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代美術 197 現代美術季刊|雙月刊

  • 出版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主編
    廖春鈴  
  • 編輯
    雷逸婷  
  • 出版日
    2020/06/01  
  • 書號
    ISSN 1018-0220  
  • 頁數
    102  
  • 定價
    180元  
  • 試讀
     
  • 導讀
     
  • 全文記錄
     
  • 作者
     
  • 譯者
     
  • 藝術家
    王俊傑  
  • 裝訂
    平裝  
  • 出版語言
    中文  

文 │ 編輯室
本期「展覽觀點」關注奧地利籍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於本館個展,沃姆於1980 年代後期發展「一分鐘雕塑」而享負盛名,其雕塑作品結合攝影、錄像、文字、身體行動、尋常物件等,作品參與者受邀以罕見姿勢與日常物品互動,形成幽默諷刺或荒謬矛盾的狀態。本期邀請長期關注西方雕塑與藝術史發展的學者陳貺怡,以《是雕塑而非表演》為題,剖析藝術家創作上對於雕塑性本質與概念的思維,也連帶關照過去作品與現今的連結與創作歷程。
本館與提出「決定性瞬間」攝影理論聞名的法國攝影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淵源甚早,曾於1991 年為他與夫人瑪汀.法蘭歌(Martine-Franck)舉辦攝影聯展,1992 年本館展出「我們的時代攝影展:馬格蘭攝影師眼中的世界」也包括布列松。配合法國布列松基金會「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巡迴展,本期專題邀請學者以布列松此批攝影為題,探討20 世紀以來西方攝影界對於中國在二戰前後的歷史切片觀察,以及攝影作為預言,從布列松中國大歷史下的照片來看70 年前後的嬗變:包括資深學者郭力昕以歷史決定性的影像記寫為文評析,以及年輕評論家陳佳琦針對此作探究何謂布列松的挑戰。
「特別企劃」以1980 年代為軸,學者黃建宏的《跨領域的濫觴在八○》一文,其三個研究方向包括以文化之身份認同、科技之影像與電腦、以及社會媒體與自由經濟,指出1970 末、經過1980 到1990 年代初,各種創作者之間所發生跨領域連結與實驗的本土經驗,如何成為其後台灣藝術發展的內在動力。林怡秀的《1980 年代跨領域實驗初探》亦將當時各種類聚交流歸納出行為表演、劇場實驗、北美館與科技影像及跨媒材創作展、電影媒體、以及體制外的息壤等,圖文並呈顯現解嚴前後台灣藝術風起雲湧的豐富樣貌。
「文獻研究室」由長年研究資深藝術家洪瑞麟的學者白雪蘭,透過家屬捐贈之由,偕同館員前往加州探訪洪瑞麟長子洪鈞雄並於現場挑選作品和影音口訪,將其礦工畫作之捐贈過程為文記錄。這些經過選件的捐贈作品皆未曾曝光,包括洪瑞麟早期創作紀錄,1940-60 年代的淡彩礦工速寫、擔任藝專老師時期的裸女速寫、以及多本速寫筆記本等。台灣美術史上洪瑞麟受倪蔣懷知遇之恩的畫壇佳話,塑造了洪瑞麟以礦工畫家留名並為台灣早期黑金產業留下珍貴紀錄。
「藝術家特寫」邀請王俊傑為「書中美術館」創作紙上作品《安魂之書》(引言),包括八張創作草稿和延伸折頁──他以正在醞釀發展的創作計畫為引,呈現創作草稿概念,是首度發表之作。王俊傑從1984 年發表創作以來,藝術軌跡遍佈繪畫、攝影、裝置、錄像藝術、平面與展覽空間設計、劇場影像設計、劇場導演乃至策展領域。此次邀請嫻熟其創作脈絡的學者孫松榮與本期主編雷逸婷共同訪談,深掘他在逾37 年的創作生涯中,對於各個階段的創作手法、美學核心、作品呈現,周遭政經社會環境與藝文生態的看法,並論及不同領域的創作經驗。讀者除了能收藏簽名版次的紙上作品外,對於藝術家的思想理路與創作生涯也能另有所獲。


展覽觀點:一分鐘雕塑
└ 是雕塑而非表演──歐文.沃姆的一分鐘雕塑/陳貺怡
專題:決定性瞬間
└ 歷史決定性時刻的影像記寫──「布列松在中國」/郭力昕
└ 再見中國:布列松的挑戰/陳佳琦
特別企劃:啟蒙・八○
└ 就地創生:跨領域的濫觴在八○/黃建宏
└ 多邊介入:1980 年代跨領域實驗初探/林怡秀
文獻研究室:捐贈歸鄉
└ 歸鄉漫漫──記洪瑞麟礦工畫作之捐贈/白雪蘭
藝術家特寫:王俊傑
└ 書中美術館:《安魂之書》(引言)/王俊傑
└ 王俊傑訪談/孫松榮、雷逸婷
美術館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