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為了找到書本A,首先查書本B,它會指出書本A的位置。為了找到書本B,首先查書本C,如此下去,永不停止……

波赫士1
 

 

這個展覽的核心概念是「書」,但不是書展。書作為一種有效的訊息載體,其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數千年來人們寫作、閱讀,並有意識地收藏、整理、分類書籍…,不僅通過書認識世界,甚至也通過對書的分類整序而建構世界。在歷史中藝術與書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書既是圖像的重要載體,書的內容也為藝術的敘事提供了參照,甚至,在當代藝術某些被稱為「檔案趨力」(archival impulse)2的案例中,藝術家更直接地運用並重新組合各種文獻或檔案。

 

因此,我們試圖通過圍繞著書的文化活動,諸如閱讀、寫作、裝幀、出版、保存、分類等,審視「藝術家如何看待書」這個課題,而將展覽命名為「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這個標題一方面說明藝術家跨領域實踐的創作狀態,同時也隱含了資訊工程中跨網域(cross-domain)的資訊共享的概念。我們邀請了鄧肯.蒙弗、林宏璋、陳貺怡、陳曉朋、鄒永珊、周曼農、許家維、齊簡、邱杰森、莫珊嵐、張致中等十一位藝術家參展,其論題包括以下面向:

 

一是關於閱讀與研究。人們閱讀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人如同伍爾芙筆下的「真正的讀者」(true reader)3,因為純粹的熱情而閱讀;另一些人則志在學習,而往往依循特定主題有系統的涉獵知識。因此,對讀者的觀察也成為藝術家的興趣(鄒永珊)。此外,文獻與檔案已成為當代藝術重要的方法論,這亦促使藝術家投入文本的複寫、重組、考證與研究等工作(林宏璋、齊簡、張致中、邱杰森、莫珊嵐、許家維)。

 

二是關於寫作與製書。藝術家有其製書的傳統,隨著1960年代若干指標性的作品,逐漸形成了「藝術家創作書」這個新門類。學者柯孟德尤其指出,這是一個相當西方的概念,且有別於插畫書,因為它不是根據一個既定文本而作的,藝術家在此享有完整的自主權。4藝術家創作書「本身是一件藝術品而非作品的傳播方式」5。因此,藝術家一方面思考作家與藝術家的身分(陳曉朋、陳貺怡),另一方面也透過藝術家創作書反應出獨特的敘事方式,並探問裝幀與藝術形式之關係(陳曉朋、鄒永珊、齊簡)。這同時拓展了藝術和出版領域,而成為跨領域的實驗場域。

 

三是書與知識圖式。波赫士曾將他心中天堂指為圖書館,也曾將宇宙等同於圖書館。從記憶術、百科全書、到圖書館科學,世界透過不同的圖式為人所理解。得益於此,「分類」成為一種饒富趣味的工作,這促使藝術家將特定材料重新劃歸類屬,建構起非典型的知識,從而賦予事物新的意義(鄧肯.蒙弗、許家維、陳貺怡)。

 

 

 

策展人:簡麗庭、柏雅婷

參展藝術家:林宏璋、陳貺怡、鄧肯.蒙弗(Duncan Mountford)、鄒永珊、周曼農、張致中、陳曉朋、齊簡、許家維、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邱杰森。

 

 

註釋

1. Jorge Luis Borges, “The Library of Babel”.
2. Hal Foster, “The Archival Impulse”, October 110 (Autumn, 2004), pp. 3-22.
3. Virginia Woolf, “Hours in a Library”, Collected Essays, II. (London Hogarth Press, 1966-67).
4. 柯孟德,「藝術創作書:定義與現況」,《藝術家的書:從馬諦斯到當代藝術》(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頁24-28。Christophe Comentale, Artist Books: From Matisse to Contemporary Art,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Taipei, 2007. (p. 24-28)
5. Ibid., p. 26。

 

