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學報 | 42期

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

Wake up! Taiwan Punk Fanzine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Zines

  • 文章名稱
  • 作者
    簡妙如
    JIAN Miaoju

作者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一、進入龐克小誌(punk zine)星球

 

1976 年,英國有位銀行小職員、19 歲的Mark Perry,看了《新音樂快遞》(NME)雜誌對於紐約新興龐克(punk)場景的報導後,非常感興趣。他買了其中美國樂團Ramones 的專輯來聽,立即愛上。這種新的龐克音樂,大多是短短兩分鐘多的歌,唱著吸強力膠、棒球棒、電鋸,主打歌還叫「閃電戰波普」(blitzkrieg bop),跟主流搖滾樂很不同。沒多久Ramones 來英國演出,他看了現場後更是驚為天人,也遇到許多同好。幾天後,他想尋找英國有什麼刊物會報導這類新音樂,但除了來自美國紐約一本叫《龐克》(Punk)的小雜誌外,其它什麼都沒有。老闆開玩笑對他說:「你應該自己作一本」。Mark Perry 回到家中,立刻拿出打字機打下一行名稱:Sniffn’ Glue and Other Rock“n”Roll Habits(吸強力膠以及其它搖滾樂啫好),英國第一本龐克樂迷小誌(punk fanzine)《吸膠》,就誕生了。

 

《吸膠》(英文簡稱Sniffin’Glue),刊名直接從Ramones 的歌詞擷取而來,彰顯了當時龐克一詞給人威脅、酒醉、荒誕、嘲諷又暗黑的精神狀態。同時,刊物以回到最基本的DIY(do-it-yourself)方式製作,老式打字機打字,黑色麥克筆手寫刊名和少量繪圖,黑白影印、自行裝訂。1976 年8 月《吸膠》出了第一期,首印50 本、後加印200 本很快賣光,沒多久他辭掉工作專心作刊物,並開始介紹英國本地龐克樂團。包括第四期The Clash 樂團的訪談,指出了龐克的政治性:「最重要的是鼓勵人們為自己而作、為自己而思考、為自己的權利站出來」,也持續鼓吹迷小誌文化:「你們這些讀了『SG』的人可不要滿足於我們寫的,出去,開始作你自己的迷小誌」,持續作了一年,最後一期第12期,竟需印到兩萬本(Perry 2009:5)。英國學者Worley(2020)指出《吸膠》的重要性:「首度將其小誌定義為是為了龐克而作。……設定了龐克小誌(punk zine)的美學原型,啟發1976 年以來無數以潦草的「n」為名的雜誌,成為一股新浪潮。這是一個以文化突擊為主的刊物,刻意要不同於當時主流的音樂媒體」(Worley 2020:18)。

 

 

雖然時間不長,但《吸膠》和同年2 月出版的紐約《龐克》同名小誌一樣(Spencer 2008:158-160),在其發行的一年裡,已影響到夠多的人,從原本地區性的樂迷誌(fanzine),連結成世界性的龐克網絡(O’Hara /張釗維譯,2005:76),在美學風格外,也奠定了龐克小誌特有的政治批判路線(Triggs 2006; The Subcultures Network 2018; Worley 2015, 2017, 2020)。

 

(一)小誌(zine)根源

 

其實在龐克小誌出現之前,小誌(zine, 發音為zeen)這種業餘者自我出版刊物(self-publications),就已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不少研究者指出小誌的根源,可溯及18 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及美國獨立運動時期,一些用來表達意見、創造政治討論與爭論的政治小冊子(political pamphlet),或是,延續至19 世紀後半葉,美國的業餘者新聞(amateur journalism)(Atton, 2002:33)。但一般現今認知的小誌,大多追溯至美國1920、1930 年代的科幻迷小誌,也就是業餘者、科幻迷自己製作的雜誌,以分享科幻故事及評論,用來彼此溝通交流為目的,被稱為fan magazine 或fan-mag,後變成通用字fanzine(Duncombe 2008:11)。Fanzine 在台灣多譯自日本用語「同人誌」(doujinshi),但易與迷二次創作的漫畫同人誌有混淆,因此也有人譯為「愛好者雜誌」(路熙,2021:70-72),或是本文直譯為「迷小誌」、「同好誌」,或是音樂領域譯為「樂迷誌」。1930 年代以來較著名的科幻迷小誌,包括1930 年出現的《彗星》(The Comet),以及1967 年的《史巴克狂歡》(Spockanalia 1967-1970),是以美劇《星際爭霸戰》(Star Trek)劇中的外星人隊長Spock 為主題的迷小誌。1940-60 年代,迷小誌的文化形式擴及至漫畫、音樂領域(Atton 2002:55-56;Triggs 2010:15-19),但大多仍是地下出版品,在同好圈流傳,並未廣為大眾所熟知。

 

1970 年代晚期,因為英美龐克音樂及龐克次文化場景崛起,迷小誌的生產、流通及消費才有爆炸性成長。相反於1960 年代嬉皮文化傳遞的愛與和平,龐克文化表達的反而是憤怒與威脅,充滿對主流社會的不滿。龐克樂迷將龐克美學風格、視覺語言應用於製作小誌,DIY 手工拼貼、革命式口號、惡搞主流廣告、咆哮狂罵的文章,以及許多達達主義藝術技巧,就成為龐克小誌獨特又鮮明的風格(Spencer 2008:157)。龐克小誌,不僅談論及鼓吹他們所喜愛的音樂,更反對主流媒體,反對主流資本主義消費市場,反對中產階級主控的政治體制,慶賀DIY 及業餘者的力量。到了1980 年代,「小誌」(zine)一詞才較通用(Atton 2002:54),來自科幻、漫畫、音樂迷小誌及龐克小誌的影響,擴大為各種次文化類型的愛好者雜誌,以及各種自我出版品。1982 年,美國出現由Mike Gunderloy 主編的《第五號說明》(Factsheet Five)雙月刊,專門收集、介紹及評論各類小誌,這使得原本在不同次文化圈中流傳的小誌被匯集在一起,互相看見、並產生交互影響(cross-fertilized),因而造成小誌數量大增(Duncombe 2008:11)。1990 年代末以來,英美及世界各地對小規模流通的獨立書刊、迷小誌的興趣愈為高漲,小誌文化也由地下轉為地上(from underground to overground)(Triggs 2010:7-8),主流媒體的報導,小誌書籍轉進商業出版,各種國際化的小誌座談會、獨立藝術書刊市集(art book fair)紛紛舉辦。可以說,小誌在2010年後,已愈成為主流社會所能辨識的文化形式,不再只是地下文化。
 

1. 定義與特色

 

在美國1997 年出版、已再版多次的經典小誌研究專書⸺《來自地下的筆記:小誌及另類文化的政治》(Notes from Underground: Zines and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Culture),作者是紐約大學媒體及文化研究學者、近年致力於藝術行動主義的Stephen Duncombe,他將「小誌」定義為「非商業、非專業、小規模流通的雜誌,由創造者自行生產、出版與發行」(Duncombe 2008:10)。首先,由非專業的業餘者所製作,是小誌一大特色。但小誌的前身「迷小誌」一詞,則更強調這些業餘者是迷(fans)的身分,是迷以介於個人信件和雜誌之間的文體,在同好之間分享、評論及及引介其次文化嗜好,作成雜記、通訊筆記或小冊子刊物。

 

其次,小誌另一重要特色就是DIY 文化。因為小誌是業餘者自己一人手工製作,或只有幾個人一起撰稿,用較低階(lo-fi)、低成本的材質與科技,比如打字機、家用電腦、手寫手繪、剪貼、攝影、新聞紙改造……等等方式,影印及自行裝訂完成。成本可以由零、或只需郵寄成本,到大約五塊美金,售價也是自訂。外觀有的是單頁折疊,大多是十多頁的小冊子,形式規格完全不受限制。

 

最後,小誌還有小規模流通、非為營利的特色。小誌的發行方式,大多是人際流通、定點寄賣、郵寄,或在展售活動中販售或交換,售價只是為平衡成本,完全不以營利為目標。甚至,透過以物易物的交換系統(a barter system)來交換小誌,也很普遍,也是平等參與信念的一部分。而小誌發行數量,有的只印幾本,有的已在小誌圈中有追隨者,像美國舊金山獨立音樂場景中著名的個人誌―《彗星巴士》(Cometbus),每期就能印到1200本,但根據Duncombe 估計,以美國為例,各小誌平均印量多為250 本。那麼這樣的小規模市場,到底有多大?以1997 年的研究來看,他保守估計當時美國境內至少有10,000 本不同的小誌流通,而由小誌作者及讀者群所構成的小誌社群人數,約在50 萬-75 萬人之間(Duncombe 2008:15-17)。另一位英國學者Teal Triggs 在她的《迷小誌:DIY 革命》(Fanzines: The DIY Revolution)一書中則指出,1994 年英國衛報就曾報導,美國至少有20,000 本小誌,甚至每年已有20% 的小誌是在淘兒唱片行中賣出(Triggs 2010:7)。因此,我們或可把小誌定義為:業餘愛好者自製刊物;特色是DIY 精神、不為營利、只有小規模流通,常來自特定的次文化社群。

 

2. 代表作及影響

 

在1980 年代的《第五號說明》中,小誌有多樣類型。包括迷小誌、政治小誌、個人誌(personal zines, perzines)、網絡誌(network zines);或是邊緣文化小誌、宗教小誌、職業小誌、健康小誌、性別小誌、旅行小誌、地下漫畫小誌、文學小誌、藝術小誌等等類別(Duncombe, 2008:15-17)。英國研究者Amy Spencer 她由小誌的歷史演變來看,大致區分為科幻小誌、敲打世代(beat generation)時期的詩文獨立出版、小型新聞誌、藝術小誌、政治小誌、音樂小誌等類別(Spencer, 2008:79-186)。以龐克及音樂小誌來說,美國的著名小誌包括《龐克》(Punk)(1976)、《追尋與破壞》(Search and Destroy)(1977)、《懶人與生菜》(Slug and Lettuce)、《彗星巴士》(Cometbus)、《粗俗生活》(Profane Existence);也有女性主義龐克搖滾小誌,像《暴女》(Riot Grrrl)、《硬蕊加州》(Hardcore California)等;還有綜合性、引介場景訊息的網絡型小誌,如《第五號說明》(Factsheet Five)、《最大值搖滾》(Maximum Rocknroll, MRR)、《龐克星球》(Punk Planet)(Duncombe 2008:15-17; Spencer 2008:158-186)。

