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顧及海洋環境調查及生物多樣性保育,也考量受影響的漁業及地方發展等,就成為了重要且急迫的台灣議題。本議題藉由虛構一個新的彰化地區離岸風電開發案,以參加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會的專案小組會議為場景,由相關政府單位、環評委員、開發商、技術專家、利害相關者及非人行動者(如:白海豚、經濟魚類、候鳥、岸際生態等)共同發聲與協商,針對風場工程對海洋環境影響、施工及運作噪音及底床擾動對鯨豚及魚類的影響、施工及運作期對近海漁業的影響、風機運作對遷徙候鳥及岸際生態的影響、風電產業對地方的經濟助益等爭議,討論並協商出對生態、環境、工程與社會等面向同等重視的可能共識與做法。最後召開公眾「記者會」公開協商意見,邀請風電廠商、漁民代表、環境記者及NGO等真實角色進行提問。

 

 

特別活動:你我與氣候足跡

日期:11月28日(六)
時間:14:00-17:00
地點:地下樓 D 展覽區
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彭保羅、鄭師豪

 

地球的自然資源雖然能夠再生,但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卻遠超其再生的速度。根據國際組織「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GFN)的研究,人類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接近地球資源再生速度的1.6倍。換句話說,人類每年皆在預支未來的資源。因此,GFN提出了「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 EOD)的概念,用以表示該年度人類的活動在哪一天便會消耗完地球一年可再生的資源量。在這個特別活動當中,我們將邀請台北雙年展的觀眾回答關於居住、交通和飲食消耗等問題,並計量出他們的生態/氣候足跡。參與者(個人或家庭)將得知他們目前選擇的生活方式會消耗多少地球,同時,民眾亦會被邀請針對計量結果共同討論,旨在尋找具體的解決方案來減少生態與氣候足跡。由於足跡一部分是個人層面的選擇,另一部分則是國家集體的決策(如基礎設施和公共政策),因此這部分的討論象徵自己和整體社會的協商,也代表著對於底線與生活形式的重新探索。

 

 

議題2: 治理助孕科技

日期:12月05日(六)

時間:14:00-17:00
地點:地下樓 D 展覽區

主持人:吳嘉苓

 

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分離了生殖與性,創造了無須透過異性戀性交而能生育的可能性。然而,台灣的「人工生殖法」限定不孕的異性戀夫妻才能使用,目前有不少社群主張開放單身男女與同志伴侶,也要納入使用資格,達成生育子女的理想。同時,從環境生態的角度,人口爆炸已造成地球許多危機,也有關切環境的人士質疑,是否要以助孕科技,製造更多以血緣基礎的新生兒?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該如何修改?我們使用助孕科技的方式,可以有什麼樣的設計?終究來看,這個時代的造人科技,應該看重哪些價值、又有能什麼樣的創新?本議題將以公聽會的形式,探討是否要修改人工生殖法。在經歷非正式協商之後,部分成員將建立公益法人精子銀行籌備會,並召開記者會說明精子銀行的宗旨及運作方式。

 

 

議題3:塑化劑爭議

日期:12月12日(六)

時間:14:00-17:00
地點:地下樓 D 展覽區

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陳信行、林宜平、鄒宗晏

 

2011年的爆發的塑化劑事件,是深刻影響整個2010年代台灣政治與社會一連串食安風暴中的第一宗本土案例。食安風暴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財團與政府的怒吼,甚至構成了當代台灣盛行的政治感覺的一部分。雖然塑化劑案本身的各項司法判決於2018年已全部定讞。然而,案件中各個人物與企業所被課以的民刑事責任是否合理?課責是否當真能夠促進從企業行為到行政制度的各種亟需的改革,足以使得未來我們愈來愈不需要擔心這種狀況?本議題將重啟塑化劑案的中各種人物以及「非人角色」的爭議過程,再次審視看似蓋棺論定的塑化劑案歷史。將法庭轉換為協商場域,由當時活躍的各方角色,多年後來重述他們的立場與看法,並在「沒有最高裁判者」的假設情境下對話,看看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新觀點與局部共識。

 

 

議題4:核廢的未知數

日期:12月26日(六)

時間:14:00-17:00
地點:地下樓 D 展覽區

發起人:杜文苓

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羅凱凌、楊智元

 

核廢料議題是時間尺度長且跨域的議題,不只技術層面的探究,更需要社會層次的共同認識;在台灣,核能與核廢的爭議則是與政治民主化同步並進的重要議題。目前,核廢料處理的焦點為北海岸的核電廠除役與高放射性廢棄物處理的困境:面對核一廠實質除役與核廢料貯存設施啟動的僵局,在中央與地方層級都有不同的思考與論述,至今尚未出現解方。對此,本次協商情境將以行政院「非核家園專案推動小組委員會」會議和會後委員立場聲明為主體,期待透過與會者的跨域特質,展現社會端各利害關係社群的政策參與和協商能動性。加上與非人角色的對話,一起反思這跨時間尺度的技術物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政治協商;又如何在土地重生共同願景下,探討推進核廢處理的可能性。

