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新的轉變,也牽動全球政治的布局。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則更深刻地讓這裡擔負起新的地緣政治角色,並帶來過去臺灣不完整熟悉的中國大陸式生活文化。這引發臺灣社會極大震憾,卻也填補了日漸無以為繼的日式生活文化的空缺,再經與在地生活融合後,形成了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與內涵的新生活文化。然而在邁向摩登(現代)生活的過程崎嶇不平,其中涉及生活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文學、商業及科技等因子的融合或抗拒。在探求與渴望現代性的同時,透過建築成為認知臺灣戰後生活文化變遷的視窗。
建築實體的存在印證了生活文化事件的真實,建築因此成為與生活文化事件互動的實質文化形式。本次展覽探討1949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展覧分為六項子題:一、「美援」,二、「中國復古」,三、「中國現代」,四、「在地現代」,五、「非典型」,六、「新生活」。展覽同時展出與建築子題主體相呼應的時代文化特色與藝術創作容貌。時間軸止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落成之1983年的用意,則強調一座現代美術館的誕生對於形塑國民生活文化精神內涵的重要性。
展覽內容闡明此時期是透過政府體制內的二項政策執行,才得以形成新的臺灣生活文化形貌:一、接受美援穩定社會秩序,並引進新的現代生活文化經驗;二、在反共及維護發揚中華文化的立場上,大規模引用中國復古建築於公共建築領域。然而,相對於體制內政府對推動臺灣生活文化的政策干預,體制外由臺灣民間建築菁英所推動的現代中國建築的實驗性嘗試、外國傳教士及本土匠師所打造的宗教建築、商業消費空間及房地產的興起,不僅呈顯臺灣建築與多元生活文化交織的特色,也反映出民間自由不受拘束的思考模式,成為具未來主導臺灣生活文化,邁向摩登的發展潛力。
展覧時間軸揭示了在1949至1983年間的時空背景下,臺灣的生活文化逐漸走出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陰影並邁向生活自由的摩登時代,同時也為解嚴前的社會開啟了一扇「自由」的想像之門,進而在建築與自由的相互辯證中給出最佳註解:生活自由,建築才會自由!
研究策劃/吳光庭、王俊雄、王增榮