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7臺北美術獎

 

「臺北美術獎」為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年度藝術競賽展,自1983年開館以來從未間斷舉辦,累積多年的籌畫成果見證臺灣當代藝術的活躍發展,是國內具前瞻性、指標性的視覺藝術獎項。「臺北美術獎」力求發掘優秀之藝術創作者,並鼓勵富有獨特性與時代精神之作品,希冀激發臺灣藝術圈產出更多元的思考與創意能量。「2017臺北美術獎」亦規劃「觀眾票選獎」,期望深化觀眾參與的面向,以及活絡集體思辨的動能。

 

經三階段評審選出之「2017臺北美術獎」首獎作品為王煜松《花蓮白燈塔》,5位優選獎得主為吳其育、洪瑄、姚仲涵、陳亮璇、孫培懋,獲得入選獎之藝術家分別是江凱群、吳思嶔、李承亮、邱杰森、黃逸民、楊季涓、蒲帥成。本館目前因內部整修暫停開放,以上13組(件)作品從2017年11月23日至2018年2月4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觀眾票選獎」,你的一票,投給誰?

除了評審觀點,「臺北美術獎」召喚作為觀者的你!
轉動集體思辨的無限能量,並與我們分享:哪件作品的議題、形式或概念最擄獲你的關注?
請將手中的票券投給支持的作品/藝術家,「觀眾票選獎」得主將於展覽結束前一週揭曉!