 


 

團隊簡介(按照活動場次時間排序)

 

洪文玲(計畫統籌),美國密西根大學造船及輪機工程博士,現任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文化部水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她致力於研究與推動公眾與工程運作的連結,特別關注公民科學、公眾對科學的認知、科學及技術的公共溝通及工程知識的建構等;過去研究的主題,包含工廠與鄰近社區對汙染排放的認知差異與行動、高雄氣爆法庭科學證據論證及技術治理的公眾性等。曾參與2019年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獲獎影集《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的製作。

 

王治平(行政總監),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科學博士,現任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同時亦兼任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長期關注公民科學、公眾對科學的認知、船舶科普等議題,同時參與大學教育改革等教學計畫。

 

楊智元,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他強調科學知識在政策過程當中所展現的公共合理性權威,並重視工程技術選擇所傳達出的累積性文化意涵。研究案例包含電力工程調度、專家費率審定會、在地化的太陽能安裝等。近期研究則轉向人類世科學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挑戰與對話。

 

彭保羅,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EHESS)經濟社會學博士,現任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長年關心工害與環境議題,包含日本水俁病病、福島核災、台灣RCA案、台塑六輕等議題,近年來主要關切人類世議題的社會與政治問題。

 

鄭師豪,畢業於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現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生。因有感於當代日趨複雜且嚴峻的社會樣貌,進而轉入科技與社會領域,嘗試了解科技與社會的複雜交織,尤其關心空氣污染議題。

 

吳嘉苓,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社會學系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專長領域為醫療社會學、性別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目前從事的研究主題包括臺日韓的生殖科技爭議、風險治理與身體政治,另類科技社會運動等,並與一起專注生育議題的朋友,創辦成立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與技術研究(STS)博士。現任《科技、醫療與社會》主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與 East As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期刊編輯委員;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國際STS學會,簡稱4S)理事;RCA集體職災求償訴訟勞工顧問團成員。近年著作包括從RCA案的經驗出發、探討職災、污染、與食安這組「三合一議題」在不同政治文化脈絡下的社會實作的《看見不潔之物》。

 

林宜平,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及管理研究所博士,現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曾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學術專長為科技與社會、性別與健康、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與溝通、醫療人類學、社會流行病學等。為RCA集體職災求償訴訟勞工顧問團成員。

 

鄒宗晏,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台灣塑化劑事件中的食品產業、技術與法規管制》獲得2020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選獎。

 

杜文苓,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規劃博士,現任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創新國際學院院長、EASTS(東亞科技與社會)期刊副主編,同時也是政大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主任。學術專長為環境治理、科技與社會、風險溝通、公民科學、公共審議等。長期關注環境民主課題,推動跨域研究與公共審議實作,參與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獲獎影集《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的計畫主持。

 

羅凱凌,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副主任。她關心公共參與、跨域治理、政策溝通、民主治理等議題,長期推動參與式治理、公共審議、指標性案例之創新與發展等規劃與執行活動。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 (STS) 學會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創立於2008年,現有會員二百餘人,會員以國內大專院校各學系教授以及中央研究院之學者為主,亦有研究生學生會員。科技與社會(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研究為重視跨領域整合思考的研究領域,從科技與社會的各面向探討科技的建構與倫理,分析並關切科技社會與現代體制的複雜互動關係。學會積聚台灣STS研究近二十年發展的研究能量與學術社群,展現的STS研究成果貢獻於學術領域建制、跨領域交流、高等教育優化革新、台灣社會議題實踐等多元面向,也支持學會運作、各大學研究中心與科技部研究學門運作,及專屬學術期刊出版、多元媒體推廣等學術活動。
http://sts.org.tw/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簡稱ICI at NCCU)

學院成立於2018年,第一屆學士班學生於2020年9月入學,為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研究前瞻策略為中心的學院。ICI提供問題解決導向與跨領域整合型訓練,秉持「跨領域學習」、「資訊處理能力」、「永續發展與公民權」的核心理念進行課程設計,結合國際時事的理論與實務,培養同學問題導向之分析、思辨與實作能力,並進一步提供來自全球各地青年人才,在多元語言與文化環境中共同生活學習成長的機會。
https://www.ici.nccu.edu.tw/zh-hant/about-us/

 

國立政治大學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 Centre for Democratic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簡稱CDIG)

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的核心目標是推動公民參與在體制內外的發展以及對公共政策的正面影響。主要工作項目則包括:與不同政策利害關係社群的議題合作(包括議題團體、政府和常民)、研究論述和國際交流、以及民主教育和培力。CDIG嘗試透過實務、學術和教育的途徑,推動台灣民主深化的發展,目前操作的議題以科技治理和環境政策為主,相信民主實踐和創新治理的本質不只是政治制度改革,更需要仰賴公民社會中,不同的社群和民眾的公共想像,與彼此協商、理解與妥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