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談影像機器-視覺精神史考察
07/29(六)
主講者:高重黎︱藝術家
與談人:張世倫︱藝評人、攝影研究者
地點:視聽室
時間:14: 30-17: 00
講座大綱
馬克思曾說:「技術本質即是人的本質。」技術(technology)與自由的概念同樣都包含著思想與行動的善惡兩面,所以技術、人和社會在取得發展同時也形成與自身矛盾的對立面,這就是現代性。
現代性無處不在的技術現實就是人自身本質的延伸與外化過程,這是一個以各式機器擔保並允諾社會諸主要生產範疇得以不斷進行再生產、再分配的歷史,於其間蛻變成三個主要的機器系統,分別是技術機器、符號機器與治理的機器。因此這鏈結著再現、思維、感知,更涉及商業、規訓等整體現代性的機器,同時作用於人的當代藝術自是無法自外於技術發展。那麼我們該怎樣批判隨著影像機器的發展,促成西方藝術得以解放的運動之於我們的這層被治理關係?或在審美判斷多次的機械轉向影響下,我們能否徹底驚醒並實踐這作為機器的機器-視覺技術之啟蒙。
從阿爾貝提透視法(1)、暗箱、明室繪圖儀、動畫術、照相機、電影術、電視…到今天整合了影音、書寫、遊戲諸功能的社交軟體,進而將人際關係消費化的這些關乎再現模式的轉變進程,無論是手眼協作、技術中介、人機界面的三個歷史階段都將可見性當作核心思考,這不僅滿足與改造了以各式影像為對象的主體其欲望、想像,更方興未艾的在此最新階段迎來了與過去的視覺機器斷裂的機器視覺。這預示著人的理性判斷、反思性判斷都將依賴於一個狀似在手的腦,作為一個節點經連結餵食著一個全新的Image控制體制。
其實人類的大腦,就一直是被器官化的社會機器不斷進行重新書寫的標的。大腦,這個曾被黑格爾稱作精神之所在的器官,可以對應德勒茲:大腦是屏幕、影像即是思想的概念,那麼試問同樣有大腦的我們是否具備與西方、日本等量齊觀的視覺精神史或乾脆承認這之於我們永遠是個缺失,而自甘雌伏於影像政治、經濟關係中被支配呢!還是更直白的提問:如果視覺不曾作為一個階級群體或個人啟迪的問題意識,那麼我們真的會看嗎?
在思索與回答這個老問題之前,可以先審視自身所歸屬的群體有影像機器否?那麼答案將呼之欲出。
1 雷歐.巴提斯塔.阿爾貝提 (Leon Battista Alberti) 提出藝術理論—《論繪畫》(De Pictura or Della Pittura)、《論塑像》(De Statua)及《建築論》(De Re Aedificatoria)可被譽為是西方國家最早且最完整就視覺藝術方面的理論著作,確立繪畫科學。
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229147 2017/07/14
高重黎,1958年出生於台灣,1979年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現於台北居住與工作。高重黎的作品檢視歷史和個人生平的關係,以及時間、影像和媒體的關係。他不僅是攝影師,也收集歷史照片,同時是影片和動畫創作者、媒體的考掘者。個人創作包括:〈光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明箱電影院〉、〈幻燈簡報電影〉、〈視覺玩具專利〉、出版品〈畫外音外畫》、〈低級透〉短片、〈24x18.half〉...等系列,1983年首次個展於台北美國文化中心,2002、2012年參展「台北雙年展」;2005受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自由的幻象」。重要個展包括:「高重黎 - 持放映機的人」(2015,倫敦大學佩爾茨藝廊,英國)、「高重黎影展暨藝術展:電影他者的電影」(2011,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耿畫廊,台北)等;聯展包括:「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2015,關渡美術館)、「2014 關渡雙年展」與「憂鬱的進步─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2,鳳甲美術館,台北)等。高重黎曾於1984-88連續獲五屆七項8釐米「實驗」、「動畫」、「記錄」類電影金穗獎。
張世倫,藝評人,攝影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ACT藝術觀點》等刊物與專書,並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書。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術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備註
本系列講座第三場 (05/20陳泰松主講) 因故取消,總共參與四場或四場以上講座的觀眾,仍將致贈本館當代藝術相關出版品一本,請攜帶原蓋章表格,以現場簽到蓋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