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建築與劇場的美學碰撞,宅邸搖身成為跨域平臺 「王大閎建築劇場」空間啟動!│新聞稿

刊登日期:2018/07/03 - 2018/08/31
公告類別:新聞發布

「時代越複雜,環境越要簡單清靜。是否能在比例與空間之間找到追尋純淨與和諧的秘訣?」

---摘自王大閎〈單純的設計理念〉

 

跨域美學,挑戰創意,北美館開啟美術節新視野!「王大閎建築劇場」於3月24日(六)正式啟動,是北美館未來推動臺灣建築史與引介建築藝術的關鍵基地,預計推出各類型的導覽及參與式展演活動,為視覺藝術、建築與表演藝術,提供更彈性的跨界展演實驗平臺。

 

配合3月美術節,北美館打破白盒子,走進建築大師王大閎家宅的想像,正式推出「王大閎建築劇場」,強調「建築」與「劇場」的相遇,透過沉浸式展演計畫,讓觀眾體驗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變異。首齣展演碼邀請藝術團體「明日和合製作所」量身打造,以該建物為腹地,透過聆聽裝置,將觀眾置身於屋宅內遊走、觀察、對話,穿越時空,以多線敘事視角,引導、感受王大閎理想家屋內許多耐人尋味的小故事,演出各自獨立又相互對位,並互為觀看對象,三段敘事皆不相同,觀者將從不同角度理解故事。本活動預計自3月25日起至9月23日,每逢週日辦理,每場約30分鐘,限3至6人參加,採線上報名,每週一上午10點開放當週預約。

 

百歲建築詩人王大閎的「建國南路自宅」,不僅充滿他溫暖的家庭回憶,也曾是建築系學生心目中的朝聖地點。館長林平:「王大閎的自宅重建,載滿豐盈的家族情感與建築歷史記憶。北美館長期以來持續關注建築與設計發展,未來將以『王大閎建築劇場』作為跨域美學的交流基地,推動多元跨領域的實驗展演計畫。」

 

「王大閎建築劇場」坐落於北美館南側美術公園內,原建物過去位於臺北市建國南路巷弄內,為王大閎於1953年完成的自宅,原址已拆毀改建。2017年,「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該建物重建於此,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自2018年起,北美館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型態,正式啟動營運。此座現代主義的建築,室內外空間主要以紅、黑、白色系和清水磚組成,室內窗運用圓形月洞窗,配上格狀窗櫺,饒富現代的東方意涵,客廳及餐廳落地窗門框以上下軸承支撐,減少外框,避免阻撓視線,讓空間流動更加順暢,實為王大閎的美學範例。

 

「王大閎建築劇場」同時推出定時及團體導覽服務,開啟大眾對建築的時代記憶與歷史認知。此外,美術節前夕,北美館戶外廣場持續推動跨界藝術展演活動,邀請竹圍工作室策劃《聰明的消費》特別活動,於3月24日(六)下午2點於本館戶外廣場王文志竹編計畫《庇護所》內辦理,結合說書、編織和表演等形式,以戲劇詼諧的手法,探討塑膠產品與消費相關議題,邀請參與者進行身體與場域的對話。以上活動免費,歡迎民眾踴躍參與,活動詳情請見北美館官網(http://www.tfam.museum/)。

 

 

 

 

檔案下載
王大閎建築劇場│新聞稿.pdf
王大閎建築劇場│新聞稿.docx
王大閎建築劇場 附件一參觀須知及系列活動.pdf
王大閎建築劇場 附件一參觀須知及系列活動.docx
媒體用圖圖說.pdf
媒體用圖圖說.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