 

在1990 年代美國另類搖滾成為排行榜冠軍前的十年,這些音樂次文化圈裡的迷小誌,早就是建構美國獨立音樂場景的重要一部分(Azerrad 2002)。而英國龐克年代的代表性小誌,則包括《吸膠》(Sniffin’ Glue)(1976)、《擠破與撕裂》(Ripped & Torn)(1976)、《倫敦憤怒》(London’s Outrage)(1976)、《有毒塗鴉》(Toxic Grafity)(1980),以及建立龐克反抗美學及政治表達路線,由龐克樂團自己出版的小誌,如The Sex Pistols 的《英國無政府》(Anarchy in the UK)(1976)、The Crass 的《國際歌》(International Anthem)(1978)。

 

(二)台灣小誌風潮

 

若將目光移回台灣,在2010 年前後,不論是獨立書刊(independent publications)、自我出版或DIY 小誌,也逐漸在本地文化界、媒體及學術界受到更多關注。可以說,尤其在2010 年代後期至今,台灣小誌文化,也呈現出一種「由地下轉為地上」的大爆發現象。

 

首先,小誌相關的展售活動及交流平台陸續出現,獨立書刊、小誌等用語常被混合使用。比如2000 年就創辦的台北「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在2010年後,除了傳統出版社,在創意市集中也已有獨立書刊及小誌攤位參加。而2007 年在台北成立的獨立書店「下北澤世代」,先是線上經營,後則以實體書店展售,持續引介國外的藝術書刊及小誌文化,並推廣本地創作者到國外異地交流,尤其是去參加日本獨立藝術書展(Tokyo Art Book Fair, 2009-),帶動藝術創作者投入自製藝術書的風氣(洪芷寧,2014:58-59)。2013 年,幾位與獨立音樂場景有交集的小誌創作者,共同創辦「小誌/ 獨立刊物市集」(Not Big Issue),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小誌社群交流活動,連辦四年結合獨立音樂及小誌的市集,已可達40-50 個攤位參加。2016 年,台灣出現向國際獨立藝術書展看齊的「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 2016-),成為本地最大的獨立藝術書交流平台,超過百組創作者參與,2018 年的與會人數規模已超過5000 人(簡榕萱,2019:43)。

 

其次,台灣的出版界與主流媒體也開始頻繁地引介小誌文化,「ZINE」這個英文字,更被認識及使用。初期是田園城市出版社,在2012、2013 年舉辦多場小誌展覽,介紹zine 是手工製作、題材及形式不拘的獨立出版(洪芷寧,2014:59-62)。其後,《藝術觀點》雜誌2014 年第59 期,也將「獨立小誌ZINE」編在行動彈藥庫專欄,列為21 世紀關鍵詞(五所純子/墨科譯,2014:112)。而隨著2016 年草率季的出現,由於規模可達14 個國家、180 個國內外創作者參與,主流媒體、網路媒體的報導露出也大幅提昇。2018 年,由總統擔任會長的半官方組織中華文化總會,特別策畫「誌世代My Zine」的大型主題展覽,以獨立出版為主題,展出台灣與荷蘭的三類獨立出版,包括書籍、雜誌及zine。其中zine 被定義為比起另外兩類獨立書刊,「較為自由、具有個人及實驗精神」,展區中的小誌包括個人圖像、攝影集、旅遊日記、集體創作或故事繪本等等類型。而文化總會的官方刊物《新活水》,在2018 年的復刊第三期,也以「我的雜誌,我的世界」為主題,介紹「zine 世代」。在該專題的介紹中,本地20 位小誌創作者的專訪,被界定為「做自己的雜誌、說自己的故事」的世代文化風潮(新活水,2018,第3期)。

 

同時,以獨立書刊、小誌為主題的碩士學位相關論文,在2010 年後更是陸續出現(黃思慈,2013、2015; 洪芷寧,2014;簡榕萱,2019;夏菉泓,2020)。這些碩論研究者,大多也是新世代的小誌文化參與者,不論是作為創作者或讀者,也使這波台灣的小誌文化風潮,被納入本地學術研究視線中。關於獨立書刊、DIY 文化生產,以及小誌的美學脈絡,這些研究紀錄了許多本地小誌生產及推廣的重要時刻,以及主要的行動者、交流平台,還有重要的空間據點。在這些研究中,雖然也會提及一部分本地的龐克小誌,但有關國際的獨立音樂、地下文化場景中的小誌文化,仍少有系統性及理論化的討論。同時,點燃1980 年代以來獨立音樂及小誌文化運動風潮的龐克小誌,也僅有《龐克哲學》(O'Hara /張釗維、吳佳臻譯,2005)中譯書有介紹,其它中文文獻仍很缺乏。直到2021 年8 月中旬,也是本文寫作期間,台灣出現第一本介紹小誌歷史及文化的新書,《小誌指南》(路熙,2021)。這是本地小誌先行者《毒草》(Toxic Weeds, 2011-)創作者路熙,以募資方式出版,書中介紹國內外小誌發展脈絡,將小誌定義為:「不專業、不以營利為目的、由一人主理方向、主題另類地下、有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少量發行」(路熙,2021:97),非常精準。同時期也有一本訪談書《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問世(朱盈樺,2021),訪問了台灣獨立書刊重要參與者們,這也說明了小誌、獨立書刊文化受矚目的現況。

 

在上述發展時間點下,筆者以過去台灣獨立音樂及跨域次文化的研究為基礎(簡妙如,2013;Jian 2018),先探討國際小誌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文化政治特質,再進一步重現本地曾在2000 年初出現的龐克小誌風潮。除了追溯本地龐克小誌現身前後的脈絡,也探討龐克小誌及其相關的DIY 文化運動,對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的影響。本文認為,由龐克小誌、音樂迷小誌作為認識入口,或可在藝術書刊、自由表達之外,提供另一種文化政治的視角。

 

二、小誌次文化的反抗政治

 

1990 年代晚期到近年,西方學術界已累積許多對於DIY 文化、龐克運動及小誌的研究(McKay 1998; Duncombe 2008; Atton 2002, 2010; Spencer 2008; Triggs 2006, 2010; Dunn 2016; Worley 2015, 2017, 2020; The Subcultures Network 2018; Guerra & Quintela 2020a)。不論是被稱為反抗文化、另類文化、DIY低傳真文化,在不同時間及社會背景下,作為次文化,以及具有反抗性(resistance),仍是小誌DIY 文化的重要內涵。次文化在1970 年代的研究中,原本指的是社會中的附屬群體1所擁有的表達形式與儀式;不同時期出現的次文化,總被視為是對公共秩序的威脅,因為另類而被拒絕、讉責及刻板印象化,或被輕視為無傷的丑角(Hebdige 1979:2)。但現今的次文化,除了原意,更指向各類不同於主流文化的地下、小眾、另類文化群體,由品味、喜好而集結。

 

Duncombe 把小誌視為是左派的、政治性的另類文化運動,在小誌的地下文化中,他看到不同可能性的種子:「一種新形式的溝通及創造,一種來自憤怒的理想主義的爆發,訴說著邊緣但卻充滿能量的文化」(Duncombe 2008:8-9)。美國的政治學者、龐克文化研究者Dunn 也指出,龐克的DIY精神,並不是次文化「青年」專屬,反而,跨越各年齡層,龐克本身就是一種反抗政治,這個反抗只有兩個步驟:「第一步就是拒絕主流美學、主流文化,第二步就是自己動手做出另外的」(Dunn 2016:13)。Andy Bennett研究當代新世代所擁抱的DIY 文化,也指出其中的反霸權潛能,因為這些DIY 文化事業都是想要遠離主流,想追求創意及美學上的滿足(Bennett 2018:149);在其最近的小誌研究文章中,提出了四個當代小誌文化形式的標誌特質:DIY 思潮與美學(DIY ethos and aesthetic)、反主流立場(anti-mainstream positioning)、親密感(intimacy)、與情感資訊的強度(intensity)(Waston & Bennett 2021),可看到反主流仍是小誌文化的重要特質。

 

換言之,小誌文化,突顯的並不只是業餘者美學或自由表達,反而它的文化脈絡及文化形式本身的反抗性,也就是挑戰文化權力關係的文化政治意涵,值得再探。這樣的小誌反抗政治,可由三個面向來進一步討論:1. 挑戰主流文化;2. 建立另類社群;3. 全球反抗政治。

 

(一)挑戰主流文化

 

首先,小誌的反抗性政治就是另類文化對於主流文化的挑戰。小誌的生產,經常來自於製作者對於主流資訊感到不滿,或不滿足,更是狂熱的迷、社會適應不良者(misfits)所創造的另類媒體。英國學者McKay(2020, p.vi)提到,他喜歡fanzine 一詞更甚於zine,因為突顯以迷作為主體,尤其是保留其「狂熱」特質(short for fanatic);迷小誌,也就是迷無法由主流媒體獲得熱切想知道的資訊,並且有話想說。Chris Atton 便以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的概念來說明小誌,他認為1970-2000 年間英美小誌文化的出現,其實就是一種「離開接收主流文本(節目、書籍、文類)的運動,而其生產就是接收這些其它文本的結果」(Atton 2002: 54,黑體為本文所加)。這些小誌創作者及閱讀者,或可稱為小誌人(zinesters)他們將眼光轉向自己,而非那些「它者」(名人、文化對象或活動),轉而研究自己的思想與表達。

 

