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 202 現代美術季刊|雙月刊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廖春鈴  
  • 編輯
    雷逸婷  
  • 出版日
    2021/10/01  
  • 書號
    ISSN 1018-0220  
  • 頁數
    106  
  • 定價
    18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 藝術家
    高重黎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  

文 │ 編輯室

本期「展覽觀點」邀請作者評論旅居柏林的日籍藝術家塩田千春於本館個展「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由於其作品型態包括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大型裝置,藝術史學者曾少千以《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為題,剖析藝術家創作上對於裝置空間本質與靈魂內心的思維,連帶關照過去作品與現今的連結與創作歷程;該展亦展出舞台設計作品影像及其模型與圖稿,導演黎煥雄針對舞台設計空間思考,分享他對於塩田作為自身個體創作與劇場裝置藝術之間差異性的觀點。

「特別企劃」自197期以來的「啟蒙.八○」」專題,依序以電影、劇場、藝術跨域、空間場域為題邀請與談與寫作。本期主題討論思潮與出版: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且進入資訊時代的開端,人們好奇且積極探索不同的思想、方法和領域,揣摩國際或世界形貌,於是各路「思潮」伴隨各類「出版」。本期訪談台灣第一本專業美術雜誌《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先生,談論他在1970−90年代,特別是1980年代所做的各種創新、介入與時代性的關聯;曾任1990年代初《島嶼邊緣》雜誌社發行人的心理治療師王浩威,回顧他的1980年代有關電影、劇場、音樂、舞蹈、藝術、文學思潮等各種運動興起、人的互動、關連與合作機緣;閉門會議則邀請金恒煒、李梅齡、王浩威、鄭陸霖,就其各自擔任比如《中國時報》副刊,以及創辦或擔任《當代》、《雄獅美術》、《南方》、《島嶼邊緣》等等雜誌之出版物主編、執編或發行人的角色與工作,發表有關1980年代思潮與出版狀態的觀察與看法。

「典藏研究室」邀請2021年擔任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首位時基媒體助理修復師林淑雯,針對她曾在國際博物館、特殊藏品部門、圖書館、藝術家基金會或工作室累積長期的實務經驗,本文從時基媒體的定義和領域發展切入,以四位與本館有展出淵源的國際當代藝術家為例,介紹展覽、典藏、紀錄、修復時基媒體的相關挑戰。

「藝術家特寫」邀請高重黎為「書中美術館」創作《秋刀魚的滋味》紙上版,概念源自他的「幻燈簡報電影」系列第六部《秋刀魚的滋味》。這本插頁書包括80張幻燈片,以及字卡和旁白,特別邀請《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跨刀設計,更將片尾音樂轉化寫成記譜符號,為讀者展開紙上版本視聽的新體驗。藝術家高重黎創作四十多年以來的多重身分及經歷,包括雕塑家、攝影記者、出版社編輯,作品從早期的雕塑、油畫、實驗電影、當代攝影、錄影裝置,到光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幻燈機裝置、甚至發明專利等等,不僅創作能量豐沛,對於思想領域與創作觀念的視野亦是多重角度。此次對於本期主編與館員的提問,藝術家接招後皆再三討論且逐一回應,期能讓讀者對其思想理路更有所得。


展覽觀點 塩田千春

 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曾少千

 不在中的存在:塩田千春的舞台設計/黎煥雄

特別企劃 啟蒙・八○

 思潮與出版・八○:趨勢開腦・資訊變形蟲/黃建宏

 編輯台前,人與時代的在場──李賢文訪談/李賢文、王俊傑、黃建宏

 我的,八○年代/王浩威

 「思潮與出版・八○」閉門會議側記/林怡秀、雷逸婷

典藏研究室 時基媒體修護

 與時俱進的工作策略:迎接時基媒體修護的挑戰/林淑雯

藝術家特寫 高重黎

 書中美術館:秋刀魚的滋味/高重黎

 高重黎訪談/雷逸婷、蘇嘉瑩

美術館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