投票時間:2017.11.23 - 2018.1.28
投票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 江凱群(b.1983)
    江凱群的創作與「所在地點和當下生活」緊密連結,作品的在地性牽繫著歷史,而日常性連結著文學。《第三人稱的過客II》是一趟詩意的個人旅行,也是一場網路世界的白日夢。當江凱群將日常的觀察轉化成作品,現實生活與當下風景旋即跳脫,且被抽離至一段「美的距離」,觀者和創作者皆成為「現實生活的旁觀者」。   在作品《第三人稱的過客II》中,不同媒材的運用隱喻著「時間性」的差異,包含以月計時的馬賽克、以日計時的繪畫與以秒計時的16mm膠捲影片等等。「第三人稱」所傳達的情境亦是江凱群留法時期的生活寫照;語言隔閡及異國文化,讓處於當下時空的他成為時而參與、時而抽離的局外人。這件作品的「個人史」構想源自...
  • 楊季涓(b.1985)
    楊季涓的作品造型與朗讀旨在透過個人化的綿延呢喃,喚起觀者自身的相似場境,開啟時間、空間與事物的相關記憶。其創作核心即為自身的記憶資料庫,經由書寫及朗讀播放於現場,將累積已久的片段記憶轉成篇章故事,內容廣泛涉及家庭、政治、動物、食物等人文科學範疇。《短篇集:___》即以此創作方式發展,從2016年起陸續於新加坡、香港與臺灣發表此系列個展。   在《短篇集:石子臺》中,楊季涓使用常見於臺灣街道的抿石子平台作為展覽現場的造型工具,它展示了公共空間的階梯、平台、滑坡道,提供駐足休憩,亦或快步經過的中介空間,而設置在牆角的水管、水溝蓋、又或燈具當中,散佈隱密其中的綿延朗讀聲,藉由一篇又一篇...
  • 洪瑄(b.1992)
    《供帝居》系列作品以廳堂居陳設展現,洪瑄使用工地物件組成「供帝居」,原指供養皇帝收藏品的寶閣,場域的另一個特質則顯現於供帝即為工地的諧音意涵。整件作品裝置以穿越警示帶過渡展場內外,引領觀眾進入一個水墨情調的施工場景,洪瑄透過警示帶製成的卷軸描繪赤壁圖,傳達此處工程的願景期許;而菩提葉佛像則畫於台式紅白塑膠袋,回應菩提本無樹帶出的佛學思考:現今樹木皆遭砍伐殆盡,無樹已不稀奇,只求世上能無「塑」。在《供帝居》中,工地之物件與水泥組構形塑而成的繪畫裝置,闡述著偉大工程的預想之境,正是最無償的文人想像。   洪瑄將工地現成物轉換為類似裝裱形式的物件,再依文人賞玩古物的概念陳列,營造一種矛...
  • 蒲帥成(b.1983)
    作品《視覺獻祭》為動力機械影像裝置,蒲帥成透過網路分享器、手機APP接收、傳輸、電視或投影機等媒材,建造分屬影像(明)與機械(暗)的兩個場域,藉以傳達生活受限於社會體制、自我約制之下的失能與困頓。作品裝置於形式上隱含著《弗蘭肯斯坦》的狂想,呼應創作過程之狀態:歡喜趨使動力與狂熱、創造技術致技術過度、回噬、夢靨、血腥至實際面臨。   蒲帥成設置攝影機於展場,當燈光全暗時,藉由紅外線照亮空間,且黑白畫面可見於電視、投影螢幕。昏暗空間傳送而來的即時影像播放於較明亮展區,而機械裝置透過不同馬達轉速,製造身體移動的效果,並以齒輪比例,帶出整件作品恍神遊走的動態,再搭配「後置」攝影機,視覺上...
  • 姚仲涵(b.1981)
    《光電獸#2-天花板》為強調空間性的聲光裝置,姚仲涵將作品設置於不可觸及的天花板高度,提供觀者純粹的觀看視角,依循光移動的速度,重新感知空間存留的身體感。而大量運用變調重組的即時訊號也為聲音部分置入情緒性的元素,引領觀者進入另一個時空,彷彿精神脫離當下的場域。《動次動次》則是光束形式的互動裝置,透過觀者身體介入作品的方式,引發日光燈通電產生的偶發聲響,試圖開啟現場參與者隨機互動的機會,開放集體演奏形成的可能性。   姚仲涵將這兩件作品並置呈現,依循不同的聲音概念,觸發觀者的聽覺感受經驗。《光電獸#2-天花板》近似抽象環境音樂,而《動次動次》如同約翰‧凱吉所提言:「我喜歡聲音就只做...
  • 陳亮璇 (b. 1985)
    作品《時時》為多螢幕投影裝置,十段錄像以劇場形式散落於暗室中展出。陳亮璇邀請她的母親作為主角,不斷拍攝/重演一些母親在日常生活中較有等待、停頓感的時刻,這些片段某種程度反映臺灣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模式與價值觀。陳亮璇與母親重回每個場景的現場,重新等待、走位,重拍這些為時約一小時的活動,再剪輯成十段各為六分鐘的片段。影像中有些為記錄形式,同步與這段時間平行流動,有些是主觀敘事,有些則是狂想,如夢中幻象一般閃現,然而各個片段卻相互關連。觀者遊走於展場時,則開啟另一個為期一小時的懸置與旁觀,於觀影當下重新編織自身的敘事,與片中的角色一起用等待的時光,重塑社會中某個面向正在經驗的同質性和價值感。 &n...
  • 吳思嶔(b.1985)