另類媒體,也是次文化族群奪回在主流文化消失的發言權。英國龐克運動,就是工人階級青年藉由DIY 生產迷小誌,才能以自己的方式、語彙及符號說話,對主流媒體的刻板印象與偏見,發出反抗性怒吼。而且小誌以更即時、快速的方式自行印製出刊,《倫敦憤怒》的小誌作者John Savage 便表示,當時英國龐克小誌一週就能快速賣出一萬多本,很快地燃起場景,並像野火一般散播DIY 精神(Savage 2002,引自Spencer 2008:166)。日本的女性小誌藝術家五所純子,也提出獨立小誌的精神就在於「發佈訊息」,而且是另類、替代的性質;她說小誌像是「偷偷把自己創作的書擺在大型書店暢銷商品中,擾亂顧客的『萬置』(什麼地方都放)」;她也把小誌比喻為「紙炸彈」,潛在地存於四面八方的,「傳播訊息人和接收的人之間存在的時差,正是即時性的網路所久缺的,通過手的觸感才能真實感覺到的物體,紙張所擁有的時間性……,帶來的愉悅、快感」(五所純子/墨科譯,2014)。

 

而且,小誌可以被任何人、每個人所生產,避開既有的商業網絡及其實踐,一切自己來(Dunn 2016:198-199)。在1980、1990 年代,美國地下音樂場景中掀起第二波的DIY 小誌浪潮,以懶鬼(slacker)作為當時X 世代那種疏離冷酷的自我形象;同時,女性主義運動、酷兒運動也都以小誌來表達,如暴女運動小誌Jigsaw、Riot Grrrl、酷兒小誌J.D.s(Beyer 2020),成為性邊緣族群的另類媒體空間。加上影印機及個人電腦已更便利可及,各式個人誌的生產,使日常中的無名氏們得以發聲,提供了更多文化反抗的潛能。

 

可以說,小誌文化雖然早於1970 年代的龐克運動,但正是在龐克以DIY精神,促成反主流文化運動、反公司化商業主義、反對維持現狀,反對只是被動消費,才帶出1980 年代後小誌的革命性成長(Triggs 2010; Spencer 2008:157, Dunn 2016)。

 

(二)建立另類社群

 

其次,小誌也有助於建構社群、創造音樂場景。Atton 認為在另類媒體之外,小誌的功能更是建構及推動社交性,迷小誌總是創作者、讀者的彼此互動與認識,它的意圖總是對話的,並非獨語,是「用來產生社會關係的代幣」(a token for social relations)(Atton 2002:55)。而且實體小誌有強大的感染力,會讓人想動手做一本,它作為地下出版物的短暫存在特質,也能激發讀者與創造者之間親密的、情感的連結,不只是社群感,更是具體的社群(embodied communities)(Piepmeier 2008:214)。

 

Atton 指出小誌有兩種「促進社交的可能性」,內部的及外部的社交性(Atton 2002:60-61)。內部社交(internal sociability),指的是組織、生產、編輯及書寫小誌的過程。在從事小誌生產活動時,總是好玩有趣的,總是在特定的社會場域,但它的生產結構,不會像是工作職責,反而是出於熱忱的創造性行動。外部社交(external sociability),則是指透過小誌作為媒介,建立社群關係,社群才是個人化小誌可以作為避難所或慰藉的地方,這樣的社會關係意義遠超過個人,而是有共同興趣的真實關係(lived relationship)(Atton 2002:61)。

 

這種內外部社交性,也有助於個人克服在主流社會的社交障礙,或是地理區域的侷限。英國1980 年代末成立於布里斯托(Bristol)的傳奇獨立廠牌莎拉唱片(Sarah Records, 1987-1995),兩位創辦人都是獨立搖滾樂迷,他們在16 歲或19 歲時就自己做樂迷小誌帶到演唱會現場,用小誌和人交換,克服害羞也以小誌的內容開啟話題。創辦人Clare Wadd 說明她如何進入音樂場景:「我喜歡音樂、喜歡寫作,小誌可以結合這兩件事,……我不會唱歌、沒想要玩樂團,也不想站在舞台上,做小誌就是進入場景的方式」(White 2016:26)。另一位創辦人Matt Haynes,他先前的小誌《你害怕快樂嗎》(Are You Scared To Get Happy? 簡稱AYSTGH),在獨立音樂社群中小有名氣,不論是美學、內容,以及每期附薄膜唱片(flixi disc)作法,但他本人卻一直是以有社交障礙的模樣著稱(White 2016: 20-21)2。Duncombe 的研究也指出,小誌的生產常來自於大都會的衛星地帶,在他收集的美國1,142 本小誌中,有749 本來自於各州主要城市之外。換言之,因為資訊匱乏,以及對於都市上流化及波希米亞生活的嚮往,這些待在小城鎮裡、具有創意的社會適應不良者,更需以小誌拓展社交,建構一個虛擬的波希米亞(Duncombe 2008:17-18)。

 

同時,特定地理區域的小誌也有助於當地場景的擴張與紀錄,使場景有可見性,也有歸屬感,更直接影響場景本身的形成(Spencer 2008:167)。Quintela 及Guerra 的研究便指出,迷小誌對葡萄牙龐克場景的出現及團結具有重要性,他們偏好場景/Scene 一詞,是因為場景更能突顯局內人的觀點,並反映行動者、脈絡及產物的複雜性(Quintela & Guerra 2020:49)。音樂場景包括人群網絡(如音樂人、活動主辦、支持者、編輯等等),實體產品(如迷小誌、唱片、海報、傳單、衣服),音樂活動(如音樂節、CD、樂器、黑膠、卡帶、演出),實體地點(演唱廳,酒吧、社群中心、休閒及居民中心,青年俱樂部)等等要素。他們研究1978-2013 年間,總數約140 本不同的葡萄牙龐克迷小誌,發現小誌內容大量書寫正形成中的特定音樂類型場景,如樂團、演唱會、唱片、空間、廠牌或發行商的介紹;小誌也會有各式樂評,並特別捍衛自己當地的音樂場景。同時,小誌敘事表達了感受、忠誠度與連結,以及對特定音樂的情感與理由(p.61);也表達對於社會的批判,在小誌中慶賀音樂社交性的快樂,建立社群認同。因此,Quintela 及Guerra 便認為,迷小誌不只在場景動態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有助於場景的發明與維繫(Quintela & Guerra 2020:64)。

 

(三)全球反抗政治

 

最後,全球化的小誌文化運動,更具有廣泛的政治批判及反抗潛能。1990年代後期,更多世界各地小誌次文化的交流,支撐出在日常生活中,而非國際政治場域的全球反抗政治。美國的政治學者、龐克文化研究者Dunn 便認為,小誌已成為一種全球媒介,龐克小誌不只能全球流通,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全球共通的形式(global form),為世界各地的龐克社群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宇宙(Dunn 2016)。小誌的全球流通,是以多元化的方向,跨越國內及國際間的疆界而流傳。各種來自國外的小誌,有時是郵購,也有透過旅行的迷自行攜帶,或是透過巡迴中的樂團自己發行、交換。這些全球小誌的流通,大多數是手傳、非正式網絡、隨機的交換;而且龐克小誌大多歡迎及允許重新影印再製,因此他們的第二、三代就會比原版流通到更廣的地方,很快地發展成龐克的跨國流通網,可以交流及繼續流傳。

 

這樣的全球反抗政治的串連,一方面是因為龐克運動的跨國流通及影響力,DIY 精神成為全球龐克共通的文化及政治實踐。退出公司化機制,自己辦演唱會、發行唱片,這種DIY 思潮也促成了198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獨立音樂文化的崛起(Azerrad 2002; Spencer 2008)。但另一方面,2010 年後,DIY 文化已不限於龐克、獨立音樂社群,Bennett 提出次文化志業(subculture career)的論點,認為當前的DIY 文化已演進為次文化或全球另類文化的專業主義,目標是使其另類美學主張,在經濟上也能存活(economic sustainability)(Bennett 2018)。現今的小誌DIY 文化,也已蛻變為一股新興的、反抗新自由主義的力量,是另類的社會化路徑(alternative socialization paths)(Bennett & Guerra, 2020b, p.12-13)。這樣的反抗性思潮,更強調另類媒體及另類資訊管道,強調直接的行動策略,另類的生活系統,如拒絕公司、商業連鎖店以及跨國公司,發起佔屋(squatting)、合作社(cooperatives)、新形態家庭打造、剩食再利用等等行動。很明顯地,雖然文化生產仍是這股DIY 行動、甚至是DIT(do it together)實踐的核心,但卻與早期有所不同,變成更廣的生活方式反思,更進入日常生活的藝術及文化行動(高俊宏,2014、2015)。

 

這股由DIY、DIT 行動而產生的反抗政治動能,也反映在2010 年以來,全球地下文化場景的學術研究連繫。英裔澳洲學者Andy Bennet 和葡萄牙社會學者Paula Guerra,2014 年開始創辦每兩年一次的全球地下音樂、龐克文化的國際會議,在葡萄牙Porto 大學舉辦;會議名稱為「保持簡單、會更快」(Keep it Simple, Make it Fast,簡稱KISMIF)3,完全就是龐克精神寫照。多年來,集結不同國家的研究案例,也展現出全球化的DIY 地下文化浪潮,以及各國在後工業及全球情境中的新興文化政治。不只英美、葡萄牙,在希臘、阿根廷、法國、加拿大都有相關的小誌文化研究(Bennett & Guerra, 2020 a, b; Guerra & Quintela, 2020a, b)。2020 年9 月第一本討論小誌的學術期刊Zines4,也在法國創刊,可以法語、英語及西班牙語投稿,強調小誌已成為當代爭取思想及創意自由的重要媒體。

 

綜合上述,我們或可進一步提問,那麼台灣是否有類似的小誌文化政治?尤其是龐克小誌、獨立音樂場景中的小誌,有何本地的次文化及反抗政治形貌?筆者透過多年的田野調查及訪談5,以三階段檢視:1990 年代,2000年初,以及2010 年後迄今。本文以約三十年的回顧,初步檢視台灣本地龐克小誌的相關發展歷程,並探究其中的文化政治意涵。

 

三、1990s:壞學生地下刊物、廢人幫

 

