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欽一郎在「台灣風光的回想」一文中曾經提及:『永樂町後方,有條環繞的小陰溝,其上架著一座橋,如今已被換成新造的眼鏡橋,…沿著水溝的兩旁,往往可找到絕佳的作畫題材』。日治時期石川的學生們以迪化街附近小陰溝為畫題的例子很多,倪蔣懷本身便有一系列描繪這地區景色的作品,其中以《台北李春生紀念館》一作畫幅尺寸最大,構圖布局最完整,色彩表現溫潤清雅,曾入選1929年的第三回台展。此圖另一特出之處是使用水彩畫於畫布上,全圖上色採用乾疊法,展現類似油畫渾厚的調子,而不是一般透明水彩流動的效果。(節錄:林育淳/典藏目錄1997-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