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17日(六) | 
		
			| 13:30-14:00 | 開場:林平館長 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 (Francesco Manacorda) | 
		
			| 公民權自然化 | 
		
			| 14:00-15:00 | 藝術和理論─後自然、後人類和後殖民的纏繞與衍射 講者:張君玫 主持人:黃舒楣 | 
		
			| 15:00-15:05 | 換場 | 
		
			| 15:05-16:05 | 團體座談:藝術家講座 - 原轉小教室(馬躍比吼) - 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 主持人:黃舒楣 | 
		
			| 16:10-17:10 | 藝術、科幻、科技與科學 講者:顏聖紘 主持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 | 
		
			| 17:10-17:15 | 休息 | 
		
			| 17:15-18:45 | 公開座談:藝術作品作為烏托邦視野的創造 - 蘿拉.古斯塔夫松(Laura Gustafsson) & 泰瑞珂.哈波亞(Terike Haapoja) - 那布(Istanda Husungan Nabu) - 黃宗慧 - 徐銘謙 主持人:張婉真 | 
	
 
 
	
		
			| 2018年11月18日(日) | 
		
			| 民主化邊界 | 
		
			| 13:30-14:30 | 敏感區域:生態脆弱性與公民抵抗 講者:彭保羅(Paul Jobin) 主持人:徐文瑞 | 
		
			| 14:30-14:35 | 休息 | 
		
			| 14:35-15:35 | 多重關係轉譯 團體座談:藝術家講座 - 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an) - 鄭波 - 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 主持人:徐文瑞 | 
		
			| 15:35-15:40 | 休息 | 
		
			| 15:40-17:00 |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團體座談:藝術家講座 - 柯金源 -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Ruangsak (Joe) ANUWATWIMON) - 晁瑞光 主持人:呂佩怡 | 
		
			| 17:00-17:20 | 結語 策展人吳瑪悧 | 
	
 
 
	
		
			| 2018年12月15日(六) | 
		
			| 14:00-14:10 | 開場 策展人:吳瑪悧 | 
		
			| 政治化生態 | 
		
			| 14:10-15:10 | 從阿里山到里山:從台灣環境治理典範的變遷看全球環境史 講者:洪廣冀 主持人:陳泓易 | 
		
			| 15:10-15:15 | 休息 | 
		
			| 15:15-16:15 | 社會生態:我們如何從自然系統及其關係模型學習群眾倫理 講者:克里斯安.尼安皮塔(Christian Nyampeta) 主持人:蔡明君 | 
		
			| 16:15-16:20 | 休息 | 
		
			| 16:20-17:20 | 公開座談:行動、藝術實踐 - 區秀詒 - 張卉君 - 施佩吟 主持人:蔡明君 | 
	
 
 
	
		
			| 2018年12月16日 (日) | 
		
			| 將自然去殖民化 | 
		
			| 13:30-14:00 | 沉默之聲:關於我的自然書寫 講者:吳明益 主持人:陳泰松 | 
		
			| 14:00-14:50 | 消失的地景:近期印度藝術創作中的生態暴力、地域政治與治理性 講者:坦妮雅.羅伊(Tania Roy) 主持人:陳泰松 | 
		
			| 14:50-15:00 | 休息 | 
		
			| 15:00-15:50 | 大海:一趟航向太平洋中的地緣政治學與生物物理學的旅程 烏特.玫塔.包爾(Ute Meta Bauer) 主持人:鄭慧華 | 
		
			| 15:50-16:40 | 呼吸中的思考:以多物種敘說重新歷史化馬來世界 講者:許芳慈 主持人:鄭慧華 | 
		
			| 16:40-16:50 | 休息 | 
		
			| 16:50-17:20 | 團體座談與結語 主持人:吳瑪悧 | 
	
 
* 本論壇活動以中文或英文發表,並提供同步中英口譯,不須事前報名即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