台灣曾出現最接近龐克小誌形態的DIY 刊物,應該是在1987 年解嚴後、以及1990 年3 月野百合學運後,出現在大學校園中的地下刊物6

 

(一)當「壞」大學生開始編輯

 

這批1990 年代初的地下刊物,如台大《苦悶報》、清大《大便報》、《衛生紙》、輔大的《甜蜜蜜》,來自不同大學的學生社團,一部分與反抗文化有關,一部分與音樂文化有關。內容百無禁忌,視覺形式更是以混合手寫、手繪塗鴉,達達主義超現實的拼貼,充滿DIY 手工感;也有文藝刊物路線的《台大人文報》。研究者及策展人游崴,稱這批刊物是大學裡一群「歪掉的好學生」,以顛覆性、戲謔性的編輯風格,表達對於主流文化與體制的反抗與挑戰,「透過『壞學生』的視域,將抽象理論與感官體驗在紙本中組裝起來」(游崴,2020)。刊物裡呈現對中產階級教養的顛覆,擁抱俗文化、性與身體,以分類廣告徵A 書、徵婚或大麻,挑戰禁忌話題(苦悶報、愛福好自在報);還有以地下漫畫表現骯髒、噁心、低級、色情的潰爛美學(大便報),表達類似無政府、後現代及解構主義的精神狀態,在《小誌指南》中也有詳細的介紹(路熙,2021:107-129)。這批壞大學生中,還出現本地第一代龐克樂團,主要由兩位台大學生蔡海恩(左派)、柯仁堅(小柯)所組成的濁水溪公社(LTK Commune),《苦悶報》就是由他們所創辦。1992 年出版、只有一期的《苦悶報》,刊載〈濁水溪公社92 宣言―射殺鋼琴師〉,以超現實小說筆法虛構了一個由龐克、同性戀者、無賴、窮光蛋取代中產階級鋼琴教師的天下。這個宣言,被稱為是「台北地下噪音的歷史性文件」,揭示了各種現實與超現實的不正確主張(林其蔚,2015:157)。而樂團自創台客搖滾風格、惡搞式行動劇演出形式,歌詞80% 使用台語,充斥不雅粗鄙用詞,以戲謔、底層口吻批判社會,創作〈問題社會〉、〈卡通手槍〉、〈農村出事情〉等代表歌曲。每次演出即興式行動劇所帶來的驚嚇效果,混亂後果,非常接近英國龐克運動中,挪用國際情境主義、達達主義藝術的驚嚇、破壞常規表現手法,是台灣199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龐克音樂運動。

 

除了龐克音樂,這批地下刊物參與者,也另有一群噪音、實驗音樂、前衛藝術的愛好者(游崴,2015)。包括輔大的林其蔚所組成的台灣第一個噪音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以及由王福瑞、郭冠英創立的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Noise」,並在1993 年發行同名刊物,是本地第一本實驗音樂愛好者通訊,在1993-1995 年間連續出版了十期(路熙,2021:127)。同時期,還出現多本介於地下刊物、唱片行/唱片公司機關報的音樂通訊雜誌,比如《音速青春》,是ROXY 的DJ、也是水晶唱片國外部經理林志堅所創辦,還有《獨立搖滾》、《Rock Pond》、《安達曼島民》等刊物(同上)。這些熱鬧的校園地下刊物、音樂雜誌,雖未以zine 自稱或有小誌文化意識,但如其參與者林其蔚所言,在1990-1995 年間已「呈現了一整個世代極度異質於社運和主流學運的文化景觀」(林其蔚,2015:156),可說是當時挑戰主流文化的代表。

 

(二)台中廢人幫龐克場景

 

相較於「濁水溪公社」及《苦悶報》等反叛地下刊物,1990 年代後期,台中則出現本地的龐克「場景」。1997 年,靜宜大學熱音社幾個學生成立了新樂團「無政府」,四位團員的共同喜好就是「濁水溪公社」。主要成員是貝斯手愛吹倫Allen(劉培倫),及吉他手賣冰仔(楊銘泰),前者熱愛吸收各類音樂資訊,是領袖型人物,後者則喜歡研究龐克的歷史與理念、強調社會批判。1998 年9 月,無政府和同好陳低低等人在台中火車站的二十號倉庫,DIY 舉辦第一屆《倉庫搖滾》,之後每隔兩個月改在阿拉pub 舉辦,參與人數約在150-400 人之間,也邀請台北、高雄甚至日本樂團表演。活動中台上台下的熱烈情緒,舞台跳水(stage diving)、觀眾隨音樂而互相衝撞(mosh pit)、激烈彈跳(pogo),在樂迷間口耳相傳,除台中本地,更吸引高雄、台北的樂團及樂迷參加(陳妍君,2001:212-213)。許多現今活躍的獨立樂團,包括「滅火器」、「透明雜誌」、「傷心欲絕」等成員,大多在其16-20 歲左右的時期,都曾經參加。當時有一群歌迷,他們打扮炫麗,在台下跳動衝撞玩跳水,比台上演出者更賣力,創造台上台下的一整套景觀,後來Allen 將他們組成「廢人幫」,成為形象鮮明的龐克公社。「廢人幫」系統的樂團,還有「混亂之島」、「複製人」、「神經樂隊」、「售貨員」、「鋼管辣妹」,以及來自高雄的「自由式」。除了辦活動,1999 年賣冰仔還和Allen 在台中的「海洋之聲」地方電臺,主持節目〈第二果菜市場〉(陳妍君,2001:198),介紹非主流創作音樂,還有政治評論。2001 年8 月後,《倉庫搖滾》活動改稱為《廢人party》,一直辦到2004 年停止。「廢人幫」的熱烈場景,使「無政府」小有名氣,2001 年曾在水晶唱片發行同名專輯,複製人的歌曲也曾收錄在角頭唱片《少年哀國》合輯中,「廢人幫」相關樂團曾在2004 出版合輯《廢向陽光、廢向你》。但隨著各成員畢業、樂團及廢人幫解散,只有Allen 仍持續玩音樂7,另一吉他手阿傑現為「光景消逝」主唱,「複製人」主唱近年則以lofi 嘻哈音樂人Puzzleman 復出。

 

無政府等樂團及廢人幫曾形成一段鮮明的台中龐克場景,帶動了台灣由中部擴及南北的新一波龐克風潮。場景中已有特定的人群網絡、產物、活動及地點,在美學上也是DIY 龐克形象,如海報、傳單,手工塗改新聞照片的專輯封面,DIY 改造制服、互理龐克頭、染髮,以龐克手鍊狗項圈形象出現等等。但「廢人幫」社群本身卻沒有出龐克小誌,關於場景的記憶與影響,多留存在參與者的回憶與各式網路文字、影片中。

 

四、2000s 初:台灣龐克小誌!

 

然而2001 年底,就在當年倉庫搖滾活動外,還是出現了台灣第一本龐克小誌:《小柯!醒醒吧~》(CKSinSinBah)。這本小誌是由「(oo) 本主義」(音:豬本主義,英文名稱為Kapitalism)所製作,可說台灣第一本有意識地與國際龐克文化連結的龐克小誌。Punk 在其中的正式名稱是:叛客。

 

(一)《小柯!醒醒吧~》

 

(oo) 本主義創辦人周小虫(ID: shamdoer),1975 年生,嘉義民雄人,從國一開始聽廣播買卡帶,並喜歡上英國龐克經典樂團The Clash。因兄長們在台北常上去,發現宇宙城唱片及《搖滾客》雜誌,認識水晶唱片及其引介的各式另類搖滾音樂,開始更熱切地購買、收集與挖掘,發展出自己的音樂偏好。後來考上家門外的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隨著網路到來及大學BBS站的風行,他不斷吸收各種音樂資訊,參加過愛樂社,還曾到嘉義的蘭潭之聲民主電台客串主持節目《獨立音樂世界》,介紹非主流搖滾樂。在休學當兵的1999 年,因參加春天吶喊認識一位美國來台灣學中文並實習的女孩Ann,她介紹了幾本美國龐克小誌如《最大值搖滾》(Maximum Rocknroll, MRR)、《龐克星球》(Punk Planet)給他,他才發現更深刻的龐克文化:「punk有它自己的體系,punk 社群還有zine 的文化」(研究訪談,2013/01/22),他開始跨海郵購《最大值搖滾》這些小誌,看到其中很多訪談,認識了美國專作龐克音樂發行的獨立中盤商摩丹唱片(Mordam Records 1983-),不斷購入他們旗下音樂。當年復學後,他在BBS 台文站申請叛客版,隔年上台北短暫工作之後,便創辦一人郵購廠牌―(oo) 本主義,以既批判又嘲諷的顏文字,響亮又有創意的名稱開始DIY 事業。(oo) 本主義引進摩丹唱片發行的四十多家不同廠牌、不同形態的龐克音樂作品,尤其偏好玉樹唱片(Jared Tree)、亞洲人唱片(Asian Man Records)等廠牌,以龐克、硬蕊(更強烈的龐克)、咿默(Emo)等樂風為主。由於(oo) 主義的音樂品味獨特、樂評觀點有說服力,很快成為後水晶唱片時期,本地樂迷新的另類音樂資訊管道8,引介了許多《我的樂團是你的生活》(Azerrad, 2002)書中的美國獨立樂團,比如Cap’n Jazz, The Promising Ring, Minor Threat, Fugazi 等等。

 

2000 到2001 在台北期間,周小虫曾在音樂場地ROXY VIBE(搖滾屋)、後在聖界寄售自己引進的唱片,也把浦城街只兩坪大的狹小二樓租屋處,作為可讓樂迷試聽購買的唱片行。除了台文站龐克版,也架設廠牌網站,發佈郵購目錄、介紹音樂資訊,並將(oo) 本主義登錄進《訂下你自己該死的生活》(Book Your Own Fuckin' Life)這個MRR 底下的國際龐克網絡電話簿(資源指南),作為台灣龐克廠牌代表。當時台北的地下電台寶島新聲民主電台,每天晚上有個「台灣搖滾共和國」節目,由閃靈的林昶佐、Doris 集結一些人主持,每天介紹不同音樂主題,如後搖、黑死金屬、台灣樂團、龐克及搖滾大事評論等,周小虫主持周四節目《PUNK 不只是龐克》9,影響很多現今活躍於台灣的獨立樂團,而當時他們都還只是愛聽音樂的高中生樂迷。