    作品《澳大利亞》以雕塑、裝置、錄像等形式呈現,描述關於吳思嶔旅澳一年六個月期間所經歷的各種事物。面對人煙稀少、嚴峻的澳洲曠野,他除了感受到城市至荒野人口密度的落差,更察覺此地不存在任何關於人類社經活動的存在條件。此系列作品與其說是吳思嶔歷經異國文化衝擊的反思,不如說是他將自身從城市放逐至荒野後,對於生存狀態的經驗重組。   吳思嶔發現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頓時會喪失許多對於週遭事物詮釋的能力,而旣定認知中,人們詮釋的「自然」其實是被推論立定而成的「自然假說」。沒有能力詮釋「非人之物」的人類,為與動物、植物、自然環境並存,企圖製造一個將所有事物都擬人化的人類世界,並藉此跨越人類與非人...
  • 邱杰森(b.1986)
    邱杰森關注地理與人所處的對應關係,運用地圖創作探尋整體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藉由檔案與符號再製的概念,抽離日常感知經驗,挑戰人之於空間的真實性。《長安西路39號》結合四組件作品,設定以兩部分展區呈現。在第一展間的作品〈方向感知器〉,邱杰森試圖抹除人的空間感知,猶如方位未明處於湛藍海洋的狀態。〈足跡〉則以平面雕塑形式展現邱杰森經由旅行所開啟的文檔收集、分析與重組,意圖將地誌學扁平化,研究過程產出的聯想,顯現於多張地圖表面重新進行的微雕刻。〈臺灣―法國製造〉為邱杰森留法期間集結當地人對臺的認知,拼湊出法人想像中的臺灣,並以法國國家標準製圖法仿製此件地圖創作。   轉至第二展區,作品〈刻...
  • 李承亮(b.1986)
    作品《路上的萬年站》為李承亮從現實生活的疏離狀態發展而成的場景,經由解構他自身片面的生活經驗,創造出如同煉金術般的無人劇場,其中包含多組件裝置:〈萬年站〉、〈移動的小房間〉、〈世界級環繞音響〉、〈二號石頭〉、〈左轉彎〉。觀者得以如遊行般移動於此想像空間,在萬年站裡可以搜尋喜歡的歌曲唱歌,也能進入小房間體驗李承亮所經歷的日常狀態:可以工作、睡覺,亦或思索生活的意義。   此作延續《月球太空計畫》的敘述奇想:李承亮駕著沾滿水泥的中古車再次上路,水泥、瀝青、金屬告示牌佇立於前方延伸道路,在路上,充滿浪漫又驚奇的可能性。李承亮的雙眼游移於路牌、遠/近光燈及手機螢幕,遠方的萬年牌水塔是他的...
  • 王煜松(b.1994)
    《花蓮白燈塔》的作品概念源自王煜松對於寫生的想法,他試圖藉由寫生傳達的行為概念,感受空間裡的非具象元素,描繪眼睛不可見的景物。王煜松於此試驗過程體悟:寫生之意不在於對象物,而是創作者面對繪畫行動的意志與感受;觀者則透過作品,得以想像創作發展歷程的意涵。   此件作品的對象物―白燈塔,即引用楊牧散文集《搜索者》的篇章名〈花蓮白燈塔〉。楊牧的中學時光經常伴隨著眺望教室窗外的海與燈塔而流逝,白燈塔卻因港口擴建早已被炸毀。王煜松自高中時期閱讀楊牧的文章後,白燈塔的意象便揮之不去存於他的記憶,同樣場景映照在不同時空,王煜松也望著同一扇窗,對白燈塔有著莫名的想像與嚮往,從那時起內心就不自覺地...
  • 黃逸民 (b.1976)
    假若臺灣民俗信仰為眾人期盼的顯影,作為諸神居所的廟宇則應是此種精神信仰的物質化定影。假若順應廟宇形制、仔細爬梳相關雕刻與圖像,即可窺見先民豐沛的想像力存於這些超現實的軀體型格,連結經年累月的歷史事件、意識形態以及遭神秘禁忌色彩封存的時代需求。傳統廟宇凝結著每個年代減緩躁動後的群體期望,一分一寸皆召喚著時代感;反觀如出一轍、雄偉外觀的現代廟宇,以快速模造、規格化的工法建蓋而成,神廟結構彰顯的地方情感不再強烈,任何意識連結已逐漸消逝,現今其實是想像力匱乏的時代。   《山寨》包含六組件作品,工業發展後速食文化氾濫而生的回收物為其創作媒材。黃逸民使用繁複的手作技法企圖建造廟宇的樣貌與意...
  • 吳其育(b.1986)
    《戰後臺灣政治史》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描述著具有無限潛力改變臺灣命運的幾顆飛彈,它們劃過1996年夜裡的遼闊海面,沒有真正穿越島嶼上空,短暫火光只閃現於電視機裡的影像即墜入海底。螢幕中的黑畫面充滿著雜訊噪點,島上燈火或許是導彈,如幽靈般的視覺形體亦是唯一的指引。音速飛行之下、倉促越過天際的火光,是否成為瞥見島嶼未來的一種方式?   作品《高速落海》透過關於飛彈試射、軍事衝突的影像分析及文件陳列,探究既定的敘事及觀看方向,在視角曲折偏離後可能產生的現實。吳其育運用攝影機架設於移動機械裝置,開啟一趟幽靈之旅的踏察,依循不同交通工具(包含車輛、船隻、甚至是無人機)在軌道上的行進速度穿越...
  • 孫培懋(b.1991)
    《遊園須知》為一系列平面繪畫,孫培懋以臺灣某些沒落或特殊的景點公園為作品主題,場域中多半佇立著各式各樣亦或精細、亦或粗糙製成的水泥塑像,與生長多年的松榕樹相呼應。人造景緻則以水泥灌造的方式取代傳統園林中假山水的疊石磊土,平舖直述地座落於公園角隅,斑剝的油漆殘留童年的氣味與影子,如同超現實的繪畫風格,流洩著奇幻詭譎的氛圍。   對孫培懋來說,這些琳琅滿目的怪異景觀即是在地人文產物,自發性展現一抹趣味,或許正是反映臺灣歷經數十年現代化工業發展後的特殊美學現象。基於當下的觀看視角,孫培懋試圖藉由圖像元素、繪畫過程與這些烙印著時間痕跡的景象進行對話。色彩運用的細膩手法則強化藝術語彙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