  • 森嵐工作方圖 ‧ 莫珊嵐
      莫珊嵐,1993 年出生於愛爾蘭科克,2016 年畢業於法國蒙佩利爾高等美術學院美創碩士。現生活於臺灣新北市。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    
  • 森嵐工作方圖 ‧ 邱杰森
      邱杰森,於 1986年出生於桃園市。目前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駐村藝術家,於 2016 年取得法國蒙彼利埃當代高等美院造型表達國家高等文憑、2014 年法國藝術表現國家文憑、2010 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輔系美術系。近期個展:福利社「新生北路三段 82 號—邱杰森個展」(2017)、「臺北美術獎—長安西路  39  號」(2017)。聯展經歷:美國費城陶森大學「Rootless Orchids 」(2018)、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即將消逝的瞬間」(2017)、臺北新富町文化市場「如...
  • 鄒永珊
      鄒永珊,德國國立柏林Weißensee 藝術高等學院大師班結業。其創作涉及書寫與製書,於視覺藝術及出版領域皆有發表,展覽或作品收藏見於臺灣、德國、義大利、荷蘭、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獲 2013 年桃園縣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首獎,著有小說《等候室》、《鐵道共乘旅遊手冊》等,譯介至美、法、荷。入選文化部第十七屆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於法國 Camac 藝術中心、美國聖塔菲藝術學院及瑞士 Château de Lavigny 駐村。2017 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    
  • 張致中
      張致中,1986 年生於高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碩士,現創作與生活於臺北。他的創作形式圍繞平面繪畫、文字創作、數位影像與空間裝置,在記錄、轉譯與敘述的角色轉換間,藉由真偽交錯與象徵隱喻, 呼應當下人類文明樣貌的寓言故事或現實母題。創作軸線與生命都呼應著遷徙與旅程,早期作品著重於採集文明社會底下的眾生相,近期則試圖探討人類內在與外在的環境因素,以及人 - 文明 - 自然相互關係的想像。其作品曾入選「高雄獎」、「全國美術展」、「國美館青年藝術典藏」、「藝術銀行」,於臺灣、中國、奧地利、韓國、尼泊爾皆有展演;曾於臺灣、韓國、尼泊爾駐村,並獲得文化部與國藝會補助,並於 2017 年參...
  • 鄧肯・蒙弗
      鄧肯・蒙弗生長於英國利物浦。那是一個無視威權的獨立港都,有一種讓人困惑的幽默感,那裡有許多博物館、藝廊、圖書館,並維持強烈的「自我啟蒙」傳統,這些特色都被囊括在鄧肯的作品中。 鄧肯在利物浦和考文垂取得藝術學位,成為考文垂的社區藝術家,後來搬回利物浦,並加入藝術團體「競技場工作室」。接著,他又重回學生身份,在溫徹斯特藝術學院攻讀碩士,隨後取得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博士學位的獎學金資格。此時他除了大量展出作品,也在許多博物館和藝廊擔任不同的職務,包括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從展場教育到技術工作,鄧肯廣泛接觸藝術圈的不同層面,這些經驗也體現在他對展出方式的批判中。 鄧肯目前於臺北生活、創作,...
  • 許家維
      許家維,1983 出生於臺灣臺中,現生活與工作於臺灣臺北。2016 年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在藝術的實踐方式上,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正規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參與過的展覽包括澳洲當代藝術館《雪梨雙年展- SUPERPOSITION》(2018)、柏林世界文化之家《2 or 3 Tigers》(2017)、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2016)、上海外灘美術館《HUGO BOSS 亞洲藝術大獎》(2013)、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這不是臺灣館》(2013)等。 &n...
  • 陳曉朋
      陳曉朋出生於澎湖群島,在臺北、紐約和墨爾本學習藝術。曾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關渡美術館、伊通公園、大趨勢畫廊等展場舉辦個展,也曾在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格蘭菲迪釀酒廠、洛杉磯第十八街藝術中心等地駐村創作。陳曉朋以繪畫、版畫和文字為創作媒體,早期作品處理形式問題和有關無限的概念,近期作品探索個人和城市的關係、身為藝術家的經驗,以及國家身份的議題。在大部分的案例中,陳曉朋透過她獨特的圖表和映射方法來創作。    
  • 林宏璋
      藝術工作者,從事創作、寫作及策展。紐約大學藝術人文博士。作品曾參加臺北雙年展、曼徹斯特三年展、廣州三年展、中國亞洲雙年展等;策展臺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以及國內外當代性展演計畫等。於過去十年內以偽臺灣人喬治・薩滿納扎為題創作概念型性作品計畫,於 2014 年臺北伊通公園舉辦個展。任職臺北藝術大學教授,現為關渡美術館館長。研究專長為跨領域藝術、美學政治、當代藝術思想等面向。    
  • 陳貺怡
      陳貺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旅居法國十四年,獲得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學士、碩士、當代藝術史(十九、二十世紀)博士。返國後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負責策展、圖錄編纂及對法交流事務;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及碩士班專任教授,前系主任、所長。曾多次策畫國際與國內展覽,並曾擔任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多項國際展策展顧問、廣達文教基金會顧問,各美術館審議委員、國藝會藝評台及國內外多項美術比賽評審委員。其藝術史相關著作及藝評散見於各期刊與展覽專輯。    
  • 齊 簡
      齊簡,1974 年生於臺灣臺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齊簡作品中所揭示的即是現實,它包括著展呈自身所存在的場域,揭示著「我們」如何參與,如何身歷在一個機制的運作中。齊簡認為,創作是一個創作者成為觀者的過程,「做」只為了「看」。去看著,「看」本身就是二元中心。他想把「看」本身的複雜性,具體的實踐出來,「多即是少」,對他而言作品必須是單純的,像我們看一棵樹一樣單純。    
  • 周曼農
      作家、編導、演員。編劇作品兩度赴外亞維農藝術節演出並多次受邀赴歐。由莎妹劇團製作的編劇作品《高熱 103°》(給普拉斯)入圍第九屆台新獎表演藝術類決選。詩作曾獲第十屆臺北文學獎佳作。獲選為 2016年臺北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跨領域類)。出版作品集《高熱 103°》(由女書店出版)。近年並從事跨領域創作,關注劇場、影像與科技藝術領域中身體、美學、政治的問題。近期參與作品有科技媒體無人劇場《罪惡之城》(編劇)(2013)、《索多瑪之夜》(動態展演部分文本與作品發展、平面與裝置作品共同創作。)(2015),同時發展《偵探學》、《少女學》等不同的跨媒體作品系列。 &...
  • 簡麗庭

      1983 年生於臺灣臺中市。現為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理論組博士生與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兼從事策展與藝術評論等工作。主要關注前衛藝術對於藝術邊界的探問與實踐,以及伴隨這些藝術實踐的文獻記錄與展示機制等課題。    
  • 柏雅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理論組碩士,現任職於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並從事策評、自由編輯、獨立出版企劃、日文口譯等工作。曾任臺灣動漫畫推廣協會〈開拓動漫情報誌〉特約撰稿,目前研究主要關注於漫畫媒體美學、當代藝術、粉絲文化(fandom culture)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