 

《小柯!醒醒吧~》在2001 底出刊,主要是想介紹(oo) 本主義有販售的音樂。名稱中的小柯意指當時形同散團的「濁水溪公社」,據說也是嘲諷美國總統柯林頓、英文名稱還暗罵蔣介石等多重涵義(路熙,2021:134)。創刊號直言這是「目前台灣本土唯一的一本叛客小雜誌」,也感嘆本土新叛客團未出現,沒跟上台灣民主政治的進步。內文直接以(oo) 符號作為廠牌簡稱,小誌的自稱是CKSinSinBah,電腦打字影印內容,手寫、手繪及剪貼排版,A5 大小、42 頁,影印店裝訂,封面圖像有pain killer 字樣、署名loser,售價一本30 元,印製200 本。小誌內容介紹了許多80 年代後的龐克歷史,對音樂風格及龐克文化的精神也有釋疑。比如第一篇是一位來台灣教英文的澳洲人Rueben,用英文列點寫出他的震驚與不滿,因為看到台灣音樂場景中有人把rap metal 視為Hardcore,批評說這根本是「rap-metal 在我臉上尿尿」,周小虫除了中文翻譯對照,自己也寫了一篇〈請勿誤用Hardcore〉短文10,文末寫著:「叛客們會有反體制、堅持地下、堅持DIY 主張,都是經過思考後的結果,請別將叛客誤認為反對所有事物,這是一種錯誤的偏見」(p.11)。此外,他也介美國龐克小誌《彗星巴士》的傳奇人物Aron Cometbus,並翻譯他的一篇著名文章〈一則叛客音樂寓言:虫虫〉,以老人、大鳥、蛇、和地下室的虫虫,傳神地說出音樂產業攫取地下龐克文化(虫虫)的隱喻關係。也翻譯玉樹唱片兩位老闆的訪談,不同朋友貢獻的樂評、現場音樂會紀實感想和插畫,其中不少篇都跟日本女子龐克樂團「Softball(壘球)」有關,該團當時連續幾年都來台參加《反中國併吞演唱會》、高唱say yes to Taiwan 大受獨立樂迷喜愛,小誌中就有獨家訪談,當然也販售她們的CD。CKSinSinBah 的資訊豐富,文字平易,對音樂風格的介紹精緻又不失龐克語彙,「整張專輯的抽象架構,觸動心底那屬於年少時代的隱隱愁痛,啊……promise ring 依舊閃閃發亮」(p.18-19),「主唱的聲音錄得糊糊刺刺的,這就像在欣賞愛情動作片時,到緊張的時刻卻出現了馬賽克,實在讓人X 到無力!」(p.42)。《小柯!醒醒吧~》完全闡釋(oo) 本主義的音樂喜好,盡力傳遞叛客文化及精神。但可惜的是,也是唯一一本。內頁雖有下期預告,終究沒有作出來。

 

(二)當高中生變成龐克

 

但(oo) 本主義的影響,在當時和現今來看,都像傳奇。傳奇來自於,有一群在台北、年紀不大的國高中生開始接觸龐克音樂與文化,其中也有人開始作龐克小誌,實踐DIY 精神,有兩本代表性小誌《mosh pit》及《紅油抄手》。

 

《mosh pit》(2002-2003),是由當時約18、19 歲、兩個還在準備要考大學的高中生水獺(Hikky /陳必綺)和猴子(Monkey /洪申豪)共同創辦,共有三期。前兩期都只是一張兩頁、A4 大小再折起來的紙,但2003 年3 月出刊的第三期,則發展成一本A4 大小、有42 頁豐富內容的龐克小誌。封面畫著Stop Wars 的標語,內容一樣有訪談、樂評,也有對於音樂文化的釐清(比如金屬樂Grindcore、以及介紹Hardcore 歷史),但也傳達反戰、愛地球、保護動物等訊息。在不同文章或訪談中,常介紹影響他們很深的美國華盛頓DC 在1979-1985 年間的龐克場景,包括如何在一個沒有健康的音樂工業和娛樂事業發展空間的地區(相對於洛杉磯、紐約),以自由、獨立及具倫理道德的DIY 玩團精神,作為punk/hardcore 群體的生存之道;「不飲酒、不吸煙、不性濫交」的理念11,盡力簡化生活、保特一種年輕的心「punk的原意就是像在DC 所發生的音樂運動一樣,建基於互相鼓勵及支持,他們不需要名成利就或者有百萬的消費」(p.21)。因為2003 年美國出兵伊拉克,該期也以反(反美伊戰爭)為政治訴求,首頁的〈we want peace : 反戰記事〉一文,就有朋友劉暐(17 歲)以及猴子自己寫的文章,說了在台北街頭參加反美伊戰爭國際聯合大遊行的感想。小誌中還翻譯日本、瑞典、美國樂團的訪問稿,也有自己訪問香港樂團荔枝王的朋友,聊台灣、香港的龐克、硬蕊場景(p.4-6)、訪問高雄音樂活動新廠牌Putssound 的創辦人阿Band(p.9);訪問影響他們最深的(oo) 本主義創辦人周小虫(p.33-34)。也有書評、電影介紹,比如對反斗智多星(WAYNE’S WORLD)無比推崇,也會有食譜、徵友、小漫畫,以及zine review,介紹剛創刊的《紅油抄手》。當然也一樣對讀者喊話:「兩位主編今年考大學,希望大家有機會跟爸媽去廟裡拜拜時,順便幫我們祈福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下一期也能在《mosh pit》裡看到你的文章!」這本小誌印了約200 本,賣70 元。

 

《紅油抄手》(Redoilhand)則是由三位復興美工高中女生樂迷,在2003 年一月創刊。主要作者為春麗、牛妺張、黑暗人等人,約每兩個月出一期,至少出了五期。手繪封面及黑白影印裝訂的小冊子,A5 大小每本約10-20頁之間,打字稿加上手寫字、手繪插圖,也有照片拼貼,龐克風格十足。

 

眾多寫手同樣是當時台灣一樣喜愛龐克文化、有類似音樂喜好的樂迷,與《mosh pit》會互相介紹,重疊出現的人不少,包括這兩本小誌都有(oo) 本主義周小虫的專訪,或是專文。比如周小虫就在第五期貢獻了一篇〈Strike Anywhere 秘密大公開〉,紀錄自己2001 年秋天到美國跟著Strike Anywhere樂團巡迴演唱的近身觀察,是很經典的樂迷隨團見聞文章。同時第四期有「你最近聽什麼part 2⸺紅油抄手俱樂部街頭大調查」小單元,調查的對象,包括mosh pit 的兩位主編Hikky、Monkey,兩個小誌皆有出現的劉暐、阿呆,地點還是在周小虫民雄家中。當然還是不斷對讀者喊話:「紅油抄手也可變成快樂大家族……你可以寫任何東西到我們信箱,……只要你不是愛穿很貴的衣服穿金戴銀都可以寫信給我們,不寫的話我們也會去找你的歐」(no.4),第五期也有台灣龐克樂團「半導體」的介紹訪談,還有台中廢人趴樂迷陳櫻桃寫了一篇附有照片的〈LOMO 生活日記〉,呈現這個龐克社群的精神:「號呆說:這是我的生活,我不搞笑!短毛狗說:就讓我們一起亂七八糟吧!」(no.5)。只是《mosh pit》及《紅油抄手》,一樣只做幾期便停止。而一樣交叉出現在上述小誌中的朋友Ahblue,2005 年曾出一本《堅果一號》龐克小誌,名稱指涉Hardcore,但也是只此一期。

 

2005 年,還有一本中英文對照的龐克小誌,《龐克什麼"PEAG KE SHEN ME"》(簡稱PKSM)。PKSM 是由一位與國際龐克反抗運動有連結的台灣女生Em Black(小誌中署名Em Feinberg /ㄟ姆),和一位外國友人Andy Deported(安豬)所作。第一篇文章就是〈台灣龐克場景歷史〉,從1980年代戒嚴時期一路介紹到當時北中南場景中的代表性龐克樂團,也介紹了本地的表演場地、音樂廠牌、音樂季場景。在小誌中也有美國樂團、台灣及武漢龐克樂團的專訪,文字密度高,相較於上述高中生龐克小誌,《PKSM》的閱讀挑戰性高出許多,很有學術研究氣息。此外,在台北1998 年左右出現一家龐克服飾店CHAOS,該店在2000 年也出版過介於傳單與小誌之間的同名店家刊物,只有幾頁,但被視為只想賣高價服飾,並非真正要推動龐克文化。另外,一家唱片行「腐膿唱片」,也曾出版過類似龐克小誌的《輾核樂刊》(2005),介紹極端、地下金屬樂。同時,1999 年創立的小白免唱片,在2002 年也曾出版多期免費音樂刊物《小白兔通訊》,彩色印刷很受歡迎,但以推廣店內音樂為主,較非DIY 小誌路線。上述2000 年初的本地龐克小誌,見表1。

 

(三)樂迷的反抗政治

 

除了(oo) 本主義,2000 年初的台灣龐克小誌還有一個重要據點,「解放之聲」(Liberated Rhythms)。高中時期就在二手衣店半工半讀的廖伯威,接觸過MRR 雜誌後開始鑽研龐克文化,2005 年便開起自己的龐克服飾店,「解放之聲」。開店前曾到日本新宿的獨立空間⸺「非常規節奏避難所」(Irregular Rhythm Asylum)考察,非常心儀,他在店內除了DIY 印製價廉物美的龐克T 恤、引進服裝外,也樂於向訪客介紹各種國際的龐克金屬社群文化,以及各種地下音樂、次文化知識或社會見聞,店中更收集4、50 本來自世界各地的龐克小誌,供人閱讀或少量販售(研究訪談,2013/03/08)。解放之聲雖然沒有成立音樂廠牌、做小誌,但廖伯威本人頗有親和力,常常以講述八卦新聞的有趣方式散播次文化知識,他自己也是成軍15 年的硬蕊金屬樂團「Bazöoka」吉他手。解放之聲的穩定經營,十多年來也已是台北地下龐克文化、極端金屬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一些對龐克及小誌文化好奇的高中生、大學生總是不約而同的到訪,閱讀國內外的龐克小誌或各式小誌後,回去就開始自己動手作。包括《毒草》小誌的路熙,以及2013 年在台北新成立的另類漫畫店「Mangasick」店長老B,也曾受到鼓舞。

