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內容區塊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2024/03/23 - 2024/06/30

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新的轉變,也牽動全球政治的布局。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則更深刻地讓這裡擔負起新的地緣政治角色,並帶來過去臺灣不完整熟悉的中國大陸式生活文化。這引發臺灣社會極大震憾,卻也填補了日漸無以為繼的日式生活文化的空缺,再經與在地生活融合後,形成了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與內涵的新生活文化。然而在邁向摩登(現代)生活的過程崎嶇不平,其中涉及生活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文學、商業及科技等因子的融合或抗拒。在探求與渴望現代性的同時,透過建築成為認知臺灣戰後生活文化變遷的視窗。

建築實體的存在印證了生活文化事件的真實,建築因此成為與生活文化事件互動的實質文化形式。本次展覽探討1949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展覧分為六項子題:一、「美援」,二、「中國復古」,三、「中國現代」,四、「在地現代」,五、「非典型」,六、「新生活」。展覽同時展出與建築子題主體相呼應的時代文化特色與藝術創作容貌。時間軸止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落成之1983年的用意,則強調一座現代美術館的誕生對於形塑國民生活文化精神內涵的重要性。

展覽內容闡明此時期是透過政府體制內的二項政策執行,才得以形成新的臺灣生活文化形貌:一、接受美援穩定社會秩序,並引進新的現代生活文化經驗;二、在反共及維護發揚中華文化的立場上,大規模引用中國復古建築於公共建築領域。然而,相對於體制內政府對推動臺灣生活文化的政策干預,體制外由臺灣民間建築菁英所推動的現代中國建築的實驗性嘗試、外國傳教士及本土匠師所打造的宗教建築、商業消費空間及房地產的興起,不僅呈顯臺灣建築與多元生活文化交織的特色,也反映出民間自由不受拘束的思考模式,成為具未來主導臺灣生活文化,邁向摩登的發展潛力。

展覧時間軸揭示了在1949至1983年間的時空背景下,臺灣的生活文化逐漸走出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陰影並邁向生活自由的摩登時代,同時也為解嚴前的社會開啟了一扇「自由」的想像之門,進而在建築與自由的相互辯證中給出最佳註解:生活自由,建築才會自由!

研究策劃/吳光庭、王俊雄、王增榮

精選作品

戰後初期的混亂局勢,嚴重干擾了臺灣重建復興的速度,建築並不活躍。此時亦是戰前日本營建體系與戰後中華民國體系交接之際,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推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對日後影響深遠。

臺灣自1951年起獲美國經濟援助至1965年止,因此進入「美國文化圈」。美援的內容除國防軍事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如工業、農業、交通、水利、電力、教育、公共衛生、公共住宅、新市鎮與都市發展及其他技術合作開發,所有的政府機關均參與美援相關事務,援助性質廣泛,為全面的美式現代性移植。

此風格之興起源自於二十世紀初,活躍於中國大陸的外國教會及慈善團體,反應基督教所倡導的「本色運動」及天主教的「中國化」主張。其建築特色為以鋼筋混凝土或鋼材等現代構造為主體,外觀仿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之臺基、屋身、屋頂的三段式構成,內部雖依空間使用機能及需求規劃,仍力求外觀造形與內部機能達成相互適應、體用合一。


「中國現代」並無官方支持,是一場由某些建築師自主發起的運動,建築師之間的交集亦不多。其做作法不贊成對於中國傳統建築進行仿古或復古,也不跟隨西方的現代建築,而要求在擔負起發揚中國文化的責任下,吸取中國傳統建築精髓,自主地創造具有中國性的現代建築。

1950年代末期,臺灣開始經歷經濟高速成長、社會巨幅變遷和都市大肆擴張。「在地現代」根植於臺灣獨特的現代化過程,無涉國族的宏大敘事,轉向尋求體現個人或小群體的現代性經驗,同時,廣泛吸收歐美日的影響,蘊蓄豐富多樣的在地建築經驗,充分展現臺灣作為東亞國際十字路口的獨特地位。

「非典型」指的是跳脫常規或脈絡,與當時主流的設計思維有點突兀,不易被歸類的作品。不論建築師是外國的或本土的,皆不約而同反映設計者自我且自信的想像與表現。它不僅襯托出「現代」的轉化、折衷、猶豫與多元歧異;同時,非典型也可能指涉著另一種典型,讓臺灣建築的發展更具辯證色彩。

隨著經濟起飛與都市化,民眾生活方式發生激烈變化。1956年臺灣住在五萬人以上都市的人口,約占總人口33%,到2000年為78%。而財富增加和外來影響,也讓民眾對居住品質的要求迥異以往。居住原就是現代化過程的核心問題,對應這個社會文化課題所形成的種種方式,塑造了戰後臺灣新生活型態。在此過程中,私部門對於臺灣建築發展的影響逐漸超過公部門,建築專業逐漸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