 

2001-2005 現身的這幾本龐克小誌,除了《PKSM》是以全球反抗政治為主要訴求外,其它龐克小誌則較接近龐克樂迷誌,是對於主流文化、主流社會的反抗與遠離,也是建立另類社群的實踐。除了DIY 帶來解放感,與國外龐克音樂場景有所連結而堅定社群信念外,更因為相同的喜好,而感受到社群的親近性與歡樂。這些龐克小誌雖然以國外Hardcore 龐克場景為師,但受到近在眼前這麼做的(oo) 本主義影響,似乎更深。Hikky 便曾表示,周小虫對她們而言是很神奇的人:「他不會像長輩,因為他個性有點弱(笑),所以會覺得是一個獨特的角色吧,就覺得他行動力很強,比每個人都強……比如進CD 要賣、要去擺攤……比如他寫文章、然後推廣……看到他行動力很強的時候就有一些好玩的事情發生,就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作,而且不會困難……就是什麼都可以,再小的idea 都可以」(研究訪談,2013/4/2)。換言之,社群中身體力行的示範型人物,也會是火種。

 

雖然2002 年後(oo) 本主義轉回民雄,繼續郵購事業、也推出葛洛力的創作專輯,可是不擅經營,2005 左右還是停止運作。但先前影響的高中生們,已組團,包括《mosh pit》中的洪申豪,和阿呆、劉暐、加上劉暐同學唐世杰,組了「一隅之秋」(2001-2005),解散後再組「透明雜誌」(2006-),劉暐組過「生氣的年輕人」、以及後來的「傷心欲絕」;洪申豪與這群受龐克文化影響的同伴,至今仍是DIY 文化的實踐者,在台灣獨立音樂及次文化場域中有深遠影響力。《mosh pit》的陳必綺(Hikky Chen)活躍於獨立音樂場景中從事樂團服裝設計、舞台裝置設計,2009 年加入現場藝術團體「鬼丘鬼鏟」,曾獲台新藝術獎(2017)。

 

五、2010s:龐克、小誌及行動網絡

 

(oo) 本主義的影響,一直反覆在各種音樂人的訪談及小誌中被流傳12,但透明雜誌成立後相關樂團們,則成為新火種。因(oo) 本主義停止,2008 年「透明雜誌」鼓手Trix(唐世杰)、吉他手張盛文(小周)便成立DIY 廠牌「長腦筋」,用來發行自己樂團及好友樂團們的作品,也成立獨立唱片行「Waiting Room」,引進及販售喜愛的音樂,實踐他們所推崇及仿效的龐克DIY 文化。這些成員們總是在網路上、在演出或訪談中,向觀眾、向樂迷朋友喊話,「去組你們的樂團、去做自己的小誌」。這股獨立音樂場景中的龐克DIY 浪潮,也對本地小誌文化產生推動力量。比如製作《毒草》的路熙還是高中生時,就因為在誠品音樂館認識了當店員的張盛文,而被指引去解放之聲,促成《毒草》的出現(路熙,2021:137-8)。《毒草》第一期就翻譯了美國龐克小誌《粗俗生活》的文章,第七期也有張盛文訪談,由此,《毒草》一樣進入了透明雜誌等樂團的音樂場景中。

 

(一)龐克、音樂小誌復興

 

很明顯的,在2005-2010 年間,紙本小誌沈寂了下來。因為玩音樂的人、樂迷,有了更便利的網頁空間,除了原有的BBS 站以及後來的PTT,還有部落格、跨國的My Space, niconico 等音樂及動漫網站,都可以成為交流資訊、發佈音樂、傳達想法的管道及媒體平台。比如透明雜誌的PTT 版面,洪申豪與樂迷像朋友一般互動聊音樂、漫畫與時事,同時他們在2008 年,也短暫書寫電子小誌/部落格《卓別林書報》。但2008 年後,新崛起的Facebook, Instagram 又吸納了BBS 或部落格讀者,樂團、音樂廠牌、音樂場地、音樂寫手或活動單位,幾乎都移往社群媒體,作為發佈訊息及交流的主要平台。場景在網路上沸沸揚揚,紙本小誌像被遺忘。

 

然而,2010 年中期前後,紙本小誌似有一波新的復興。紙本小誌的觸感價值(the felt value),它的親密性與強度,又重新被感受,被珍視(Waston& Bennett 2021);這種有流通侷限、有印刷數量限制的紙本小誌,比起一刷即忘的網路文字,和國外的發展相同,又重新得到更多注目(Ryan2021:215)。甚至成為另一種宣傳方式:「有紙本出來了,限量,不擁有就不存在」。

 

2010 年後,本地與龐克、獨立音樂場景相關的小誌,愈加繁衍及擴張。在筆者近十年的收集中,至少有超過五十本刊物類型、百本數量。在此區分為龐克小誌、音樂小誌、個人小誌、網絡小誌等四類,大多是一人主理,但也有不少是一群朋友或徵稿集結的小誌,有的持續、有的短暫,但刊數、期數已較難估算,當然也還有許多筆者未能觸及的小誌。

 

龐克小誌(punk zine),是以龐克運動的反主流、反抗精神為核心,結合音樂場景、社會議題及行動網絡等介紹內容的小誌。代表性小誌包括,《這聲音燃燒機器》、《場景報告》、《失踪者之城》,至少都曾發行兩期。2010年底出刊的《這聲音燃燒機器》,是由政大畢業、《破》週報記者陳韋綸和朋友組的共力社所製作。主要參與者幾乎都是在解放之聲認識,認同龐克小誌的解放潛力,想以更具左派意識的龐克反抗實踐為主要路線。共力社自我介紹是「一個以『各盡其能、相互幫助、共同參與』為原則的集合」,採用國外使用的集合體(collective)一詞,目的是要透過小誌、音樂專輯、活動將參與者編織在一起,「創造場景」。這本旗幟鮮明的反抗政治龐克小誌,主要是陳韋綸(筆名陳威利),曾到印尼擔任華文教師,深入認識了印尼當地龐克場景,該期除了介紹東南亞龐克社群,也有硬蕊樂隊WAR ERROR的專訪、有雅加達安那其主義集合體的訪談、印尼棉蘭龐克場景的報告。小誌後記中,他說明小誌企圖:既是將龐克小誌次文化,連結到東南亞及國際龐克場景中,以音樂、文字進行反抗宣傳、是真實社會內的鬥爭,同時也批判早先被否認的台灣龐克場景、或被標籤為去政治化的「快樂龐克」。共力社的反抗政治路線,持續2 期,第2 期則移植國外的垃圾搜尋(Dumpster Diving)運動,批判糧食浪費、辦火鍋派對,並規劃撿垃圾路線的食物派對。但共力社作2 期後,2012 就解散,陳韋綸轉至苦勞網擔任特約編輯;2015年新團體「愁城」成立,以馬克思讀書會、共租實體空間、辦音樂活動,繼續推動龐克反抗政治(謝碩元,2017 年8 月9 日)。陳韋綸也促成兩期《場景報告》小誌(2018、2019)的出版,在早期的印尼龐克之外,進一步報導東亞、東南亞國家中的反抗性龐克場景。而愁城的相關樂團,如無妄合作社(前身罷黜者樂團)、共犯結構、餵飽豬、河童鄉等等,也是目前台灣最為活躍的龐克場景、持續發表音樂及辦活動。而最新的龐克小誌《失踪者之城》,則是2017 年由文學及龐克、金屬樂愛好者田靖創刊,也是少數仍穩定出刊的龐克小誌,至今八期。這本小誌A5 大小,維持簡單清爽排版,黑白影印、騎馬釘裝訂風格,一本150 元每期約200 本;在各期中介紹國內外龐克音樂及文化,也有詩文創作,每期一則「台灣龐克訪問計畫」是其特色,訪問包括洪申豪、解放之聲、愁城等本地龐克場景中的代表人物,近期也架設網站全文上網。愁城成員陳逸曾出版《什麼什麼》(2018),是一本約20 頁、A5 影印裝訂的龐克小誌,內容是7000 字的共犯結構樂團訪問。2016 也曾有份報紙大小的《巷仔內報》,有餵飽豬樂團訪談。

 

音樂小誌(music zine),是以介紹音樂文化為主的小誌,不論是樂迷小誌,或是音樂人小誌,也包括樂團、音樂廠牌的周邊刊物。比如《深山郵局》小誌,內容是北藝大三大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百合花」、「deca joins」)的訪問。《AMAZINE》是「透明雜誌」、「傷心欲絕」樂迷所作。在獨立音樂場景多年、地下社會的企劃小搖,早先把地社節目單製作成《卡唬爛》小誌,後以DJ 兩星半為名,又出了《宇宙通訊》、《有趣的台灣音樂》等音樂小誌、內容以自己想探討的音樂議題為主,也是簡單影印裝訂的小誌風格。龐克樂團BB 彈主唱許珮,出過個人誌,也以「吃到肉羹實業社」廠牌,每年作一期《墊便當》小誌,已六期皆免費發送,內容訪問音樂圈朋友,有食譜也有日常生活,像是樂團日常小誌。已解散的「Glue」樂團,由貝斯手及女主唱Jubow 主導,在2014-15 年間,也出過好幾期的A6 大小迷你小誌《Glue Monday》,有音樂介紹、漫畫及食譜,在一些小店免費發送。另外有一份《Poster》獨立音樂小誌,在2014 年太陽花運動後出現,由2HRs 和緊褲檔等樂團成員創辦,單位名稱「床上搖滾」,以硬版折頁海報印刷,有樂評,有《地社》末代音控的訪談,以及樂迷回憶文,在「巨獸搖滾」及特定地點免費索取發送,約持續一年。「傷心欲絕」則是樂團界出刊小誌的代表,尤其配合演出活動所出的場刊,如2016 年的《樓下聯誼》、2018 年的《關了燈我們還能擁抱》等,是製作用心的印刷刊物,也是成本較高的樂團週邊,有助於建立場景,已不是免費發送或低價的影印小誌。先行一車黑膠唱片行,2015 年舉辦日本音樂人友川カズキ(Tomokawa Kazuki)的演唱會,隨門票發行歌詞中譯小誌。位於台中霧峰的両光協會(Spazz Society),2017 年邀請美國龐克樂隊RVIVR 前來台灣演出,也特別製作《RVIVR 訪談小誌》,供有興趣的樂迷免費索取。專作台日音樂演出的音樂廠牌大浪漫唱片,在2020 年疫情期間,因為各種活動停辦,也以B5 大小的單張小誌《大浪漫主義》,在實體店面隨音樂產品免費發送,藉以連繫音樂人與樂迷的情感。音樂活動單位「野花惹吵」,新出一本介紹樂團、交流效果器知識的《效友會通訊》,彩色印刷,一本350 元。

 

個人小誌(personal zine),是音樂人與相關參與者,創作非音樂主題的個人小誌,近期則有愈多作品、藝術書取向的出版,比如圖文、漫畫、詩集或畫作、攝影集等等,較接近作品小誌。比如曾經玩樂團、但也很會畫漫畫的愉悅科學主唱Pam Pam Liu,2013 年就開始出版系列pam pam zine 及自製漫畫《過去未來X多提無用聖誕特輯》,可說是創作量最豐富的音樂人小誌作家;近年創作不輟已轉為專職漫畫家,正式出版《癌症好朋友》、《瘋人院之旅》等佳評如潮的漫畫。實驗噪音、百科全書型音樂人黃大旺,歷年來也陸續出過四本個人小誌,如《黑狼有問題那卡西(下)鳳梨酥限定福袋》(2011)、《Scum Poetry》(2018)等,有手寫塗鴉書法、超乎理解的符號詩文,還附音樂下載連結。洪申豪曾出圖畫作品小誌《無聊/bored》、音樂人斑斑(林以樂)有中日雙語詩集與攝影小誌。透明雜誌隱藏版團員、經紀人羅宜凡,則因漫畫及迷因圖長才,自2015 年開始出版《精裝少年壞報》漫畫合輯小誌,已有九期,其中連載《無聊陣線聯盟》漫畫已出單行本。而與獨立樂團有長期合作的插畫家周依(Chou Yi),攝影師陳藝堂(Etang Chen),也陸續出版各式作品小誌、攝影書,並都曾與Waiting Room 合作。而「傷心欲絕」有位著名歌迷恣睢麻利,平日是水電工,2017 年就自製直書手寫、黑白膠帶封邊的zine 詩集《我們的戒菸失敗》小誌,2018 年甚至已由逗點文創正式出書上市。獨立樂團「Mong Tong」更是先出版《台灣謎景zine》,再推出小誌原聲帶音樂,二者皆另類奇異、深具特色。

 

網絡小誌(network zine),指的是報導特定空間或跨地區音樂場景的網絡型指南,或場景紀錄小誌。上述龐克小誌中,愁城出版的《場景報告》,除了本身是反抗政治路線的龐克小誌,也同時介紹各國類似場景、集合體及小誌資訊,比如上海的電子小誌《敵臺》(音樂人梅二主理),以及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區的小誌或資訊站。此外,前述「傷心欲絕」主唱許正泰所主導的《樓下聯誼特刊》(2016),則是想以小誌增加與樂迷的交流,並紀錄場景中友好樂團們的歷程。本地DIY 搖滾音樂祭代表⸺「巨獸搖滾」,早期也曾出免費的特刊小誌。另外,來自台灣不同城市的次文化空間,也開始以小誌自我紀錄、連繫並團結彼此,建構社群認同。比如黑膠唱片行先行一車、桃園獨立空間地下伏流,2016 年高雄的新空間「繁殖」,都曾出過自己的場景小誌。以上四類小誌,摘要整理如下表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類龐克及獨立音樂相關小誌,內容多元,也已較為平易近人,但除了少數跨域作品曾參與國際藝術書市集外,大多數仍只在獨立音樂、地下文化場景中流通,作為另類媒體,以建構內部社群認同、紀錄場景為目的。此外,與音樂場景友好也重疊的小誌,如《毒草》、《京都塑膠人》、《duai 族文化畫刊》,《pam pam zine》、《不良品》等,常引介冷門知識(如金星計劃),討論邊緣議題,在千奇百怪的資訊彙編及文稿中,總有幾刀劃過腦袋的批判文字或漫畫,令人真實感受到紙炸彈的解放威力。

 

(二)小誌據點與跨域次文化

 

總的來說,2010 年以來的小誌,已在音樂場景及獨立空間中,形成本地音樂次文化愈為鮮明、茁壯的行動網絡。首先是有更多可展售、寄賣小誌的常設空間,也是新興的次文化志業。這些據點,不再僅有先前的下北澤世代,或是龐克文化諮詢站解放之聲,而是不斷擴散、在各縣市蔓延。包括在台北有另類漫畫空間「Mangasick」(2013-),獨立書店及展覽空間「朋丁」、「荒花」,獨立唱片行「Waiting Room」、洪申豪2018 年底創設的新空間「Par Store」;以及中壢「VOICE 深夜唱片行」、「地下伏流」;台中有「蛆菌」、「兩光空間」;嘉義的「荒屋」、台南的「ERROR21」(鼴鼠)、高雄的「絹窩」(2014-2018)、「路人咖啡」等等據點。由於本地獨立音樂與小誌次文化場景高度重疊,這些獨立音樂、DIY 次文化社群的活動,原本就是場景內部的成員、合作夥伴或長期的樂迷好友,而非「外來的」合作單位或邀請對象。比如「Mangasick」店長老B、副店長黃尖,原本就是資深獨立音樂迷(「1976」、「追麻雀」、「透明雜誌」、張懸),2013 年開幕活動,就是請來洪申豪、斑斑進行演唱,能跨域相互引介另類漫畫迷及獨立樂迷。在2016 年舉辦小型座談「我們活在ZINE(與其他)的地獄裡」,介紹三家日本獨立書店「TACO ché」、「POPOTAME」、「火星之庭」的獨立書刊及小誌文化,活動標題,也是改自透明雜誌名曲〈我們活在性的地獄裡〉。

 

其次,許多開創性的、保有小誌非主流、非營利精神的活動,也都會將平時

熟悉的獨立音樂帶入,小誌人也有大量與音樂人合作的創作者、或是有雙重身份。主辦人們對主流媒體的曝光大多謹慎以待,不追求不斷擴張或高知名度,只求可以在主流市場外健康存活,讓真實世界有所改變。這些活動包括《小誌/獨立刊物市集》(Not Big Issue)(2013-2016, 2019, 2020)、《天下第一小誌交換大會》(Zine Exchange)(2017, 2018, 2019)、《Room Service》(2018, 2019, 2020),「Mangasick」主辦的《滿滿漫畫節》(2020. 2021)、「絹窩」主理人小肆(也是樂團「最後大浪」吉他手)主辦的《高雄唯一純小誌活動》(zine fair 2021 Kaoshsiung)。其中,由pam pam liu 與小搖創辦的《Zine Exchange》,特別限定「單本製作成本80 元以下」才可入場,鼓勵交換及動手作的原始小誌精神。同時,《Room Service》則是由「Waiting Room」主辦,不以小誌或獨立書刊為名,較接近次文化藝術市集,為的是集結獨立音樂、次文化場景中的另類創作,可能是滑板服飾,甚至個人飲食品牌創業,並非只是小誌。上述種種由DIY 小誌擴散而出的反主流、另類文化創作,可說是2010 年小誌大爆發後,次文化志業(簡妙如,2013:119)在台灣的最新面貌。

 

六、結論

 

綜合上述,台灣本地的小誌運動,由前身地下刊物時期的青年反文化,在2000 年後才正式引介國際龐克小誌文化,2010 後發展出愈為多元多樣的小誌次文化。小誌的反叛性、前衛性氣息變少了,反而市面上溢出更多以小誌為名、令人眼花撩亂的作品、甚至是商業活動,如路熙所分析,「藝術家書籍化和商業化小誌」,是現今最為常見的小誌風格(路熙,2021:61),創作者以被選入市集為成就,「傳統小誌中的政治性和急迫反抗色彩」,反而較難見到(路熙,2021:143)。但本文所介紹的龐克、獨立音樂相關小誌,大多仍是在主流社會的邊緣,以另類文化的姿態在場景中小規模流傳。這些音樂場域中的小誌,雖也有藝術家作品式小誌,但與其說是挑戰、反抗主流文化,或可說是對於主流文化媒體版面的補充與自救,尤其是幾乎已蕩然無存的紙本音樂雜誌,以及公關宣傳多過於評論的音樂報導。同時,也仍與全球反抗行動有所串連,如愁城與東亞大笨蛋的文化行動主義集結,或各式社會適應不良者的社群串連。

 

雖然小誌文化的反抗政治很重要,或許也要注意到讓人進入小誌文化的前提:作為迷的熱愛。迷的熱愛,就是人們在喜愛上某些事物時,感到腦充血、暈眩般的快樂感受,那種過度的、激越的(excessive)愉悅(簡妙如,1996),化成想要跟人分享的動力,就是去作迷小誌/同好誌,或是各種由模仿開始的創作。因為想要挖掘更多自己喜愛事物的一切,必須一腳踢開蒼白空虛的消費者身份,必須去挖掘求知,必須摸索把玩,必須區辨批判。想接近、想呈現、想轉化,這一切一切愛的勞動的成果,透過小誌,或其它任何創作行動,才能讓這樣的熱愛可以在真實世界留存、衍生下去,在意外的時間差裡被發現,再爆炸個幾次,不論有多短暫。成為喜愛事物的主體,才有可能從主流社會的政治客體(被動的、只是選票的政治動物),成為政治的主體(也就是行動者,為自己的行為賦予意義),成為文化生產的主體,即便只是宣告你對音樂文化藝術的喜愛。出去,開始作你自己的迷小誌!!

 

註釋

* 本文為多年科技部研究計畫(獨立音樂的音樂勞動旅程NSC101-2410-H-194-050-MY3;跨域獨立文化MOST104-2410-H194-099-MY3;地下陽光地帶MOST107-2410-H-194-072-MY2)部分研究成果,特別感謝2012-2020 年田野調查過程中的受訪者、與我閒聊的有緣人,以及本文寫作過程中提供珍貴小誌資料的朋友們。本文投稿日期:2021.09.06;接受刊登日期:2021.11.18

1 在英國社會脈絡中,就是指中下階層、工人階級。社會附屬族群是指社會中被視為次等或被排除的族群,比如種族、族裔的附屬階級,常是有色人種或移民、移工;性別的附屬族群則是女性、同志或酷兒等性弱勢族群。
2 他們兩人因交換小誌而一起創辦「莎拉唱片」,影響了英國「C86」以來獨樹一格的獨立流行(indie pop)、童稚流行(twee pop)曲風;而其DIY 文藝反叛路線,不僅在英國,在世界各地(日本、香港)也有死忠樂迷及影響力。
3 會議網址https://www.kismifconference.com/。筆者於2014 年便與會,並參與次文化志業主題的建構與發表(Jian, 2018),2021 年也以線上與會。
4 網址http://strandflat.fr/zines/

5 與本文特別相關的受訪者包括:周小虫、Hikky Chen、洪申豪、廖伯威、徐子凡、老B、黃尖、路熙、Pam Pam Liu、Trix、田靖等。還有,陳低低、陳櫻桃、張盛文、黃大旺、邱壐民等人的田野談話與協助。
6 雖然1977-1980 年間,攝影大師、當時的文藝青年張照堂,就曾製作週曆式筆記手札自行出版,名為《生活筆記》,其中一本叫《搖滾筆記》(1979),很像搖滾樂迷小誌。這本筆記特別介紹美國音樂唱作人Bob Dylan,內容編輯一些斷句短文、八卦異聞或圖文不符的照片(張照堂,2019:12-13),與小誌的創意形式頗為相近,但彩色印刷、製作精美,還未有小誌的自我意識。
7 愛吹倫曾參與雷鬼風格樂團「盪在空中」,及現今由他主導的非洲節奏音樂樂團「島國未來主義」,同時也仍以DJ 及樂評寫手身份,持續介紹推廣各類音樂資訊。
8 同時期由葉宛青(KK)創辦的小白兔唱片(White Wabbit Records,1999-),則是文青、大學生的另類搖滾資訊管道。
9 節目錄音存檔,周小虫已放上網路平台Mixcloud,https://www.mixcloud.com/Kapitalism/。
10 因為硬蕊(hardcore)在國外龐克文化後期,原本就等同於龐克(punk),但台灣當時流行的rap metal 團如Korn、Limp Bizkit 也被一些單位或媒體說是hardcore,令他們感到應要釐清,以免一直誤用下去。
11 來自代表樂團「小威脅」(Minor Threat)的一首歌,後來被稱為直刃族/正派龐克(Straight Edge)的理念,強調「不煙、不酒、不需吸食毒品,就可以享受快樂時光」(可見O'Hara /張釗維、吳穎佳譯,2005:148)。
12 包括透明雜誌的成員洪申豪、張盛文、唐世杰,傷心欲絕的許正泰,以及華衛音樂自救會的Ahblue 等人所接受的各種訪談,以及壹週刊、小白兔通訊都曾報導(oo) 本主義,在2020 年的《墊便當6》小誌中,也曾由插畫家pam pam liu 繪圖重現當年的2 坪房間唱片行。
 

引用書目

O’Hara, C.著,張釗維,吳佳臻譯。《龐克的哲學:不只是噪音》。(The Philosophy of Punk—More Than Noise!!)。台北:商周,1995/2005

五所純子著,墨科譯。〈獨立小誌Zine〉。《藝術觀點》,第59期(2014.7),112

朱盈樺編著。《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台北:製菓部,2021

林其蔚。〈台灣地下噪音:學運反文化之聲〉,收錄於羅悅全、鄭慧華、何東洪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立方文化,2015。頁154-167

洪芷寧。《臺灣「獨立刊物」文化生產場域自主性研究》。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夏菉泓。《臺灣「小誌」歷史初探:從zine到「小誌」》。台北:臺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2020

高俊宏。〈非豬之夢:太陽花之後的東亞笨蛋〉。《藝術觀點》,第59期(2014.7),100-105

⸺。《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台北:遠足文化,2015

張照堂。《文。張照堂》。台北:影言社,2019

陳妍君。《龐克研究——從英國的「性槍」到臺灣的「無政府」》。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游崴。〈【編輯作為思想方式】當壞學生開始編輯——1990年代校園地下刊物的笑聲與反叛〉。《Art ouch》。2020.3.19Art ouch2020.04.04瀏覽。

⸺。〈吳中煒與九零年代破爛視聽〉,收錄於羅悅全、鄭慧華、何東洪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立方文化,2015。頁176-183

黃思慈。〈Zine,台灣獨立刊物的發展與概況〉。《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3,頁 451-468

⸺。《Zine,微型刊物的創作與出版歷程》。台北: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新活水 。〈我的雜誌,我的世界〉。《新活水》,第3期。2018

路熙。《小誌指南》。台北:毒草,2021

謝碩元。〈2017愁城鬧事是怎麼辦的?〉。2017.8.9。Blow 吹音樂。2017.8.14瀏覽。

簡妙如。《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1996。

⸺。〈台灣獨立音樂的生產政治〉,《思想》,2013,第24期,頁101-121

簡榕萱。《zine類美學:臺灣小誌的創生與美學考察》。台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Atton, Chris. Alternative Media. Sage, 2002.
Atton, Chris. Popular Music Fanzines: Genre, Aesthetics, and the “Democratic Conversation.”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2010. 33(4), 517–531. https://doi.org/10.1080/03007761003694316

Azerrad, Michael. Our Band Could Be Your Life: Scenes from the American Indie Underground 1981 - 1991.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2.
Bennett, Andy. Conceptual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th, Music and DIY Careers: A Critical Overview. Cultural
Sociology, 2018. 12 (2): 140–155
Bennett, Andy, and Paula Guerra, eds. DIY Cultures and Underground Music Scenes. Routledge, 2020a.
Bennett, Andy, and Paula Guerra. "Rethinking DIY Culture in a Post-industrial and Global Context." DIY Cultures and
Underground Music Scenes. Routledge, 2020b. 7-18.
Beyer, Atlanta Ina. "The Queer Punk Visions of JDs."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159-182.
Duncombe, Stephen. Notes from underground: Zines and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culture. 2nd ed. Portland, OA:
Microcosm Publishing, 2008.
Dunn, Kevin. C. Global punk: Resistance and rebellion in everyday life. Bloomsbury Academic. Bloomsbury, 2016.
Gelder, Ken. Subcultures: Cultural Histories and Social Practi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Guerra, Paula, and Pedro Quintela.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0a.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28876-1
Guerra, Paula, and Pedro Quintela. "Fast, Furious and Xerox: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0b. 1-15.
doi:10.1007/978-3-030-28876-1_1
Hebdige, Dick.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Routledge, 1979.
Jian, Miao-ju. The survival struggle and resistant politics of a DIY music career in East Asia: Case studies of China and
Taiwan. Cultural Sociology, 2018.12(2):224-240
McKay, George. Foreword: The attractions of the fanzine. In Guerra, P., & Quintela, P. (Eds.)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Fast, Furious and Xerox.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pp.v-vii.
McKay, George, editor. DiY Culture: Party & Protest in Nineties Britain. Verso, 1998.
Perry, Mark. Sniffin’ Glue and Other Rock “n” Roll Habits: The Essential Punk Accessory. Omnibus Press, 2009.
Piepmeier, Alison. Why zines matter: Materiality and the creation of embodied community. American Periodicals, 18(2),
213–238. 2008
Quintela, Pedro, and Paula Guerra. "Punk Fanzines in Portugal (1978–2013): A Critical Overview."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1st ed.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41-69.
Ryan, Ciarán. "Fit for Consumption? : Fanzines and Fan Communication in Irish DIY Music Scenes." Made in Ireland: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New York: Routledge, 2021. 207-223.
Savage, Jon. England’s Dreaming: Anarchy, Sex Pistols, Punk Rock, and Beyond. St. Martin’s Griffin, 2002.
Spencer, Amy. DIY: The Rise of Lo-Fi Culture. 2nd ed. London; New York: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2008.
The Subcultures Network. Ripped, Torn and Cut: Pop, Politics and Punk Fanzines from 1976.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8.
Triggs, Teal. "Scissors and glue: Punk fanzines and the creation of a DIY aesthetic."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2006. 19(1):
69-83.
Triggs, Teal. Fanzines: The DIY Revolution. Chronicle Books, 2010.

Watson, Ash, and Andy Bennett. "The felt value of reading zines." American Journal of Cultural Sociology.2021. 9(2): 115-
149. https://doi.org/10.1057/s41290-020-00108-9
White, Michael. Popkiss: The Life and Afterlife of Sarah Records. Bloomsbury Academic, 2016.
Worley, Matthew. “Punk, Politics and British (Fan)Zines, 1976-84: ‘While the World Was Dying, Did You Wonder Why?’”
History Workshop Journal. 2015.79(1):76–106. doi: 10.1093/hwj/dbu043.
Worley, Matthew. No Future: Punk, Politics and British Youth Culture, 1976-198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Worley, Matthew. "Punk, Politics and British (Fan) Zines (1976–1984)." Punk, Fanzines and DIY Cultures in a Global
World.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17-40.

更新日期:2021-12-30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